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1.7米長蛇夜入民宅“守門” 女主人翻窗求救(圖)
初夏的天,悶熱的毫無預(yù)兆,氣溫仿佛撐桿跳一樣,一哈就升了十幾度,這下冷血動物也瞬間熱血沸騰起來,趁著晚上出來涼快涼快。
5月6日,凌晨4點半,一條蛇爬進了安岳縣公安局家屬樓一樓的某住戶臥室里,半夜聽到狗叫,女主人主人一開燈,發(fā)現(xiàn)一條蛇盤踞在墻角,家中只有她和兩個孩子,驚慌失措的女主人立即撥打119報警。
接警后,安岳消防官兵立即出動來到報警人所在的家屬區(qū),可此時蛇已經(jīng)爬到了門口,女主人不敢開門,只好爬窗戶出門,并引導(dǎo)消防官兵進屋。
消防官兵判斷這是一條菜花蛇,無毒性,遂利用鐵鋌將蛇頭壓住,并迅速抓住蛇頭,瀟灑一甩一分鐘,蛇被輕松制服,展開一量,足足有1米7。本著保護動物的原則,消防官兵將蛇帶到遠離人群的山里放生。
佰佰安全網(wǎng)提醒:
判斷癥狀:
1、在不能確定為何種蛇咬傷的情況下,不能以為無明顯癥狀就判斷是無毒蛇。無毒蛇咬傷常見四排細(xì)小的牙痕,毒蛇咬傷通常見一個或兩個或三個比較大而深的牙痕,有的毒蛇有兩排毒牙。
2、局部有兩排深粗牙痕,有出血、疼痛、紅腫,并向軀體近心端蔓延。附近淋巴結(jié)腫大,有壓痛,起水皰。全身癥狀有發(fā)熱、寒戰(zhàn)、頭暈、頭痛、乏力、惡心、嘔吐、嗜睡、腹痛、腹瀉、視物不清、鼻出血,嚴(yán)重者驚厥、昏迷、心律失常、呼吸困難、麻痹、心腎衰竭。
急救方法:
1、自救時用繩索、手帕、植物藤、布帶將傷口的近心端的5厘米處捆住,防毒素繼續(xù)在體內(nèi)擴散。每隔15~20分鐘松帶子1~2分鐘以防肢體缺血壞死。
2、看傷口,毒蛇咬人有可能把牙斷在你肉里,把它拔出來。
3、用井水、泉水、茶水、自來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反復(fù)沖洗傷口,同時在傷口上作多個“十”字小切口以便排毒。接著用火罐、吸奶器、吸引器將毒汁吸出。緊急時用嘴對傷口吸吮毒汁出來,急救者吸吮后立即吐出,將口嗽干凈。急救者有口腔潰瘍時禁用此法。
4、燒灼:被蛇咬傷后立即用火柴頭5~7枝燒灼傷口,以破壞局部的蛇毒。
5、沖洗:蛇毒在1~3分鐘內(nèi)是不會蔓延,這時擠出或沖洗蛇毒,可以有效排除大部分蛇毒。立即沖洗用雙氧水或0.1%高錳酸鉀,鹽水或冷開水、肥皂、尿,最好將傷肢置于4~7℃冰水中(冷水內(nèi)放入冰塊),在傷處周圍放置碎冰維持24小時,亦可噴氯乙烷(降溫時注意全身保暖)。切記:千萬不要在傷口處涂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