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姚先華家住瀘州市江陽區(qū)望江苑小區(qū),之前因為周轉不靈,欠著1萬元的信用卡,這筆錢他精打細算,一定要在年前還掉。2月1日,他去銀行還款時,卻發(fā)現(xiàn)欠的已經(jīng)是兩萬多元了。
54歲的姚先華家住瀘州市江陽區(qū)望江苑小區(qū),之前因為周轉不靈,欠著1萬元的信用卡,這筆錢他精打細算,一定要在年前還掉。2月1日,他去銀行還款時,卻發(fā)現(xiàn)欠的已經(jīng)是兩萬多元了。
姚先華既疑惑又震驚,他第一反應是卡被盜刷了,于是趕緊報警,對卡作了掛失處理。隨后他又打出賬單明細,一行一行的消費記錄顯示,這些錢都是在2018年12月中旬到2019年1月底之間支出的。
一開始是一次幾元、十幾元的記錄,后面有時候一次就是幾百元,總共支出12900多元。收款方有科技公司、某某游戲等,姚先華還沒弄明白怎么回事,有銀行工作人員提醒,是不是有打游戲充值?
但姚先華根本不打游戲,他倒是看到兒子經(jīng)常玩自己的手機,但卡一直是自己在保管,兒子怎么會刷掉里面的錢?為了印證是不是兒子刷卡充值游戲了,他當即打電話給妻子,把兒子帶到銀行門口來問,兒子支支吾吾承認了玩過游戲,并綁定了銀行卡有過充值服務。
姚先華氣得不行,當街就揍了一頓兒子,直到眾人拉住才罷手。
做家務“還債”
教育兒子錢是勞動換來的
54歲的姚先華以前是一個木匠,2017年開始在云南、老撾務工。他不懂網(wǎng)絡,去年的時候,他回家往返西雙版納到畢節(jié),都是讓兒子幫他在網(wǎng)上訂的機票。
姚先華也不知道打游戲還要花錢,他說只想到手機游戲耗流量,因此每次看到兒子玩他的手機,他都會制止。
最近兩年,姚先華身體不太好,也沒有像以前那樣拼命干活了。他把瀘州的兩套安置房賣了一套,然后在老撾買了一套小戶型房子,他計劃以后拿到房后去老撾開一家快餐廳。2017年下半年,他把兒子也帶到了老撾上學,因為去年下半年兒子在老撾被摩托車撞傷,他才把兒子接回到云南,一直到過年前才回到瀘州老家。
姚先華的妻子一直留在瀘州,做路口的交通勸導員和照顧一個老人兩份工作,小坤幫記者算了一下賬,媽媽兩份工作加起來一個月有2000多元的工資。
說起家里掙錢的不易,姚先華便對兒子打游戲花掉的1萬多元痛惜不已。他說在云南的時候,有一天他沒事,出門溜達撿了一大袋礦泉水瓶,最后才賣了9元錢,沒想到兒子在家打個游戲,一天就花幾百元。
生氣的姚先華揍了兒子后,決定好好教育一下兒子,“要讓他知道錢不是那么容易掙的,都是用辛苦勞動換來的?!币ο热A說,當時在氣頭上,便教訓兒子,以后別去上學了,就跟他去打工掙錢,去餐廳洗盤子、切菜,要學會干活,就先從家里開始干起。
他給兒子布置的工作,就是每天煮飯、洗衣服、拖地……所有的家務活都要做。他說以前在家里沒要兒子干過家務活,現(xiàn)在要讓他“吃點苦頭”。
小坤正在做家務
孩子自覺做家務
知道父親掙錢不易
2月15日上午,母親上班去了,家里就小坤和父親在家。記者前去采訪,小坤主動去燒水泡茶,臨近中午,小坤又進了廚房開始煮飯,過程中姚先華并沒有提醒他。
小坤拿出兩個菜頭,用小刀去皮,洗了后再切片,他計劃做一盤菜頭炒肉,另外熱一份沒有吃完的牛肉。動作不是很利索,但做得很認真,他說有些不會做的,就問媽媽。媽媽在家的時候,也會幫他做。
在家里,姚先華保持著一臉嚴肅,對于兒子的表現(xiàn),他雖然覺得孩子已經(jīng)做得不錯,但沒有一句表揚。他說兒子做的菜味道還不是很好,有時候會告訴他得加緊學。
對于教育孩子,姚先華自有一番理論,他的大女兒已經(jīng)是一名公務員,以前讀書很聽話,也很用功。他說小兒子要“皮一些”,所以教育上他也費心得多。
姚先華說自己小時候吃了不少苦,12歲就開始做生意,每天從合江背三節(jié)木頭到瀘州來賣,走山路,趕汽車,一天可以賺2元錢。自己這些年也干過工程,搞過裝修,有些積蓄,但這點家底,都是辛辛苦苦攢起來的。
妻子對他如此嚴厲地教育孩子表示反對,但他說,孩子“不琢不成器”,以后長大了沒能力不踏實,害的還是他自己。他說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20多歲了還“啃老”,就是小時候被慣出來的。
姚先華覺得,孩子就是要嚴厲管教,要讓他“長記性,知道怕”。他說兒子之前對錢都沒多少概念,以為網(wǎng)上打游戲,花的都是虛擬的錢,不是實實在在的,他現(xiàn)在就是要讓兒子曉得錢是如何掙來的。
知道自己闖了禍以后,小坤這幾天在家很聽話,也很少出門去玩。坐在一臉嚴肅的父親旁邊,他的眼神里還有些怯意,他說話很細聲,他把玩的游戲講給記者,也把自己如何操作充值,收到的驗證碼翻給記者看。
姚先華此前找到瀘州當?shù)孛襟w尋求幫助的時候,小坤事后還專門給該報社記者發(fā)短信,希望“姐姐能夠幫幫我”,把自己不小心花出去的錢要回來。他說平時在父親身邊,知道父親掙錢很不容易,特別是最近自己做家務,更感受到了勞動的辛苦。
對話兒子
做錯了甘愿被罰
小坤一邊做飯,一邊跟記者講做家務的感受,他說做錯了事情,被罰是應該的。
記者:以前會做過飯嗎,小坤?
小坤:以前不會做飯,現(xiàn)在學做,不會的時候媽媽會教我,或者跟我一起做。
記者:喜歡打游戲嗎?
小坤:以前比較喜歡打游戲,有時候就偷偷打一下,但以后不會打游戲了。
記者:知道打游戲要花錢嗎?是如何開始充值打游戲的?
小坤:要綁卡,要驗證碼,我就輸入進去了,當時不知道要花錢,以為是游戲里的虛擬貨幣。
記者:爸爸讓你每天干家務活,心里愿意嗎?
小坤:愿意做,我做了錯事,爸爸很生氣,就該被罰。
記者:知道爸爸為什么要你做家務嗎?
小坤:知道,爸爸是讓我明白掙錢不容易,我以前在爸爸身邊,也曉得爸爸掙錢很辛苦。
專家
任務細化并要讓孩子堅持下去
成都大學師范學院教育心理系主任李紅介紹,案例中父親的這種做法是可取的。這種方式,對于一個有能力干一些家務活的孩子來說,可以讓孩子學到生活技能,也能讓孩子對金錢有正確的認識。
佰佰安全網(wǎng)表示,但家長在實行過程中,也要注意細節(jié),比如在讓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明確、細化孩子要干的家務活,也要讓注意休息,勞逸結合,比如每周有一兩天,該讓孩子休息或者玩耍的時候,也要給孩子“減負”。
同時也要鼓勵、贊許孩子在勞動中的表現(xiàn),不要一味地嚴厲,監(jiān)督孩子有始有終地完成,確保教育目的性明確,并取得相應的效果。
責任編輯:慕丹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