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和工業(yè)發(fā)展、機動車輛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懸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導致了能見度降低,空氣環(huán)境污染問題嚴重。除了氣象條件,工業(yè)生產、機動車尾氣排放、冬季取暖燒煤等導致的大氣中顆粒物(包括粗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濃度增加,是霧霾產生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處于臨界點,對氣象條件非常敏感,空氣質量在擴散條件較好時能達標,一旦遭遇不利天氣條件,空氣質量和能見度就會迅速下滑。專注公共安全知識的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下面給您盤點霧霾空氣污染案例,帶您了解什么是霧霾以及如何預防防范。
什么是霧霾?
霧霾:是霧和霾的統(tǒng)稱。霧和霾兩種不同的天氣現(xiàn)象,通常混合在一起出現(xiàn),盡管在定義上有明確的區(qū)別界定,但在實際觀測和研究中卻并不容易區(qū)分,所以經(jīng)常統(tǒng)稱為“霧霾天氣”。霧的組成比較簡單,主要由大量懸浮在近地面空氣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霧滴組成,而霾的組成成分則非常復雜,有害物質通常大部分富集在細顆粒物(PM2.5)上,目前已知的主要成分包括:硫酸鹽、硝酸鹽、銨鹽、重金屬、地殼物質、含碳顆粒等。
霧霾空氣污染案例盤點
機動車污染成空氣污染重要來源 北京再迎霧霾
10月17日上午9時許,早晨,霧霾再一次籠罩了北京周邊。本輪重污染天氣,北京的霧霾比周邊城市都嚴重,這或許是因為燃油車輛等移動源已成為北京最主要的污染源。
山東發(fā)布今秋首個霾黃色預警
9月18日早8時50分,山東省氣象臺發(fā)布今秋以來首個霾黃色預警。魯西北、魯西南和魯中的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中度以上的霾天氣,預計將持續(xù)兩天。這是今年入秋以來,山東省氣象臺發(fā)布的首個霾黃色預警。
中國京津冀地區(qū)再現(xiàn)重度空氣污染
10月19日,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發(fā)布的全國空氣質量預報信息顯示,京津冀地區(qū)出現(xiàn)大范圍空氣污染天氣,其中北京、天津、石家莊、唐山、保定重度污染。
西安發(fā)布空氣重污染Ⅳ級(藍色)預警
10月19日下午16點,陜西省氣象局官方微博發(fā)布霾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24小時內西安、咸陽、渭南、寶雞、銅川部分地方將出現(xiàn)中度霾,易形成中度空氣污染。
泰安啟動Ⅲ級應急響應機制 治理空氣污染
10月19日,泰安市城市管理局按照職能劃分、網(wǎng)格化管理模式,進行全天候不間斷巡查和處理,多渠道、無遺漏、有重點地采集各類空氣污染源頭問題,推進重污染天氣專項應急工作。
省會石家莊遭遇霧霾困擾 市民戴口罩出行
10月19日一早,省會石家莊就被籠罩在一片“虛無縹緲”之中。受霧霾影響,上午,市區(qū)部分路段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擁堵,不少市民在感嘆天氣變化的同時,也紛紛選擇戴上口罩出行。
遼寧昨日發(fā)布霧霾黃色預警 多地重度污染
10月19日上午,沈陽、鞍山、鐵嶺、遼陽、本溪等多個城市實時環(huán)境空氣質量指數(shù)AQI超200,達到重度污染等級,首要污染物均為PM2.5。
空氣中PM2.5均超標 武漢遭遇入秋來首場霧霾
10月19日,灰白色的霧霾始終罩在武漢上空,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從昨天凌晨0點到昨晚6點,武漢空氣中PM2.5均超標,空氣質量從良降至輕度污染,算是今年入秋來首場霧霾。
26萬平方公里重度霧霾 12城啟動預警
中國出現(xiàn)大范圍霧霾天氣。10月19日石家莊、北京、保定等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太原、烏海、廊坊、唐山、邢臺、濱州、東營為重度污染,重度霧霾影響范圍達26萬平方公里,部分城市污染仍在持續(xù)加重。
由于我國大部分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導致每到秋冬季都會出現(xiàn)霧霾天氣。而霧霾天氣對人的危害很大,那么,對我們人類都有哪些危害呢》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下面佰佰安全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一、霧霾對人類的危害
1、霧霾對人類健康的直接危害?
顆粒物主要由呼吸道進入機體,一般來說,粒徑越小,進入的部位越深,擴散的面積越大,停留時間越長,機體的吸收量就越大。顆粒物沉積在肺泡后,被肺泡吸收,經(jīng)血液送到全身,不經(jīng)肝臟的轉化即對全身起作用,因此經(jīng)呼吸道進入體內引起許多危害,容易導致急性中毒、心血管疾病、肺心病等,顆粒物還可引起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導致癌癥的發(fā)生和死亡。
2、霧霾對人類健康的間接危害?
細顆粒物長期飄浮在空氣中,對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影響室內空氣、綠化和對建筑材料的損害,降低大氣能見度等。PM2.5可對太陽能產生散射和吸收作用,能降低大氣能見度,導致對氣候和交通的影響。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和散射也使到達地面的紫外線輻射強度降低,從而間接影響健康。
二:如何預防霧霾
1、霧霾期間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老人、兒童、孕婦及患有心、肺疾病的人群,在霧霾天氣時,要避免戶外活動,盡量減少出行,如果必須出門要采取帶口罩等防護措施;外出回來后應及時清冼面部及裸露的肌膚。室內的PM2.5除了室內吸煙、燃料燃燒、烹調油煙等來源外,主要來源于室外,霧霾天氣時盡量關閉門窗,減少外環(huán)境顆粒物進入室內。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空氣凈化器,減少室內顆粒物的污染。
2、如何選擇合適的口罩?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普通口罩及一次性無紡布口罩對于灰塵和大顆粒物可能有一定的阻擋效果,但是對于霧霾、PM2.5 或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顆粒的防護是不足夠的。建議選擇標有KN95或N95(在標準規(guī)定的測試條件下,過濾非油性顆粒物最低效率為95%的口罩)、FFP2(最低過濾效率94%)及其以上標準的口罩。此外,消費者在選擇口罩時,除了防護功能外,還要結合使用者的臉型和舒適性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以確保有效的防護。
3、如何正確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前以及摘下口罩前后都必須洗手;口罩有顏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屬片的一邊向上;系緊固定口罩的繩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繞在耳朵上,使口罩緊貼面部;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把口罩上的金屬片沿鼻梁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佩戴口罩后,避免觸摸口罩;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后都要徹底洗手。
口罩每次佩戴后,必須進行佩戴氣密性檢查。雙手捂住口罩呼氣,若感覺有氣體從鼻夾處漏出,應重新調整鼻夾,若感覺氣體從口罩兩側漏出,需要進一步調整頭帶、耳帶位置;如果不能取得密合,需要更換口罩型號。
4、關于口罩的佩戴時間?
一般來講,隨著防顆粒物口罩使用時間增加,過濾下來的顆粒物會逐漸使濾料堵塞,過濾效率通常會有所降低。但是長時間佩戴,一方面口罩外部吸附了顆粒物等大量污染物,會造成呼吸阻力的增加;另一方面口罩內部也會吸附呼出氣中的細菌、病毒等。因此建議佩戴者根據(jù)口罩的呼吸阻力和衛(wèi)生條件的可接受程度適時地更換口罩,但是如果接觸過傳染性環(huán)境,或發(fā)現(xiàn)部件壞損,如鼻夾丟失、頭帶斷裂、口罩破損等時,應立即更換。
5、特殊人群配戴防護口罩有哪些注意事項?
佩戴口罩會增加呼吸阻力和悶熱感,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佩戴口罩。特殊人群選擇防護口罩務必小心謹慎:(1)孕婦佩戴防護口罩,應注意結合自身條件,選擇舒適性比較好的產品,如配有呼氣閥的防護口罩,降低呼氣阻力和悶熱感。佩戴前應向專業(yè)醫(yī)師咨詢,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合;(2)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身體狀況各異,如心肺疾病患者佩戴后,會造成不適感,甚至會加重原有病情,這些人應向醫(yī)生咨詢,尋求他們的專業(yè)指導;(3)兒童處在生長發(fā)育階段,而且其臉型小,一般口罩難以達到密合的效果,建議選擇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適合兒童佩戴的防護口罩。
6、如何正確選擇和使用空氣凈化器?
任何空氣凈化裝置對污染物的凈化都是有針對性的,不同原理的空氣凈化技術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但也存在局限性。家庭選購空氣凈化裝置時,首先要確定凈化目的,即凈化何種污染物,如果針對霧霾的主要污染物PM2.5,要選擇對PM2.5有效的凈化器,才可以降低霧霾對室內污染程度,凈化效果用凈化器的潔凈空氣量(CADR)表示。CADR低于或接近于衛(wèi)生要求的房屋空氣自然交換率(每人每小時新風量30立方米)的空氣凈化器不具有實際使用價值;CADR最好大于每小時90立方米。空氣凈化器要達到凈化效果,必須根據(jù)房間面積和凈化器的功率和凈化效率,開啟一定的時間,才能降低室內霧霾顆粒物的污染程度。另外,凈化材料也是有使用壽命的,應根據(jù)污染程度和使用時間及時更換,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7、如何控制公共場所PM2.5污染?
公共場所PM2.5污染主要來源于室內吸煙(即室內污染源)和霧霾發(fā)生期間室外空氣中的PM2.5顆粒物(即室外污染源)。對于室內污染源可以通過公共場所室內禁煙的措施加以控制。對于室外污染源,帶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tǒng)的公共場所可以在新風入口處加裝高效凈化裝置,在霧霾發(fā)生期間凈化裝置能夠有效阻擋PM2.5顆粒物進入空調通風系統(tǒng),使場所室內PM2.5濃度不隨室外發(fā)生霧霾而顯著升高;對于未加裝高效凈化裝置的集中通風的場所或非集中通風的場所,在室外霧霾發(fā)生期間應根據(jù)場所人流量最大程度的減少室外空氣進入,有條件的場所可使用室內空氣凈化產品,如空氣凈化器、換氣機、空氣凈化材料等措施進一步凈化室內空氣,降低公共場所室內PM2.5污染水平。
在不同室內場所(如辦公、學校、公共場所、家庭等)使用空氣凈化產品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空氣凈化產品(除換氣機外)只是凈化部分空氣污染物,一般不具備凈化人體產生的二氧化碳的作用,因此,當室內人員多,如學校、公共場所等,應該定時通風換氣,應根據(jù)衛(wèi)生要求(每人每小時新風量30立方米),結合室內人員數(shù)量和室內空間自然換氣率綜合考慮通風時間間隔,必要時通過溫度、二氧化碳監(jiān)測確定通風時間間隔。不管什么室內場所,如果忽視通風換氣,極有可能造成室內高溫、憋氣,嚴重的可能缺氧。
8、如何應對政府發(fā)布的空氣重污染預警?
發(fā)布藍色預警時,建議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減少戶外運動,倡導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機動車上路行駛。
發(fā)布黃色預警時,建議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盡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運動;建議中小學、幼兒園減少體育課等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和室外作業(yè)時間;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機動車上路行駛,駐車時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
發(fā)布橙色預警時,建議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盡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建議中小學、幼兒園停止體育課、課間操、運動會等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應盡量避免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可適當采取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機動車上路行駛,駐車時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
發(fā)布紅色預警時,提醒兒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盡量留在室內,避免戶外活動;中小學、幼兒園停課,企事業(yè)單位根據(jù)情況可實行彈性工作制;建議停止大型露天活動;一般人群應盡量避免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可適當采取佩戴口罩等防護措施;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機動車上路行駛,駐車時及時熄火,減少車輛原地怠速運行,全市范圍內按規(guī)定實施機動車單雙號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