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愛人流小產后調理小月子小產補品孕產后小產人流藥流恢復女人宮營養(yǎng)滋補調理月子餐
“產后新媽媽易得的二種疾病,你都知道那幾種嗎”,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生完孩子后,媽媽們小心翼翼的生活似乎還沒能結束,處于恢復期的身體隨時有可能被產后疾病找上門來。那么,產后新媽媽易得的二種疾病,你都知道那幾種嗎?接下來佰佰安全網小編就和您一起來看看吧!
產后新媽媽易得的四種疾病
疾病一:產后關節(jié)痛
產后如過早、過多地從事家務勞動,或過久地抱孩子,或接觸冷水等,就會加重關節(jié)、肌腱和韌帶的負擔,引起手腕部及手指關節(jié)痛,且經久不愈。足跟部有較充實堅韌的脂肪墊,對體重引起的壓力、行走活動時導致的震動能起到緩沖的作用。但產婦在“坐月子”期間,由于活動減少,甚至很少下床行走,致使足跟部的脂肪墊發(fā)生廢用性退化而變得薄弱。當產婦出月子下床活動時,足跟部脂肪墊的薄弱就使之對體重的支持和運動時震動的緩沖作用大為減弱,脂肪墊也會因此而產生充血、水腫等非特異性炎癥,從而引起足跟疼。
預防方法
在產褥期,產婦要注意休息,不要過多做家務;要減少手指和手腕的負擔,避免過早接觸冷水。
疾病二:產后生殖器官感染
新媽媽在產褥期抵抗能力差,加上陰道、子宮因分娩而造成的創(chuàng)傷還沒有愈合,細菌極易侵入。產褥期的婦女在同房后容易發(fā)生外陰炎、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盆腔炎、子宮出血、會陰部撕裂傷等,嚴重者還會引起敗血癥、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防止生殖器官感染的方法是:分娩前3個月至分娩后2個月要避免性交;平時要保持全身尤其是下身的清潔衛(wèi)生;產前要加強營養(yǎng)、注意休息,增強抵抗力。
預防方法
1. 大小便有講究
新媽媽在分娩后,想大便時應立即去排便,不要忍著也不要太用力。排便時,用一塊清潔的衛(wèi)生墊敷壓在有縫線的部位。產后第1天排出小便較多是正常的,起初排尿時會感到疼痛。如果局部有縫線,應用溫熱的水做局部沖洗,這樣在尿液排出時,就不會有刺痛感了。
2. 產后忌用內置棉條
產后兩至六周內會有陰道出血,即民間所說的惡露。初起時鮮紅分泌物很多,過了幾天就會減少,并逐漸變?yōu)楹稚?。這種分泌物常持續(xù)到產后第1次月經來潮。
新媽媽要使用衛(wèi)生護墊吸收流出的分泌物,并注意清洗外陰,不要用內置棉條,以免引起感染。
產后想要早些恢復孕前狀態(tài),還是要多加注意,花費些時間調理身體,也要多多預防產后最易招惹的二種疾病。如果你對產后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等有關孕婦飲食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產后飲食注意安全常識欄目。
責任編輯:王秀娟
誘發(fā)新媽媽產后甲狀腺炎發(fā)病的三大因素,你都知道嗎?
2021.01.29 20:00:14
2020.05.01 12:32:45
2020.04.30 09:40:48
2020.04.29 12:31:09
2020.04.29 10:39:39
2020.04.28 12:50:52
07/17服用性藥時該注意什么?
07/16在網絡上發(fā)表過激言論有什么危害?
07/17笑氣為什么能讓人上癮?
01/14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有什么區(qū)別
03/15生態(tài)破壞與環(huán)境污染有什么區(qū)別?
07/13地鐵攜帶物品乘車標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