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生活中可能對于工傷險和意外險已經很熟悉了,那么究竟工傷險和意外險一樣嗎?不如隨小編一起來看看相關知識吧。
工傷保險和意外保險可能是我們生活與工作中最常用的兩種了,那么究竟工傷險和意外險一樣嗎?不妨和小編來一起了解下相關的工傷安全小知識吧,我們一起看看工傷保險適用于哪些疾病。
佰佰安全網來告訴你,這兩者是不一樣的,還是有區(qū)別的,具體區(qū)別為大家整理為以下幾點,供大家做參考:
一、存在本質區(qū)別
所謂意外傷害險,是指以被保險人的身體作為保險標的,以被保險人因遭受意外傷害而造成的死亡、殘疾、醫(yī)療費用支出,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險種。
所謂工傷保險,則指集中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勞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遭受意外傷害或職業(yè)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勞動者及其實用性法定的醫(yī)療救治,以及必要的經濟補償。這種補償既包括醫(yī)療、康復所需費用,也包括保障勞動者基本生活的費用。
僅從概念上來看,兩類險種都能給予遭受意外傷害的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作用確實比較相似。但實際上,兩類險種存在本質區(qū)別。
作為商業(yè)保險的一種,意外傷害險的責任承擔主體是身為一般市場主體的保險公司。由于商業(yè)保險僅適用于存在交費關系的投保人與險企之間,保險資金來源于投保人交費,保險待遇與交費多少直接掛鉤。因此,意外傷害險的保費也是投保人自愿交納,一般不具有行業(yè)強制性,主要用于傷者醫(yī)藥費的賠付金額可以根據投保金額大小而變化,且有一定的免賠額和賠付上限。
與之不同,工傷保險是屬于國家強制繳納性質的社會保險。由于社會保險一般適用于全體公民,資金來源于國家、用人單位、職工個人等多方面,保險待遇較為統(tǒng)一,因此,企業(yè)為員工參加工傷保險,繳納一定數額的保險金后,將由國家統(tǒng)一管理的保險基金向遭受意外傷害的勞動者支付賠償,具有明顯的行政特征。這方面,有明文法規(guī)可循——《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應當依照本條例規(guī)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雇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可見,工傷保險有其基礎性法律地位,企業(yè)若不為員工參保,則構成違法,須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二、賠付可以兼得
當然,盡管兩類險種存在本質區(qū)別,意外傷害險不能作為工傷保險的替代產品,但我國法律法規(guī)并不限制企業(yè)為員工參保意外傷害險,來作為工傷保險的補充,因為這樣可以進一步分擔未來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參保后,員工一旦受工傷,包括醫(yī)藥費在內的相關權利和待遇都有更好的保障。
其實,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參加商業(yè)保險中的人身意外傷害險后是否還應當參加工傷保險問題的復函》的規(guī)定,“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強制實施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按照《勞動法》第七十二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guī)定,中國境內的企業(yè)無論是否參加了商業(yè)保險中的人身意外傷害險,都必須按照國家規(guī)定,參加工傷保險。人身意外傷害險不能代替工傷保險。企業(yè)在參加工傷保險的同時,可以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為職工辦理人身意外傷害險?!?
由此可見,企業(yè)為員工投保意外傷害保險的行為屬于給員工的額外福利,無法起到替代工傷保險的功能。在獲得意外傷害險賠償后,員工仍可以主張工傷保險賠償。企業(yè)不能以員工已獲得意外傷害賠償為由進行抗辯,后者可以同時得到該兩種賠償。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所講的相關工傷安全小知識,希望可以在生活中給予大家更多的幫助。
責任編輯:曹婧婕
2022.03.16 10:54:30
2022.03.16 10:52:44
2022.03.16 10:06:29
2022.03.16 10:05:23
2022.03.16 10:04:16
2021.10.14 14:36:06
02/06我們在銀行可以辦理哪些業(yè)務?
04/08游戲廳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08/17客人在餐館受到哪些傷害可以要求賠償?
08/31機票購買的攻略一二,外出必須了解!
01/16酒吧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04/21KTV需要辦理哪些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