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宮博物院將連刷三個首次,成為京城“最亮”景點——建院94年來首次舉辦“燈會”,首次在晚間免費對預約公眾開放。
九陌連燈影
千門度月華
今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宮博物院將連刷三個首次,成為京城“最亮”景點——建院94年來首次舉辦“燈會”,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間被較大規(guī)模點亮,首次在晚間免費對預約公眾開放。
屆時,觀眾漫步宮墻上觀燈,聽中央民族樂團現(xiàn)場演奏和暢音閣里傳來的戲曲聲,賞投影在金色琉璃瓦上的《千里江山圖卷》等繪畫作品。即使不入宮的人,也可以看千米紅燈“點”亮城墻。
故宮介紹,此次“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作為“紫禁城里過大年”系列展覽活動的延續(xù),目的是滿足公眾的文化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更好地闡釋“傳統(tǒng)節(jié)慶”這一充滿團圓幸福感的話題,讓公眾能感受到博物館里獨特的節(jié)慶味、人情味。
紫禁之夜連亮兩晚
2019己亥年元宵節(jié)期間,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和故宮博物院共同舉辦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于2月19日(正月十五)和20日(正月十六)舉行。
角樓燈光(資料圖)
專家介紹,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古稱上元節(jié),是新一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新春慶賀活動的延續(xù)。它起源、成型于漢代,經(jīng)過長期的發(fā)展、演變,形成了今天吃元宵、賞月、燃燈放焰、猜燈謎、舞獅子、舞龍等民俗。
然而,因為北京的古建筑以木結構為主,所以近年來幾乎沒有元宵燈會會在文保單位內(nèi)舉辦。今年,紫禁城將打破“傳統(tǒng)”。
此次活動是故宮博物院建院94年來第一次在晚間免費對公眾開放,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第一次在晚間被較大規(guī)模點亮。
千里江山圖“登”紫禁之巔
與民間“鬧花燈”不同,宮里既可看燈也可看殿。而且故宮的首次“燈會”,參觀線路走的是“高規(guī)格”——很多環(huán)節(jié),觀眾都可登城墻,俯瞰整座紫禁城。
入場前,觀眾可觀賞午門城樓及東、西雁翅樓在燈光映照下的壯美雄姿。自午門入場后,首先觀賞點亮后的太和門廣場,隨后由午門西馬道登午門城樓,參觀“紫禁城里過大年”展,在東雁翅樓欣賞中央民族樂團琵琶演奏家趙聰及其團隊的精彩演奏。
隨后,觀眾沿著由充滿節(jié)日氛圍的紅燈籠點綴的城墻步行至東南角樓,觀看虛擬現(xiàn)實影片《角樓》,沿著城墻來到東華門城樓,參觀“營造之道——紫禁城建筑藝術展”,當走過近千米長的布滿紅燈籠的故宮東城墻時,可以看到臨近城墻西側的部分古建筑也被點亮,聆聽到暢音閣戲樓傳來的戲曲聲音。到達東北角樓后,觀眾步行至神武門,在這一區(qū)域可以觀賞到城墻南北兩側通過藝術燈光投影于建筑屋頂上的《千里江山圖卷》等繪畫作品,宛如畫中游。
離開神武門城樓后,神武門外東、西兩側的角樓餐廳和角樓咖啡將開放迎客。
邀請快遞小哥入宮賞燈
故宮介紹,此次活動不收費,將邀請勞動模范、北京榜樣、快遞小哥、環(huán)衛(wèi)工人、解放軍和武警官兵、消防隊員、公安干警等各界代表以及觀眾朋友數(shù)千人,前往觀燈賞景,共賀良宵。
最近幾年,故宮一直是北京乃至全國文物古建中最“時髦”的一位。從2012年到2018年,故宮開放面積從30%增加到80%,新開放了南大庫家具館、3/4的城墻,越來越多的院落、展覽、文物與公眾“見面”。而此次舉辦“燈會”,也是一次“擴大”開放的嘗試。故宮希望能夠通過展覽等方式,多層次地展示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內(nèi)涵,用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和解讀傳統(tǒng)文化,與觀眾的期望互動,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
自1月8日開展至今,“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在社會上引發(fā)公眾的觀展熱潮,故宮參觀人數(shù)同比增長超過70%。
責任編輯:趙秀穎
關鍵詞
·疾病高發(fā)!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急診科,日均接診量大約有800名患者
·熊孩子!安徽淮南一小區(qū)電梯轎廂失火!監(jiān)控:男孩點燃板材
·招真多啊!留學生代發(fā)國外朋友圈30元一條 僅僅是虛榮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