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游戲中,游戲裝備成了玩家攀比的目標,一些騙子瞄準了游戲玩家的心理,以售賣游戲裝備為名在網上行騙。近日,趙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利用賣網游裝備騙取他人錢財?shù)脑p騙案,當庭宣判被告人陳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緩刑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男子賣游戲裝備詐騙17500元 被判有期徒刑8個月
案件發(fā)生在2015年8月26日,玩家陳某通過微信聯(lián)系玩家趙某,通過4次微信轉賬的方式,在線下將游戲中自己所有的6只“寵物”和3件“裝備”以17500元價格賣給趙某。8月28日,陳某向游戲客服謊稱自己游戲ID被騙,通過游戲客服將出售給趙某的6件“寵物”和3件“裝備”追回。趙某發(fā)現(xiàn)自己重金買來的“寵物”和“裝備”不翼而飛,經多方查訪才知道“寵物”和“裝備”已被陳某追回,于是向警方報警。
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陳某熟知網絡游戲線下交易的規(guī)則,明知線下交易不受游戲商的保護,容易追回賣出的裝備,因而起了歹心。庭審中,陳某對公訴機關的指控供認不諱,并對自己的行為表示后悔。
趙縣法院認為,被告人陳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了欺騙游戲客服的方法,申請將賣出的游戲裝備追回,使具有處分能力的客服陷入錯誤認識因而做出處分財產的決定,騙取了被害人數(shù)額較大的財物。本案中雖然受騙者和財產損失者不是同一人,但是受騙者與財產處分人屬于同一人,即游戲商客服,本案可成立三角詐騙關系,被告人的行為仍然構成詐騙罪,應予懲處。案發(fā)后,被告人積極與被害人協(xié)調,達成諒解協(xié)議,退賠了被害人損失,獲得被害人諒解,并且被告人系初犯、偶犯,悔罪態(tài)度較好,遂作出以上判決。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fā)展,通過網絡手段進行犯罪,已是經常出現(xiàn)。佰佰安全網提醒:請您牢記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對飛來的“橫財”和“好處”,特別是不熟悉的人所許諾的利益,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信息,不向不明身份的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銀行卡等情況,凡是有人讓你出錢的時候,一定要多一個心眼兒,不能輕易將自己的錢拿出去。如果上當受騙,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