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區(qū)萬和里一戶居民家中突然失火,家中只有老人和9歲小孫子在家。多虧小男孩從窗戶爬出求救,才救下奶奶一命。
昨天7時左右,河東區(qū)萬和里一戶居民家中突然失火,家中只有老人和9歲小孫子在家。多虧小男孩從窗戶爬出求救,才救下奶奶一命。
居民家中失火 孫子逃出求救
據了解,該居民家中失火時,只有老人和孫子在家,當時兩人都還在睡覺,他們被濃煙嗆醒。
老人在吸入大量濃煙后,哮喘病發(fā)作,一時間呼吸困難,無力逃生。9歲的孫子打開窗戶后,從窗口爬了出來并呼救。
發(fā)現小男孩呼救后,鄰居幫忙撥打了119火警電話,消防員快速趕到現場。消防員聽男孩說,他的奶奶還被困在起火的屋內,便立即在撲救大火的同時沖入屋內搜救老人。
此時,消防員注意到男孩在逃生時身上沒穿衣服,一名消防員馬上脫下自己的外衣服,給男孩穿上。很快,消防員將老人背出樓外,并坐在地上休息。熱心的鄰居找來濕毛巾,幫這位老人擦去臉上的黑色煙灰。
被困屋內的老人獲救
記者在現場看到,那位老人已經被消防員救出屋外,正坐在樓外的地上休息,該住戶家中臥室內的家具和電器被燒毀,屋內墻面被熏黑,窗戶玻璃破碎。
老人獲救后不久,120急救人員接報趕來,對老人進行了檢查,老人并無大礙。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調查中。
當意外來臨時,正確的避險方式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對此,每個家長都應該反思:自己的孩子學習過多少逃生、避險技巧?
孩子應該掌握的逃生、避險技巧
火災
教會兒童如何呼救以及何時呼救。教會兒童撥打急救電話。在家內的所有電話旁張貼緊急電話號碼,并向兒童解釋每個號碼如何撥打。如果孩子還不識字,用圖畫制作一個緊急電話號碼,這能幫助孩子識別正確的呼救號碼。
告訴兒童發(fā)生火災時會有很多人幫助他們,要及時求救,如警察、消防人員、老師、鄰居、醫(yī)生等。
告訴兒童火災對人類造成的傷害,發(fā)生火災時知道從什么地方逃生。還要告訴孩子如何避免火災,不要玩火,不要擺弄電器、燃具等。
教會孩子如何辨認火災信號,確信孩子知道煙霧探測器、火災警報器以及社區(qū)警報系統(tǒng)(警報器、汽笛等)的聲音特征。
告訴孩子家庭及住宅樓發(fā)生火災時疏散的途徑、方法。教育兒童在通過煙氣彌漫的火場時,要彎著腰弓著背低姿勢行進或匍匐爬行,不要深呼吸,要用濕毛巾蒙住口鼻。一旦身上著火,不要亂跑,要馬上站住,就地躺下打滾,以壓滅身上的火。困于火場時,要撥“119”電話向消防隊員求救。。
教會孩子記住他們家長的姓名、家庭住址以及電話號碼,以便疏散出來后及時與家人取得聯系。
地震
就近選擇:來不及撤離的時候,應該就近選擇安全的地方避震。
在家:應該躲在堅固的家具下、在衛(wèi)生間等小開間處。
在學校:應保護頭部躲在書桌下或選擇墻角。
在室外:應選擇空曠的空地,不要靠近高樓,也不要臨近電線桿或其他容易倒塌的物體。
在平房中時,如果室外空曠,應迅速頭頂保護物跑到屋外;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下、床下或其他堅固的家具旁,躲在當建筑物倒塌的時候容易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并用毛巾或者衣服捂住口鼻防塵、防煙。廁所、衛(wèi)生間由于空間較小,穩(wěn)定性較好,加之又有水源,即使建筑物倒塌,存活可能性也較大,地震發(fā)生后躲避在衛(wèi)生間生還的幾率很大。
不驚慌,不亂跑,待強震過后迅速有序撤離。
佰佰安全網提醒,家庭火災多因不安全用火、用電釀成,發(fā)生火災后, 先切斷電源,用濕毛巾捂住嘴,把易燃物與火源隔離,使用滅火器滅火,如果火勢較大,不要急于打開門窗,人先逃離火災現場,撥119報警。下面請看以下佰佰安全網為您帶來的安全科普知識,希望對您的生活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慕丹萍
關鍵詞
·疾病高發(fā)!北京協和醫(yī)院急診科,日均接診量大約有800名患者
·熊孩子!安徽淮南一小區(qū)電梯轎廂失火!監(jiān)控:男孩點燃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