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牙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奶瓶性齲齒” 最早是由英國的牙醫(yī)師所發(fā)現(xiàn),光就字面上看很容易讓人誤解,以為只有用奶瓶喝奶的寶寶才會發(fā)生,其實并非如此。 即使是喝母奶的寶寶,在喝完奶之后,若沒有立刻為他清潔口腔,導致奶中的糖份附著在牙齒表面,細菌大量繁殖并產(chǎn)生酸,或是在入睡后因口唇活動減少,唾液分泌也跟著減少,口腔自凈能力降低,細菌便容易滋生;加上乳牙的齒質(zhì)本來就比較脆弱,長期下來就有可能產(chǎn)生所謂的“奶瓶性齲齒”。為了不讓人因字面而造成誤解,又稱“早發(fā)性齲齒”。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常見牙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吧?
因細菌大量繁殖、產(chǎn)酸,使得牙齒脫鈣(琺瑯質(zhì)的鈣離子被酸性物質(zhì)中和而變得脆弱)并形成蛀蝕,特別是上顎門齒及下顎臼齒區(qū)最容易被侵犯;原本應該潔白的牙齒也會變得黑黑的。 下顎門齒因為被舌頭蓋住,較不容易受到波及;但經(jīng)年累月下來,甚至可能造成嚴重的彌漫性腐敗性齲齒,不可不慎。
只要喝完奶后確實為寶寶做好口腔清潔工作,就不容易患上奶瓶性齲齒。
若真的患上了,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是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二是改掉不良的喂食習慣。在養(yǎng)成良好清潔習慣上,即使是喝母乳也應該在喝完后立刻清潔口腔;在不良的喂食習慣上,則不要讓寶寶養(yǎng)成得要喝完奶后才能入睡的壞習慣,更不要因為寶寶的哭鬧而輕易妥協(xié),這時考驗的就是媽咪的教養(yǎng)智慧了。
此外,在門診治療上與一般性齲齒的治療方法是大同小異的。若只有輕微脫鈣現(xiàn)象就先涂氟,使其表面琺瑯質(zhì)再礦化以防止進一步脫鈣而形成蛀蝕。若是蛀蝕太嚴重,還是得抽神經(jīng)并拔除(與恒牙神經(jīng)為不同系統(tǒng),因此并不影響日后的恒牙生長);若因年紀太小合作度低,有時有必要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如綁上束縛帶或是做半身麻醉等。
“預防重于治療” ,除了在喝完奶或是吃完副食品后應立即幫寶寶清潔口腔及牙齒(或是不方便清潔時至少喝一些開水)之外,他還建議最好在寶寶長出第一顆牙時就先帶去兒童牙科做一初步檢查,并接受牙醫(yī)師正確的牙齒衛(wèi)教觀念,往后并維持3個月~半年左右,定期上牙醫(yī)診所檢查的習慣。
還有,最好在1歲半~2歲間戒掉奶瓶改學習用雙耳杯,就不會有喝到睡著的困擾;同時應該開始練習自己刷牙,孩子刷不干凈沒關系,但父母記得在孩子刷完之后再幫他徹底的刷一遍,重點在于讓孩子養(yǎng)成進食后應該清潔口腔的習慣。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編為您介紹常見牙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的內(nèi)容,本網(wǎng)兒童安全教育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于兒童安全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xù)關注本網(wǎng)的內(nèi)容,以便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3.02.10 22:31:36
2023.02.10 22:30:23
2023.02.10 22:29:10
2023.02.10 22:28:11
2023.02.10 22:26:37
2023.01.30 23:43:40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7/16老年患上老人幻想癥怎么辦?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6/12線蟲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