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學生放寒暑假,這是孩子們一年中最開心的時刻。然而,因為孩子們獨處時間增多,發(fā)生意外傷害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比如燙傷。那么,學生該如何防止意外燙傷呢?下面佰佰安全網(wǎng)就來給您介紹一下相關的學生意外傷害知識吧!
學生可以說是一個特殊群體,發(fā)生意外傷害往往是由于發(fā)育能力、識別能力的欠缺導致的。這主要是因為這個時期的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差,缺乏判斷危險的認知,一旦家長沒有照顧到,學校沒有教育好,很容易受到外界傷害。其中,在小學這個年齡段,雖然已經(jīng)可以自由活動,但對危險沒有任何意識,所以也就成為高發(fā)年齡段。
燙傷一般可分為燒傷和水燙傷兩種類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學生燙傷主要為開水和火焰、蒸氣等高溫灼傷。燙傷面積愈大,深度愈深,對學生全身和局部的影響也愈大、愈嚴重。
燙傷的程度可分為一度燙傷(紅斑性,皮膚變紅,并有火辣辣的刺痛感),二度燙傷(水泡性,患處產(chǎn)生水泡),三度燙傷(壞死性,皮膚剝落)。對局部較小面積輕度燙傷,可在家中酌情處理。對大面積燙傷和重度燙傷(二度以上),須由專業(yè)醫(yī)生處理和治療。
小面積燙傷
對于很多家長來說,大部分家長做的相當不好,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孩子被燙傷了,第一時間他們就會慌里慌張的往醫(yī)院送,其實不盡然。對于小面積的燙傷,最好的方法就是冷療1小時,也就是說在家用自來水管沖洗1小時或是將燙傷的部位,比如手、腳……放在盛有冷水的盆子中,當然也是一小時為宜。這樣有什么好處呢,第一,可以說是本來花3000元左右,1小時的冷療后就會花500左右,就這么大的差別。
第二,通俗講就是降低局部溫度,使高溫不至于繼續(xù)損傷人的皮膚組織,再就是,如果發(fā)生燙傷后,不要著急著把衣服撕掉,所致把水泡的皮一塊撕掉,表皮能夠保留的就要盡量保留,這樣可以減少滲出,減輕腫脹,還會減輕疼痛感。不要小看那層皮的作用,它可是最好的生物輔料保護層,由于滲出持續(xù)24-36小時,所以這層皮在三天左右在去掉,不遲。
大面積燙傷
以上只是針對小面積來說的,如果是大面積請抓緊去醫(yī)院,去好的醫(yī)院,因為我遇到很多都是在其他醫(yī)院治療,感染了,雙下肢腫的,真是看了就揪心,太大了,而且有生命危險。
在學校
1、接開水時要先把杯口對準龍頭的出水口,再開龍頭接水,最好是在帶龍頭的開水壺里接開水。如果杯口對不準的話,開水會濺出來燙傷人。
2、不要太勉強地使用裝滿開水的開水瓶??烧埓笕藥兔Φ顾?。
3、開水裝大半杯就可以了,裝得太滿的話,走動時水會潑灑出來。
4、端著很燙的杯子走路時,杯下可放一只杯托。端著杯托,就不怕燙了。
5、喝熱水前,先試一試冷熱,就不會被燙到了。
在家里
1.從爐火上移動開水壺、熱油鍋時,應該戴上手套用布襯墊,防止直接燙傷;端下的開水壺、熱油鍋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
2.家長在炒菜、煎炸食品時,不要在周圍玩耍、打擾,以防被濺出的熱油燙傷;年齡較大的同學在學習做菜時,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熱油中,否則熱油遇水會飛濺起來,把人燙傷。
3.油是易燃的,在高溫下會燃燒,做菜時要防止油溫過高而起火。萬一鍋中的油起火,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應該盡快用鍋蓋蓋在鍋上,并且將油鍋迅速從爐火上移開或者熄滅爐火。
4.家里的電熨斗、電暖器等發(fā)熱的器具會使人燙傷,在使用中應當特別小心,尤其不要隨便去觸摸。
由于大部分學生自我保護意識都較弱,一旦父母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發(fā)生燒燙傷意外。因此,校園安全知識還需學校與家長共同加強對學生的教育,使他們明白其危險性,提前做好預防。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