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旅游出行前,了解了這些有關旅游產品的防騙指南,大家在選擇購買時應多加留意,不要因為一些不愉快影響了出游心情。
2015羊年春節(jié)已進入倒計時,假期出門旅游的小伙伴們準備好了嗎?佰佰為大家推薦一些有關旅游產品的防騙小知識。
防騙指南一:官網 PK 山寨
很多人被旅游產品的“特價”吸引,但“特價”也是騙子們的誘餌。
例如就訂機票而言,山寨網站的首頁和航空公司官網雷同,消費者往往難以分辨。打開鏈接后,可能會顯示支付方式出錯,從而誤導消費者使用轉賬等方式騙取錢財。
查驗其官方主頁上是否標明業(yè)務經營許可信息;選擇中國航協官方認證的正規(guī)機票代理商買票。
防騙指南二:淡季價 PK 貓膩價
通常旅游產品出現明顯低價情況有三:一是供應商支持活動直接讓利,但這種名額有限;二是預售產品,電商用“人頭”去跟供應商談折扣以獲取低價;三、可能是一個“先漲再降”的策略,一個吸引眼球的噱頭。
還有,根本不用等到‘雙11’才去秒殺,所謂“特價”其實就是淡季價!
用旅行社范本做比較,到各大旅行社官網看看相關線路,周邊的景點、住宿、餐飲等,估計各項費用,貨比三家總不會錯。
防騙指南三:產品價格 PK 附加條款
消費者往往最關注價格,而忽略了產品介紹、附加條款。然而,附加條款往往成為糾紛的“多發(fā)地”。
例如,有些自由行若修改酒店和航班,則要另付20%的服務費;有些預約成功后,未付清尾款者不退定金。
建議先去研究產品說明、附加條款,對于一些約定不清的,盡量以書面形式落實在合同中,不給商家留下可鉆的空子。
防騙指南四:訂單說明 PK 電子合同
目前,網上預訂旅游產品的約束機制不夠健全,消費者在產品頁面或購買須知里會看到一些說明(或預訂須知),但這并不能作為合同看待。
《旅游法》規(guī)定,書面合同或者電子合同必須在訂單生成時就應該給到游客。但不少訂購者往往并不在意是否拿到合同,甚至在查看合同或者產品說明時,抱著“都一樣”、“都差不多”的心態(tài)。
然而,一旦發(fā)生意外情況,合同才是最關鍵證據。
消費者必須要求在線旅游商品供應商提供電子或者書面的合同,以備不時只需。
防騙指南五:客服再見 PK 保持聯絡
一些在促銷打折時期特賣的產品,走量很大,又常常需要自己辦理出國簽證或其他證件。
很多消費者往往不注重聯系客服,發(fā)生意外情況時,可能耽誤行程。
留下客服的個人工作電話和郵箱,方便隨時聯絡。同時,要注意保存與客服聯系的聊天記錄和郵件記錄,以備維權需要。
春節(jié)旅游出行前,了解了這些有關旅游產品的防騙指南,大家在選擇購買時應多加留意,不要因為一些不愉快影響了出游心情。
責任編輯:吳夢莉
07/21如何選擇嬰兒濕巾紙?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2/28木鱉果原來價值這么多,平時都忽略了
02/28凍瘡很常見,從這些方面認識和了解凍瘡
07/17男女之間性愛的方式有哪些?
07/17性愛時調情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