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只能通過長期治療來避免病情的繼續(xù)發(fā)展。今天就為大家介紹老人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如何應對糖尿病,要根據(jù)自身體質治療,切忌盲目。因此小編為您整理了老人糖尿病的治療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飲食療法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老年糖尿病人中約有30%的患者只需要單純的飲食療法即可控制。飲食療法的原則是:
(1)既要飲食控制,又要營養(yǎng)充足,以保持理想體重。老年糖尿病人每天總熱量卡可按每公斤體重30卡左右估計。蛋白質 每公斤體重1.0—1.5克,需要高蛋白者可高一些。碳水化合物 每天200—300克(主食4-6兩)。脂肪要適量控制含飽和脂肪 酸的攝人。 (2)肥胖者每日總熱量卡要低一些,以利于逐漸減少體重, 達到理想體重后糖耐量往往會顯著改善。降低總熱卡逐漸減少體 重可按下述公式:總熱量卡—250卡+30分鐘活動=逐漸降體重。
(3)老年人的飲食習慣難以改變,飲食治療應按病情、生活習慣、體力消耗及經濟條件個別制定。應使病人能充分理解飲食 控制的重要性并能主動配合自己掌握。
(4)對伴有高脂血癥者,根據(jù)血脂情況掌握,如膽固醇增高者應予低膽固醇飲食;對高甘油二脂者,應以嚴格限制碳水化合 物為主。
(5)對應用降糖藥物者,飲食要適應于藥物治療,特別是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每天至少分成四餐吃,即睡前加餐一次。
二、運動療法
運動可以降低血糖,能改善心血管狀況,降低血壓、血脂,又能改善心理狀態(tài)。但運動療法不能操之過急,應以輕度活動開 始,根據(jù)耐受能力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不要超過心肺及關節(jié)的耐 受能力。
三、口服藥物療法
目前口服降糖藥有兩類:
一類為磺脲類降糖藥,這類藥物主要作用是通過刺激胰島B 細胞分泌胰島素,還可增加肝糖原的儲備和增加組織對葡萄糖的 攝取,而使血糖下降。第一代磺脲類代表藥物為D860,此類藥 物幾乎完全由腎臟排出,老年人不適用,特別是有腎功能不全的 老人禁用;近年來第二代磺脲類藥物已相繼問世,如優(yōu)降糖、達 美康、美吡噠、克糖利、糖腎平等。此類藥物的特點有:
①作用 強,劑量小,副作用低。
②兼有降血脂,改善血液流變學及有一 定防止微血管病變等作用。
③糖腎平95%由膽道排出,應用于 老年人特別是伴有腎功能不全者最適用。但優(yōu)降糖50%由腎臟 排出,且易引起低血糖反應,老年患者應用時應密切觀察。
另一類為雙胍類降糖藥:這類藥物主要作用是通過抑制腸道回收葡萄糖和促進葡萄糖在組織中分解而起到降糖作用,常有消 化道反應,其代表藥物為降糖靈、降糖片、二甲雙胍等。由于此類藥物副作用明顯,有些國家已不生產。但根據(jù)國內經驗,合理 地應用療效還是不錯的,副作用也可減少,尤其是降糖片的副作用弱于降糖靈,作用也比降糖靈弱。
四、胰島素療法
(1)應用胰島素的指征:老年糖尿病95%以上為非胰島素依賴性的Ⅱ型糖尿病,一般說來不需要胰島素治療,但是臨床約 有20%的老年糖尿病人飲食療法及口服降糖藥物不能控制,而 需要用胰島素治療。老年糖尿病人應用胰島素指征如下:
①胰島素依賴性的1型糖尿病人。
②酮癥酸中毒或高滲性昏迷的糖尿病人。
③口服降糖藥物失效的Ⅱ型糖尿病人。
④合并感染、創(chuàng)傷、大手術、腦血管意外、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應激情況時,即使原來口服降糖藥有良好效果,也要暫時使用胰島素治療。
⑤飲食療法不能控制,又不宜應用口服降糖藥的Ⅱ型糖尿病人。
(2)應用胰島素的方法:正常人每日分泌24—48個單位胰 島素,故胰島素的應用劑量要低于此標準為宜,因為糖尿病人的 胰島素分泌只是相對或絕對不足。在嚴格飲食控制的條件下,一 般尿糖(+)加用胰島素4單位,血糖每高于正常50mg/dL (2.98mmol/L)增加胰島素2-3個單位。如飲食控制的不好或未 控制飲食,則胰島素劑量應根據(jù)情況增加,短效與長效胰島素之 比為2:1,每日三次劑量分配為: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當 血糖尿糖接近正常時,胰島素劑量應偏小(按上述標準減去1/2 -1/3),這樣會安全些。若餐后血糖高,選用短效胰島素每日3 次或中效胰島素每日1-2次;若空腹血糖也高,可在早或晚加 用長效胰島素。注射時間一般在餐前15-30分鐘,老年患者應 注意夜間低血糖癥。
(3)病情監(jiān)測及控制標準:應用胰島素時的病情監(jiān)測項目主 要有尿酮體、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尿病“三多”癥狀 及低血糖癥。
應用胰島素時的病情控制標準,目前國內尚無統(tǒng)一規(guī)定。 1994年亞太地區(qū)規(guī)定的標準是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 時血糖<11.1mmol/L及消除糖尿病癥狀。應當注意的是對老年糖 尿病的控制標準松一些為宜,我們多年來臨床經驗認為老年糖尿 病人血糖控制標準,以空腹血糖<8mmol/L,餐后2小時血糖< 12mmol/L為宜。因為老年人不像年輕人那樣能耐受低血糖。
(4)影響胰島素作用的因素:
①飲食。當胰島素B細胞功能極差時,即基本上已無胰島 素分泌,一旦飲食有了變化,血糖也隨之明顯變化。進食多,血 糖就高;進食少,則發(fā)生低血糖。所以病人應做到定時、定量進 餐。如發(fā)生飲食變化時,胰島素(也包括口服降糖藥)用量,用 時應靈活掌握,既要做到控制高血糖,又要避免發(fā)生低血糖。
②活動?;顒討〞r、定量,根據(jù)胰島素作用時間和進餐情 況選擇活動量和時間。如個別病人餐后1—2小時的血糖高,稍 加胰島素又在3—4小時發(fā)生低血糖。此時可在胰島素不變的情 況下,餐后1—2小時進行一定時間的活動,即可使血糖正常。
③老年糖尿病人絕大多數(shù)為非胰島素依賴型,大多自身有一 定的胰島素分泌能力,此時如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劑量稍大,則 易發(fā)生低血糖。另外,因為老年人常有腎功能減退,胰島素從腎 臟排出和分解減少,胰島素作用增強易發(fā)生低血糖。
在此小編建議,家里有糖尿病的老年朋友們,應及時在生活細節(jié)中找到健康隱患,才能防患于未然,平時一定要依據(jù)佰佰安全網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識庫的指引進行科學保健,在老人如何預防糖尿病方面提高認識,讓他們的身體更健康。
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敬請關注本網每日更新,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發(fā)現(xiàn)!
責任編輯:王小麗
2023.02.09 22:18:15
2023.02.09 22:17:12
2023.02.09 22:16:08
2023.02.09 22:14:51
2023.02.09 22:13:41
2023.01.16 21:04:04
07/17服用性藥時該注意什么?
07/16在網絡上發(fā)表過激言論有什么危害?
07/17笑氣為什么能讓人上癮?
01/14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有什么區(qū)別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尋找
07/13小偷入室盜竊會怎么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