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中耳炎有哪些種類”,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當耳到咽喉的通路——耳咽管阻塞,患者的分泌物不能透過耳腔流至鼻腔排出,而是停留在中耳腔內(nèi),便形成中耳積液。急性中耳炎臨床上以嬰幼兒多見,主要是因為小兒的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平直,且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這會引起耳咽管炎癥,當細菌再一步進入中耳,就出現(xiàn)了中耳炎。另外小兒飲食時易發(fā)生嗆咳、嘔吐,食物也易從耳咽管進入中耳而產(chǎn)生炎癥,那么小兒中耳炎有哪些種類呢?
急性中耳炎患者會出現(xiàn)發(fā)燒、耳痛等病征,但語言能力不足的小兒只能以撓耳或擺頭哭鬧等方式來表達,有的家長疏忽未能為其及時救治,或急性期的抗生素治療不徹底,就會轉(zhuǎn)變?yōu)槁灾卸住?
慢性中耳炎可能不再有耳痛的癥狀,但這對于小兒更危險,因為在大人更不易發(fā)覺的情況下,它常伴隨著的中耳積液可能對聽力造成巨大危害——雖然八成患病的兒童可自行痊愈,但部份患兒會持續(xù)患病,少數(shù)患兒會因病導致輕度至中度聽力受損,嚴重的會破壞中耳結(jié)構(gòu),令聽骨連同鼓膜硬化失去對聲波的反應力,造成聽力永久損失。
家長應提高警覺去留意子女的聽覺,如果孩子經(jīng)常對喊話告訴不回應,不要光顧著以為他們“喊不理、教不聽”而生氣,還要考慮可能是他們耳朵出現(xiàn)了毛病。當孩子出現(xiàn)持續(xù)敏感、鼻塞、患扁桃腺炎及急性中耳炎等情況后,日后出現(xiàn)中耳積液的風險較高,對于上述病況應盡快求診,并應隨時測查聽力情況。此外,對于無口頭表達能力的幼兒出現(xiàn)撓耳或晃頭哭鬧時,要特別留意請醫(yī)生為其檢查耳部。
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兒中耳炎有哪些種類的常識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網(wǎng)還有很多關于兒童疾病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可以繼續(xù)關注,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4.06.20 20:50:50
2024.06.20 05:00:17
2024.06.19 22:13:59
2023.10.01 14:22:08
2023.10.01 13:37:24
2023.10.01 09:59:04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7/17服用性藥時該注意什么?
06/16損傷性醫(yī)療廢物該怎樣處理?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5/20保護生物多樣性有什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