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準備工作
①核實避雷針高度及分段鋼筋架之間的對應安裝位置。
②平整場地,把枕木均勻地擺到避雷針組裝地點。避雷針每段鋼筋架下設(shè)兩個支點,并大致找平。
③核實預埋螺栓與避雷針底座螺孔尺寸,允許誤差為±2mm。檢查預埋螺栓露出基礎(chǔ)面高度是否符合規(guī)定。
(2)避雷針組裝
①把避雷針各段鋼筋架順序擺到枕木上,使三根主筋相互對準。
②調(diào)整三根主筋使之分別在三條直線上。此項工作要反復進行,直到調(diào)直為止。
③在避雷針鋼筋架每條主筋之間的連接處對稱放置2根連接圓鋼(加強筋),連接圓鋼規(guī)格應與下段鋼筋架主筋一致,具體選用見表4。
④焊接避雷針鋼筋架之間的連接圓鋼。除去焊渣,刷涂防銹漆和調(diào)和漆各兩道。
(3)組立及調(diào)整
①在避雷針根部用鐵線綁扎1~2根枕木,作為配重,以減小避雷針起吊時的傾斜度。
避雷針的施工方法:
(1)施工人員在施工前首先要熟悉設(shè)計圖紙、了解設(shè)計意圖。
(2)接地極以及避雷針等金屬件應及早加工,并鍍鋅,接地極用L50×50×6角鋼制作。
(3)土建進行房屋基礎(chǔ)施工時,即可安裝接地極的連接用電焊焊接,焊接長度應大于二倍扁鋼的寬度,不少于三面焊縫,焊縫處要刷瀝青漆防腐,接地極用×4鍍鋅扁鋼,扁鋼與扁鋼的連接及與地極的連接用電焊焊接,并要求三面焊縫、二倍扁鋼長度,焊縫處要刷瀝青防腐,接地裝置離開房屋3米以上。
(4)避雷引下線的施工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按設(shè)計圖紙要求施工)
①用φ以下的鍍鋅圓鋼配合土建砌墻或澆砼柱子,暗埋于墻體或柱體內(nèi),下端在1.8m高度處作測試卡子,以作測定接地電阻之用。
避雷針通常采用鍍鋅圓鋼或鍍鋅鋼管制成(一般采用圓鋼),上部制成針尖形狀。所采用的圓鋼或鋼管的直徑不應小于下列數(shù)值:
(1)針長Im以下:圓鋼為12mm;鋼管為16mm。
(2)針長1—2m:圓鋼為16mm;鋼管為25mm。
(3)煙囪頂上的針:圓鋼為20mm。
避雷針較長時,針體可由針尖和不同管徑的鋼管段焊接而成。
避雷針一般安裝在支柱(電桿)上或其他構(gòu)架、建筑物上。
避雷針必須通過引下線與接地體可靠聯(lián)接。
避雷針(線、帶)的接地除必須符合接地的一般要求外,還應遵下列規(guī)定:
(1)避雷針(帶)與引下線之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
(2)裝有避雷針的金屬簡體(如煙囪),當其厚度大于4mm時,可作為避雷針的引下線,但筒底部應有對稱兩處與接地體相連。
避雷針安全注意事項:
(1)在選擇獨立避雷針的裝設(shè)地點時,應使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與配電裝置之間保持以下規(guī)定的距離:在地面行,由獨立避雷針到配電裝置的導電部分以及到變電所電氣設(shè)備和構(gòu)架接地部分間的空間距離不應小于5m;在地下,由獨立避雷針本身的接地裝置與變電所接地網(wǎng)間最近的地中距離一般不小于3m;獨立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與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等的距離應大于3m。
(2)獨立避雷針的接地電阻一般不宜超過10Ω。
(3)為了防止雷擊避雷針時,雷電波由電線傳入室內(nèi),危機人身安全,所以不得在避雷針構(gòu)架上架設(shè)低電壓線路或通信線路。裝有避雷針的構(gòu)架上的照明燈電源線,必須采用直埋于地下的帶金屬保護層的電纜或穿入金屬管的導線。電纜保護層或金屬管必須接地,埋地長度應在10m以上,放可與配電裝置的接地網(wǎng)連接,或與電源線、低壓配電裝置相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