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來說,他們管教孩子的方法就是將孩子放在學校里,只要孩子按時上學便認為孩子已經(jīng)學習過了,在這種潛默移化的現(xiàn)象中,很多孩子會滋生出一種心理病癥從而產(chǎn)生逃學現(xiàn)象。
逃學會使兒童在學習進度中嚴重落下,尤其是對于兒童升學極嚴重的初三,很多青春懵懂的學生們在這期間常常會因自身叛逆而選擇逃學,家長應及時發(fā)現(xiàn)并用正確的方法消除兒童逃學情緒。
一、厭學現(xiàn)象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xiàn),從心理學上的角度來講,厭學癥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發(fā)展心理研究表明,學習活動是學齡兒童的主導活動,是兒童社會化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兒童獲取知識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xiàn)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tài)度的僅有21%。
二、臨床表現(xiàn)
厭學問題已成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問題。厭學情緒和逃學行為是一對孿生兄弟。厭學情緒是逃學行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學行為則是厭學情緒的極端表現(xiàn)。人們常把逃學和厭學聯(lián)系起來。厭學可表現(xiàn)為很多種形式,如:孩子變得不愛上學,不愿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業(yè),一看書就犯困;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卻“看不進去”;不愿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現(xiàn)煩躁,或者轉移話題;上課時常打不起精神,課后卻十分活躍,表現(xiàn)為“玩不夠”。而逃學作為厭學的極端行為則主要表現(xiàn)為不去上學。
雖然有一句古語叫做朽木不可雕也,但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朽木。作為家長應堅定相信自己的孩子將來一定大有成就并在孩子的人生中積極正確的引導他們,使他們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與正確的三觀。
責任編輯:李超群
2021.12.13 19:03:46
2021.12.13 19:02:02
2021.12.13 19:00:38
2021.12.13 18:58:26
2021.12.13 16:20:25
2021.12.11 18:35:01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7/09社會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
07/13兒童遭遇性騷擾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