在上百人的大課堂上,躲在角落里偷偷玩手機———對走進過大學課堂的人來說,這個景象再熟悉不過了。不過,在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大一的11個班里,上課前先收手機,斷了這些“手機奴”的念想。
在上百人的大課堂上,躲在角落里偷偷玩手機———對走進過大學課堂的人來說,這個景象再熟悉不過了。不過,在山東建筑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大一的11個班里,上課前先收手機,斷了這些“手機奴”的念想。
上課不帶課本必帶充電寶,每隔幾分鐘就刷刷微博、朋友圈,課堂上學生“低頭族”、“手指控”見慣不怪,學生玩得開心,卻忽略了老師的感受。尤其是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學生,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學習,也可能給其他學生帶來不良影響,甚至影響到整個班級的教學秩序和管理秩序。
為防止學生過度沉溺于手機之中,學校也是想出了各種招數(shù),有明令禁止帶手機進課堂的,有在教室內(nèi)安裝信號屏蔽器的,當然也有怒砸手機的,但是效果也不盡如人意。筆者認為造成學生成為“低頭族”的原因主要有幾個,一是學生自己不想聽課,二是遇到不感興趣的課,三是覺得老師的講課沒有吸引力。
學生愛玩手機若是主觀不想聽課或不感興趣,老師沒法改變。上課前收手機不失為一個良策,可以斷了學生的念想,讓他們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到課堂上。但課堂吸引力不夠這就是老師的問題。要讓“低頭族”的目光從屏幕回到黑板,說到底,還是要讓講課質(zhì)量更吸引人。作為老師,不斷提升自身學識水平的同時,要緊跟時代發(fā)展,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更多獲得感。如此,“低頭族”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否則,“課前收手機”只會是治標不治本的短期之舉。
課前收手機可以起到一個輔助作用,但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增強學生學習驅(qū)動力,增加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度,才能讓學生專心學業(yè)?,F(xiàn)在好多學生在學習上表現(xiàn)很迷茫,不知道學到這些知識后該用于什么地方,因此要讓學生學以致用,明白開設此門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學校要幫助學生做好人生規(guī)劃,有了目標才會有動力,有了規(guī)劃才不會迷失方向,不會沉迷手機或電腦游戲,只有朝著規(guī)劃的目標去努力,才能不斷進步。
畢竟,通訊科技的發(fā)展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的生活。。手機只是我們生活的一個工具而已,是人在控制、使用手機,而不是手機控制人,需要則用,不需要則堅決不用;大學生必須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學業(yè)為重,專注課本,較快實現(xiàn)注意力轉(zhuǎn)移。
佰佰安全網(wǎng)提醒您:經(jīng)常低頭看手機會急劇加速頸椎的老化。長期如此,頸椎后側(cè)韌帶松弛,長期如此,頸椎曲度就會變直,導致神經(jīng)被壓迫,產(chǎn)生一些肩背麻,手麻,頭暈等癥狀。想了解更多學生安全常識,下面請看以下佰佰安全網(wǎng)為您帶來的安全科普知識,希望對您的生活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黃淑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