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要多加注意!媽媽從小要給予寶寶充足的安全感。很多人都關(guān)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隨著寶寶愈來愈大,開始認得媽媽的長相、聲音甚至氣味,有些比較怕生的寶寶,只要一下子看不到媽媽、換個比較不熟的人抱,就會馬上哇哇大哭。那么,爸爸媽媽要多加注意!媽媽從小要給予寶寶充足的安全感。就讓佰佰安全網(wǎng)的小編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6個月大?開始怕生
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身體上的器官雖然健全,但都還沒有發(fā)育成熟,仔細觀察新生兒會發(fā)現(xiàn),2至3個月的小寶寶視力和聽力都不是很好,要在很近的距離才能看到或聽到,要一直到5至6個月大時,寶寶才會開始辨認人、聲音和物品的不同,輔仁大學(xué)兒童與家庭學(xué)系附設(shè)托兒所資深教師楊慧美認為,6個月以前的寶寶,所呈現(xiàn)出來的情緒比較單純,大部分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像是肚子餓、尿布濕或者生病才會哭鬧,只要把生理的不適排除之后,這個時期的寶寶較好安撫,哭泣時也容易逗弄和轉(zhuǎn)移注意力。但是到了6個月之后,寶寶開始跟主要的照顧者建立親密關(guān)系和安全感,也開始理解何謂緊張和害怕的情緒,能夠辨認媽媽和陌生人的不同,因此,這時候可能開始有所謂「分離焦慮」的情形產(chǎn)生。
分離焦慮高峰期
楊慧美老師表示,所謂的分離焦慮,是指媽媽或主要照顧者離開寶寶的視線,寶寶就會有哭、鬧、情緒低落等負面情緒,表現(xiàn)出焦慮不安的反應(yīng),情況比較嚴重的寶寶,媽媽連洗澡都要洗「戰(zhàn)斗澡」才行,否則寶寶就經(jīng)常會哭得肝腸寸斷,讓人看了好心疼。
至于為什么會有這些反應(yīng)出現(xiàn)呢?楊慧美老師表示,除了這時候?qū)殞氁呀?jīng)能分辨陌生人之外,對于「消失」和「保留」的概念還似懂非懂,尤其是1至2 歲的孩子,大多處于分離焦慮的高峰期,語言的理解能力還不強,對于抽象的觀念也不太能理解,以為看不到的東西就會消失,所以媽咪離開視線就是不要他、再也不會回來了,所以對于每一次的分離,都會產(chǎn)生較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焦慮。不過,并不是每個寶寶都會有嚴重的分離焦慮,這跟寶寶本身的個性氣質(zhì)有關(guān),若孩子天生是容易緊張,或者較怕生、害羞、內(nèi)向的個性,就會有比較嚴重的分離焦慮傾向,而這些怕生寶寶,其實在嬰幼兒時期就可以約略觀察出來,媽媽和主要照顧者就要盡量建立寶寶的安全感。至于孩子到了2歲以后,認知發(fā)展逐漸成熟,語言的理解程度也提升,開始知道「爸爸去上班,太陽下山就會回來」,對于不在眼前的事物,可以明白「回來、再出現(xiàn)」等概念,因此分離焦慮的情況大多會慢慢減輕。
從小建立足夠的安全感
雖然分離焦慮與寶寶的認知發(fā)展有關(guān),但其實從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在和周遭的環(huán)境、人物建立熟悉感,楊慧美老師表示,在嬰兒時期,常常跟孩子說話、回應(yīng)對孩子的哭鬧(不見得要抱,說話或拍撫都可),讓寶寶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受到注意的,當自己不安時有人會照顧他,就會有較足夠的安全感。
除了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外,即使孩子只有4、5個月大,還不會講話,也可以讓他多接觸不同的人群,像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和熟悉的鄰居等,楊慧美老師說: 「媽媽可以自己先和他人打招呼,再拉起寶寶的手向別人問好,無形中孩子對打招呼這件事就不那么恐懼,也較能接受陌生人的靠近?!巩斎唬钪匾氖?,媽媽從小要給予寶寶充足的安全感。
怕生寶寶長大會好轉(zhuǎn)嗎?
由于現(xiàn)在小家庭為多,有些分離焦慮較嚴重的寶寶,是因為從小就較少接觸其他人,加上天性害羞內(nèi)向,爸爸媽媽若不適時給予安全感,建立寶寶對雙親和他人的信任感,即使度過幼年時的分離焦慮時期,到了上學(xué)的團體生活時,孩子仍然不敢或不愿意和別人互動,會影響長大后交友和人際關(guān)系,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們,不要覺得孩子不懂,長大就沒關(guān)系了,還是要耐著性子帶領(lǐng)寶寶跨出關(guān)鍵的那一步。
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會大方自信。給孩子充足安全感,和爸爸媽媽平常的行為習(xí)慣是分不開的。如果你對兒童早期教育的好處等有關(guān)兒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guān)注佰佰安全網(wǎng)兒童早期安全教育安全常識欄目。
責(zé)任編輯:王秀娟
2021.12.14 20:52:12
2021.12.14 20:50:30
2021.12.14 20:48:25
2021.12.14 20:46:26
2021.12.14 20:45:12
2021.10.20 19: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