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尿指尿液不受控制,自動經尿道流出。這種現(xiàn)象很常見,特別是一些老年人。那么,老人遺尿怎么辦呢?
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到了一定年紀,就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漏尿、尿失禁等。這些癥狀會導致異味、弄濕外褲等尷尬情況,很多老人因為害怕控制不住尿意,寧可不出遠門。那么,老人遺尿怎么辦呢?今天佰佰安全網(wǎng)就來講講相關的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識。
遺尿癥(Enuresis)俗稱尿床,通常指小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歲時僅20%有遺尿,10歲時5%有遺尿,有少數(shù)患者遺尿癥狀持續(xù)到成年期。沒有明顯尿路或神經系統(tǒng)器質性病變者稱為原發(fā)性遺尿,占70%~80%。繼發(fā)于下尿路梗阻、膀胱炎、神經源性膀胱(神經病變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等疾患者稱為繼發(fā)性遺尿。患兒除夜間尿床外,日間常有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尿流細等癥狀。
而老年人多為繼發(fā)性遺尿,也稱為尿失禁。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而喪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1、暫時性尿失禁:尿路感染;急性精神錯亂性疾病;藥物:安眠藥與鎮(zhèn)靜劑:心理性:抑郁癥
2、長期性尿失禁:大腦皮質疾患(中風、癡呆等)損傷尿道括肌或骨盆神經的手術;脊髓疾患;充溢性尿失禁:糖尿病、前列腺疾病、酒精中毒等;膀膚疾患。
3、女性更年期:特殊性和多次分娩造成子宮下垂的老年婦女和有過泌尿生殖器手術史的。
1.急迫性尿失禁 這種類型的尿失禁包括膀胱不穩(wěn)定逼尿肌反射亢進膀胱痙攣和神經源性膀胱(未抑制膀胱)尿失禁與逼尿肌收縮未被控制有關
未能抑制逼尿肌收縮的原因有妨礙中樞神經系統(tǒng)控制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或損傷如腦血管意外腦瘤癡呆帕金森病多發(fā)性硬化或脊髓損傷尿路感染糞便嵌頓前列腺增生癥子宮脫垂和膀胱癌等引起的膀胱或尿道局部炎癥或激惹也可產生膀胱功能失調不良的排尿習慣如頻繁排尿可引起不穩(wěn)定膀胱反復的低容量排尿使膀胱不能容納正常量的尿液出現(xiàn)尿頻和尿急典型的急迫性尿失禁發(fā)生在膀胱充盈度較高時
2.壓力性尿失禁 身體運作如咳嗽噴嚏顛簸或推舉重物時腹內壓急劇升高后發(fā)生不隨意的尿液流出無逼尿肌收縮時膀胱內壓升高超過尿道阻力時即發(fā)生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的缺陷在膀胱流出道(括約肌功能不全)致使尿道阻力不足以防止尿液漏出
壓力性尿失禁在女性較為常見在男性發(fā)生。在尿路手術如前列腺切除術后較為少見,一般認為女性壓力性尿失禁的原因是圍產期造成的盆底支持組織損傷尿液漏出的,確切機制仍有爭論從解剖結構變化方面的解釋強調,由于盆底組織過度牽拉或損傷使膀胱尿道銳角消失在發(fā)病中的作用,膀胱底與尿道呈正常的銳角時體力活動期間,能將壓力同時傳遞到尿道和膀胱,因而在膀胱內壓增加時尿道壓力也增加。防止尿液流出。
當尿道失去支持位置改變后腹壓急劇升高時,壓力傳遞到膀胱而尿道壓力無變化導致尿失禁,以功能角度來解釋壓力性尿失禁者認為是未能有意識控制盆底肌肉所致,也就是說在腹內壓一過性升高時尿道遠端括約肌沒能收縮,絕經后女性的壓力性尿失禁常伴有萎縮性陰道炎 。
3.充溢性尿失禁 當長期充盈的膀胱壓力,超過尿道阻力時即出現(xiàn)充溢性尿失禁,其原因可以是無張力(不能收縮)膀胱或膀胱流出道功能性或機械性梗阻。無張力膀胱常由脊髓創(chuàng)傷或糖尿病引起老年病人膀胱流出道梗阻常由糞便嵌頓引起便秘的病人約55.6%有尿失禁流出道梗阻的其他原因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及膀胱括約肌協(xié)調不能個別病例屬精神性尿潴留。
4.功能性尿失禁 病人能感覺到膀胱充盈只是由于身體運動精神狀態(tài)及環(huán)境等方面的原因忍不住或有意地排尿。
1、間斷排尿訓練。即在每次排尿過程中病人控制暫停排尿3-5秒鐘后再繼續(xù)將尿液排出;
2、提肛訓練。病人取立、坐或側臥位,與呼吸運動相配合。深吸氣時,慢慢收縮尿道口和肛門,此時病人感到尿道口和肛門緊閉,并有使肛門向上提的感覺,接著屏氣5秒鐘,然后呼氣時慢慢放松尿道口和肛門。這樣每次連續(xù)收縮、放松訓練10下,每天訓練三次。上述兩種訓練方法都是對盆底肌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訓練,從而增強了膀胱和尿道括約肌的收縮力,不至于腹部壓力一升高就出現(xiàn)尿失禁。病人在進行上述訓練時一定要持之以恒,一般要訓練3-6個月才能見效。
自我鍛煉是一種簡單易行而有效的治療方法。其方法為:在安靜休息時(坐位或臥位均可),集中自己的意念,有意識地使肛門和會陰的肌肉群一次一次地收縮、舒張,就像解大便時,排出大便后有一次收縮那樣。當肌肉收縮時,自己便會十分清楚地感覺到肛門向上提一下,一放松便感覺到肛門恢復到原來的松弛狀態(tài)。有節(jié)律的重復收縮和舒張,使盆底肌群得到鍛煉。每次可訓練3-5分鐘,每日鍛煉次數(shù)不受限制,只要持之以恒,壓力性尿失禁將能顯著減少,甚至完全消失。
針對性護理
與患者及家屬分析尿失禁的原因及形成的問題,以取得他們的共識。對因自理能力降低或溝通障礙引起的尿失禁,要制定協(xié)助排尿的時間計劃,及時幫助患者排尿。對完全不能自控的失禁,則要制定較周密的計劃,如老年性癡呆。根據(jù)護理記錄分析尿失禁的原因,選擇相應的方法,如留置導尿、誘導法排尿等。對臥床患者,應設法解除患者的自卑心理,緩解患者的精神緊張;注意對其顯露部的遮蔽,便后及時清洗,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防止感染。對因精神因素、時間、環(huán)境因素所致的尿失禁,應詳細了解病因,做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消除患者思想上的不安和恐懼,妥善安排其周圍生活環(huán)境,在精神上給予最大的安慰,則其尿失禁有可能消失。
重點做好心理護理
尿失禁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和不便,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尤其是老年人行動遲緩,活動能力減弱,患病后自尊心易受到傷害,容易出現(xiàn)對別人不信任、固執(zhí),嚴重者情緒低落、焦慮,產生孤獨感。對此護理人員首先要耐心、和藹、不厭其煩,用良好的護理語言和行為激起患者對康復的信心。要教導患者使用便器的方法,調整便利患者活動的環(huán)境,如:便器應放在患者便于取用的地方。幫助穿脫衣褲困難的患者,盡量穿簡單易脫的衣褲。慎重導尿,必要時使用無菌間歇導尿,盡可能避免留置導尿。每當患者有小小進步時,應給予患者適當?shù)墓膭睢?
一、要有樂觀、豁達的心情,以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壓力與煩惱;
二、提倡蹲式排便,有益于盆底肌張力的維持或提高;
三、防止尿道感染,勿憋尿;
四、睡前限制水分攝取,免用酒精、咖啡因等利尿性飲料;
五、養(yǎng)成大小便后由前往后擦手紙的習慣,避免尿路感染;
六、加強體育鍛煉,積極治療各種慢性疾病,如肺氣腫、哮喘、支氣管炎、肥胖、腹腔內巨大腫瘤等,均可引起腹壓增高而導致尿失禁;
七、飲食要清淡,多食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防止因便秘而引起的腹壓增高,壓力性尿失禁可進行盆底肌功能鍛煉如提肛鍛煉。
通過以上介紹,可知老年人的體質弱,身體的各項機能都衰退了,經常受到很多疾病的光顧,尿失禁是老年人常出現(xiàn)的一種癥狀,老年朋友不要太焦慮,只要即使治療與防護,還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