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車的車速雖然感覺上并沒有相差很多,因為都是高速行駛,所以對乘客來說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但實際上這兩者的車速相差還是蠻大的,動車因為都是短路程的行駛,所以一般車速都保持在200km/h以下,但是高鐵一般行駛路程較長,所以速度一般保持在200km/h--350km/h。
盡管高鐵和動車的起始點和終點是一致的,但是這中間走過的路程和經(jīng)過的列車站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高鐵走過的路程要比動車要長許多,中間經(jīng)過的列車站更是比動車站要多出許多,對高鐵而言每次停站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所以盡管動車和高鐵的起點和終點是一致的,他們的價格仍舊有較大的差異。
在我國目前高速及城際鐵路客運體系中,動車(D字頭列車)與高鐵(G字頭列車)主要區(qū)別是動車(D字頭列車)主要開行在既有提速線路或城際鐵路上,而在高速鐵路干線上運行的動車(D字頭列車)比高鐵(G字頭列車)最高運行速度較慢或停站更多。其實高鐵和動車,這兩個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定義。高鐵指的是高速鐵路,是從速度的角度描述的鐵路系統(tǒng)類型; 而動車指的是車廂有動力列車,除車頭外每節(jié)車廂都可以(注意是可以不是必須)有動力;但這兩個詞在國內(nèi)的鐵路上被重新定義了,實際上國內(nèi)的高鐵上用的車自身也是動車,被稱為動車也沒錯。
在國際標準中,時速超過200KM的、在建時速可達250KM的鐵路,就是高速鐵路;動車的定義是指多節(jié)車廂有動力裝置,這些車廂組成的列車,稱為動車(組)。 而中國的定義稍有不同,動車是指時速在200~300KM之間的列車,車次以D開頭(“動”字拼音首字母);高鐵是指時速超過300KM的列車,車次以G開頭(“高”字拼音首字母)。目前在中國的高速鐵路上運營的列車都是動車組,一組有8節(jié)車廂,一列火車有一或兩組動車(即一列火車只能由8或16節(jié)車廂組成),而一組動車組,其中可以是6動2拖,就是6節(jié)車廂有動力,另外2節(jié)沒有;也可以是4動4拖,4節(jié)有動力,另外四節(jié)沒有;也可以是8節(jié)全有動力。 對于長組列車(16節(jié)車廂的那種),就是以上的配置方案乘以二。日本的高速鐵路上運營的都是動車組,和中國一樣;但是在歐洲,尤其是德國與法國,他們的高速鐵路上還有傳統(tǒng)形式的火車,德國ICE和法國TGV都有由車頭牽引無動力車廂、但是時速超過200km的列車,所以高速鐵路上跑的不一定都是動車組。所以,在國際標準中,高鐵指的是鐵路,而動車是一種火車形式。在我們中國的定義中,高鐵和動車是既包括火車,也包括鐵路的鐵路系統(tǒng),差別就在于時速不同。
高速鐵路泛指運行速度大于200公里的鐵路運輸種類,大多數(shù)指的是客運。
動車組是一種帶動力的列車(簡稱動車)和不帶動力的車輛(拖車)組成的、在正常使用壽命周期內(nèi)始終以固定編組運行、不能隨意更改編組的一組列車。
動車組按動力類型分為:內(nèi)燃動車組和電力動車組。
動力集中式:指將整車動力集中在動車組一端或兩端的車輛上,其余中間車輛不帶動力(即為拖車),與常規(guī)意義上的機車牽引若干車輛的列車類似。
動力分布式:指將整個動力分散到動車組的若干車輛上,中間車輛有帶有動力的(即動車),也有不帶動力的(即拖車),也可以全部車輛都帶動力。
高鐵用的是動車組高鐵本身使用的就是動車組,在中國將時速300以上的動車組跑的線路叫高鐵,即:高速鐵路,目前中國動車組有CRH1 CRH2 CRH3 CRH5型車,而高鐵用的動車組為CRH2C CRH3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