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發(fā)文要求騰訊征信等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yè)務的準備工作,這就意味著互聯(lián)網征信時代就要來臨了!那么互聯(lián)網上的不誠信行為,會成為個人信用記錄的“污點”,嚴重影響今后生活。同時,是否表示我國開始將互聯(lián)網的信用體系擺上了日常工作中了呢?
在央行發(fā)文要求騰訊征信等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yè)務的準備工作,這就意味著互聯(lián)網征信時代就要來臨了!那么互聯(lián)網上的不誠信行為,會成為個人信用記錄的“污點”,嚴重影響今后生活。同時,是否表示我國開始將互聯(lián)網的信用體系擺上了日常工作中了呢?
犯事沒關系,換個馬甲就可以原地滿血復活?這種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了,我們在互聯(lián)網世界里的一舉一動,對現(xiàn)實生活的影響將越來越明顯,任性的互聯(lián)網生活或將一去不返。
1、電商欺詐有成本這年頭,做生意不容易,為了“毛爺爺”,各路賣家也是蠻拼的??稍诨ヂ?lián)網這片遼闊的大草原上,有些賣家撒蹄狂奔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容易“跑偏”,誤入歧途:賣賣假貨,以次充好,利潤“蹭蹭蹭”就上去了。差評?我才不在意,又不會少塊肉!——如果還抱著這種僥幸心理,那就大錯特錯了!
在互聯(lián)網征信時代里,電子商務領域里制假售假、傳銷活動、虛假廣告、以次充好、服務違約等欺詐行為,不僅會影響網店的信用記錄,還有可能影響賣家個人信用,留下“污點”記錄。網店倒了還可以重建,個人信用若是“倒”了,恐怕就寸步難行了!
2、朋友圈售假有監(jiān)管隨著微信的流行,一批以“朋友圈”為銷售平臺,走“熟人營銷”路線的“微商”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頭而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門、天花亂墜的商品逐漸侵占了“朋友圈”的邊邊角角—— 你是不是也面臨這樣的煩惱:基于情感交流的“朋友圈”,已變成了亂象叢生的“生意圈”?
與電商不同,微商目前還沒有得到有力的監(jiān)管,售假的風險成本也很低,這導致了大量“三無”次品假貨泛濫、充斥了“朋友圈”。而在騰訊介入了個人征信市場后,用戶在朋友圈賣假、利用微信詐騙等行為,不僅“有跡可循”,還“有責可追”,未來這些信息也很可能被計入個人征信記錄,影響個人信用打分。
3、打車爽約要三思手機打車為人們出行提供了便利的選擇,可有的乘客會“隨行就市”,誰先來就跳上誰的車,放司機鴿子。自己是方便了,但這種“約而不乘”的爽約行為,對于一路狂奔而來的司機,既不道德也不公平,可是乘客卻不用承擔責任。
進入互聯(lián)網征信時代,手機打車爽約、隨意取消訂單的行為,極有可能被視為不誠信行為,留下不良信用記錄,進而對貸款申請、個人評價等多方面產生負面影響。不要以為這是“小題大做”,要知道在歐美發(fā)達國家,有三次以上地鐵逃票行為,一生的信用就基本毀掉了,再也難以從銀行等機構申請到任何貸款幫助。
互聯(lián)網征信體系的創(chuàng)建從某種意義上講,意味著我們的虛擬社會越來越完善,在這個虛擬社會的征信體系等效到了我們的現(xiàn)實道德感。以征信體系保護我們安全,促進我們的網絡社會發(fā)展。
責任編輯:黃淑蓉
征信體系不僅是現(xiàn)實所需 已成互聯(lián)網金融發(fā)展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