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今年已經(jīng)93歲了,60年的光陰,從青絲到白發(fā),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核潛艇事業(yè)。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今年已經(jīng)93歲了,60年的光陰,從青絲到白發(fā),他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核潛艇事業(yè)。在他過往的歲月中,有很多難以忘卻的時刻。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我們來聽一聽這位老人來述說,他這一輩子,關(guān)于時間的選擇。
每天早上,黃旭華院士都會來到辦公室,盡管已是93歲高齡,他每天仍舊會工作一上午。在黃院士的記憶里,有這樣一些時間,難以忘記。
小時候,黃旭華想的不過是繼承父母的志愿,當一名好醫(yī)生,治病救人、救死扶傷??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為了安心讀書,他徒步走了四天山路,腳都起了血泡,到了廣西桂林,然而想象中的凈土并不存在。
那一天,心中屈辱的怒火讓黃旭華改變了志向,后來,他進入了上海交大造船系。1958年,他被選中成為首批參與研制核潛艇的人員之一。
中國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chǔ)上,開始了核潛艇的研制,但哪怕沒有條件,也得“排除萬難”,絕不等待。
功夫不負苦心人。從1970年到1981年,中國陸續(xù)實現(xiàn)了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第一艘核動力潛艇交付海軍使用、第一艘導彈核潛艇順利下水,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后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1988年,核潛艇在南海作深潛試驗,62歲的黃旭華親自帶隊,下潛水下300米,完成了4個小時的下潛試驗。
黃旭華以花甲之齡,直面驚濤駭浪,也牽動著夫人的心弦,但夫人從不動搖他的決心。
母子倆都沒想到,這一分別,就是30年。再回到家鄉(xiāng)的時候,母親已是95歲高齡,自己也已經(jīng)是兩鬢斑白。
對遠在天邊的父母兄妹,黃旭華虧欠良多;對近在眼前的夫人孩子,他也無暇照料。對這個把自己獻給國家的人,他的親人選擇以愛包容。
雖然已是耄耋之年,黃旭華院士的日程依舊排得很滿,他經(jīng)常到校園、到科研院所做講座,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我們的國家能早日建成科技強國,從“跟隨者”變成“領(lǐng)跑者”。
責任編輯:楊賡
關(guān)鍵詞
·疾病高發(fā)!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急診科,日均接診量大約有800名患者
·熊孩子!安徽淮南一小區(qū)電梯轎廂失火!監(jiān)控:男孩點燃板材
·招真多啊!留學生代發(fā)國外朋友圈30元一條 僅僅是虛榮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