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利給寶寶喂藥,有五大訣竅”,很多人都關(guān)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生病吃藥對于成人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可若是給小朋友喂藥,十個家長里怕是有九個都要頭疼。為了讓孩子乖乖吃藥,各位寶爸寶媽也真是費勁心思,各種招數(shù)頻出,為的都是讓孩子早日恢復(fù)活蹦亂跳。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順服吃藥呢?
4大注意事項
1、檢查寶寶的藥品
確認服藥的劑量與頻率,除非醫(yī)生有特別交代,通常時間相同的藥可以一起服用。
2、藥粉可以用少量溫、冷水混合溶解熱水會破壞藥品成分。
3、掩蓋藥品苦味的方法
醫(yī)生開給寶寶服用的藥物,絕大部分不會有苦味。若遇到有些苦味的藥物,可以嘗試添加一些葡萄糖或果糖,以掩蓋藥的苦味,直接用奶瓶喂藥即可,服用后多喝一些開水。
4、不要將藥加在果汁或奶中很多媽媽擔(dān)心寶寶不肯服藥,會將寄藥物溶進果汁或奶中喂給寶寶,認為這樣寶寶比較好接受。事實上,奶中含有多種營養(yǎng)成分,可能會與藥物產(chǎn)生化學(xué)反應(yīng),或因減少吸收降低藥效,或因此產(chǎn)生不良巨應(yīng)。此外,藥物與奶泡在一起,若寶寶沒有喝完,也無法達到應(yīng)有的藥效,更有可能造成寶寶將奶味與藥物聯(lián)系起來,從而視喝奶為畏途。將藥物泡在果汁中亦是如此。喂藥小幫手如果實在覺得喂藥困難,媽媽可以選擇一些喂藥的輔助工具,如有刻度的滴管、口服注射器等。
喂藥時間點解讀
“飯前”一般指飯前1小時或飯后2小時。此時寶寶有饑餓感,會比較主動地進行吮吸。會在飯前服用的藥物,通常是為了避免與其他藥物產(chǎn)生作用而干擾吸收、影響藥效。
“飯后”多指和食物一起服用或飯后l小時內(nèi)服用。有些藥物和食物一起服用可以增加吸收;或飯后1小時內(nèi)服用,可減少腸胃不舒服的感覺。不過因為寶寶吃飽后就不會想吃東西,因為建議喂藥時間在飯后3n分鐘左右,可避免發(fā)生嘔吐的狀況。
1、姿勢
喂藥時,將寶寶抱在膝蓋上,支撐住頭部,身體呈450半躺姿勢。
2、少量多次原則
每次哺喂時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以防嗆到或反胃。
3、注意喂藥方式
將藥物滴在口腔的后方或邊緣;若是食用藥匙,則應(yīng)壓住下齒,讓藥液順著頰黏膜流入口中,閉嘴數(shù)分鐘,等寶寶咽下。
4、避免錯誤喂藥法在喂藥時,不可太深入寶寶的口腔,以免造成反胃;也不要將藥倒在舌面上,因為寶寶會馬上把它吐出來。
5、防止嗆到
如果在喂藥時,寶寶嗆到了,就要立刻停止喂藥,抱起寶寶輕拍背部。寶寶服用藥物的效用以30分鐘為準,如果在30分鐘以內(nèi)大量嘔吐,就要再補服一劑。開水與安撫
給寶寶喂完藥后,不要忘記補充一些開水的攝入,既可以沖洗口腔,也可以幫助某些藥物的藥效,避免黏膜受損。
提醒各位家長,千萬不要采取硬灌的方式,要科學(xué)合理的有技巧的讓孩子順從,只有這樣不但會防止寶寶嗆咳等情況,還可以讓藥物得到最好的效果。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兒童誤服藥物后怎么辦的方法這方面知識,請鎖定接下來的佰佰安全網(wǎng)的持續(xù)更新哦!
責(zé)任編輯:陳淼琪
2021.03.29 10:55:44
2021.03.29 10:53:33
2021.03.29 10:50:56
2021.03.29 10:48:32
2021.03.29 10:45:39
2020.12.25 16: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