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男子小松(化名)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同安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最終被一審判處“數(shù)罪并罰”,執(zhí)行有期徒刑14年,并處罰金12萬元。
非法獲取650余條公民個人信息,還通過偽基站攔截手機驗證碼,盜刷20多人銀行卡,一共刷走50萬余元。
近日,男子小松(化名)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同安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最終被一審判處“數(shù)罪并罰”,執(zhí)行有期徒刑14年,并處罰金12萬元。
檢察官提醒市民,要避免此類盜刷,應當做到“不明鏈接千萬莫點擊”。此外釣魚短信也必須防范。
點開鏈接,三天被刷2萬多元
2016年3月5日,林小姐的手機收到一條帶有鏈接的短信,短信中有她嫂子的名字。當時,林小姐有點好奇,以為是嫂子發(fā)給她的短信,所以就點開下載了。點擊下載之后,林小姐的手機接電話總是自動靜音。直到三天后,她把手機重置才恢復正常。
然而,就是在這三天里,林小姐接到了電話通知,與手機關聯(lián)的多張銀行卡有消費記錄。她到銀行一查,發(fā)現(xiàn)自己名下的四張銀行卡被盜刷,一共被盜刷2萬多元。這些盜刷大都用于網上消費,可是,林小姐根本沒在網上買過東西。于是,林小姐立即報了案。
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吳小姐,吳小姐接到百度錢包客服打來電話提醒說,她丈夫的一張銀行卡被頻繁使用。吳小姐當時就覺得奇怪,因為這張銀行卡一直在她身上,已經很久沒用過了。
隨后,吳小姐到銀行查詢,發(fā)現(xiàn)半個多月內這張銀行卡被盜刷7萬多元。于是,她立即報警。吳小姐說,她也曾經點擊過陌生短信的不明鏈接。
多方勾結,連驗證碼都能攔截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嫌疑人小松被抓獲后的供述揭開了謎底。
原來,他作案前就從網上買來幾套作案工具,包括身份證、銀行卡、U盾、開戶資料等。隨后,他在網上聯(lián)系“料主”,就是在網上兜售個人信息的人,對方隨即給他提供了不少“卡料”信息,包括公民的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銀行卡密碼、預留手機號碼等。
獲得信息后,小松又聯(lián)系了“出料人”,就是通過快捷支付方式盜刷銀行卡的人。小松將買來的個人信息提供給“出料人”。當“出料人”在快捷支付平臺上用被害人的銀行卡支付,這時就需要被害人銀行卡的驗證碼,快捷支付平臺會給被害人的手機號碼發(fā)送驗證碼,核實是否本人操作。因此,“出料人”要完成盜刷銀行卡,需要驗證碼才行。
于是,他們又找人幫忙用偽基站攔截下被害人的驗證碼信息。攔截短信驗證碼后,全部提供給小松,小松再迅速將驗證碼發(fā)給“出料人”,完成盜刷。有時小松也自己尋找通道“出料”,實施盜刷。
小松還供述,他們一般會事先談好利益分成,通?!俺隽先恕辟嵙?,分給小松四成,小松再給“料主”分三成左右。
數(shù)罪并罰,判刑14年罰金12萬
經查,2016年1月以來,被告人小松利用互聯(lián)網非法獲取650余條公民個人信息,將其中一部分公民個人信息提供給他人,并伙同他人以網上消費形式盜刷多名被害人的銀行卡,數(shù)額共計人民幣50萬余元,被害人多達20多人。另外,小松和同伙還使用其他非法獲取的大量公民身份信息,以購買機票方式,盜刷被害人的銀行卡。
法院一審認為,小松伙同他人非法獲取多名被害人的信息,通過互聯(lián)網實施盜刷,盜刷數(shù)額506154元,屬數(shù)額特別巨大,應當以信用卡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同時,小松非法獲取并向他人提供公民個人財產信息,數(shù)量達650余條,應當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因此,數(shù)罪并罰,一審判決決定執(zhí)行有期徒刑1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2萬元。
佰佰安全網提醒: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不斷高發(fā),雖然公安機關不斷加大打擊力度,但案發(fā)勢頭不止,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習相關的防詐騙知識,謹防上當受騙。下面請看以下佰佰安全網為您帶來的安全科普知識,希望對您的生活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羅敏
關鍵詞
·疾病高發(fā)!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急診科,日均接診量大約有800名患者
·熊孩子!安徽淮南一小區(qū)電梯轎廂失火!監(jiān)控:男孩點燃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