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人走失三年多之后,湖北咸寧市崇陽縣65歲老人姜國良終于回到了家。10月18日,鄰縣通山縣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趙海波告訴記者,姜國良系聾啞人,不識字也不懂手語,救助站三年來一直在為其尋找家人。最終,借助警方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姜國良得以跟家人團聚。
聾啞人走失三年多之后,湖北咸寧市崇陽縣65歲老人姜國良終于回到了家。10月18日,鄰縣通山縣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趙海波告訴記者,姜國良系聾啞人,不識字也不懂手語,救助站三年來一直在為其尋找家人。最終,借助警方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姜國良得以跟家人團聚。
要回家了,姜國良與救助站工作人員揮手告別。受訪者供圖
趙海波介紹,2014年1月19日,姜國良被群眾發(fā)現(xiàn)在該縣西客運站附近門店里的地上躺著,隨后被西城派出所民警送到該救助站。
由于姜國良是聾啞人,不識字,也看不懂手語,身上也沒有帶任何能表明其身份信息的物品,救助站只能將姜國良先送到通羊鎮(zhèn)福利院,后轉(zhuǎn)到通山城市福利院。
趙海波說,在此期間,救助站通過聯(lián)系媒體、志愿者發(fā)布尋人信息,都沒有獲得有效信息。今年7月,救助站聯(lián)系通山縣公安局對姜國良進行DNA采樣,也未比對出姜國良的家人信息。
姜國良(左二)抓著弟弟的手不放。受訪者供圖
按照相關規(guī)定,三年內(nèi)未確認被救助者身份信息的,救助站要對被救助者進行優(yōu)化安置,并落實戶口。10月12日,救助站工作人員聽聞縣公安局引進了最新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可以通過識別人臉來比對身份信息后,于13日上午帶著姜國良到縣公安局進行人臉識別查詢。經(jīng)過短暫的等待,警方終于查到姜國良的身份信息。
“當時在著手為老人辦理戶口手續(xù),抱著最后一絲希望,我們在警方的建議下做了人像對比,沒想到就查到了,很高興?!壁w海波說。
當日下午,姜國良的弟弟姜國維帶著兒子前往救助站接哥哥回家。趙海波說,見面時,老人握著他弟弟的手不放,激動地抖個不停。
姜國維回憶,哥哥是在前去探望妹妹的途中搭錯車走失的。這三年來家人也一直在尋找哥哥,但始終沒能找到。他說,多虧了救助站和警方的努力,一家人才能團聚。
在這起案例中,佰佰安全網(wǎng)提醒老年朋友一定要多些自我保護意識,出行時要注意個人人身安全,防止發(fā)生意外。想了解更多老人安全常識,下面請看以下佰佰安全網(wǎng)為您帶來的安全科普知識,希望對您的生活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黃淑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