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支氣管炎用中醫(yī)如何治療”,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主要臨床表現為初起干咳,后有痰,一般無發(fā)熱,但嬰幼兒可有發(fā)熱氣促、嘔吐。肺部聽診一般無異常,但可有少許干性啰音或散在性濕啰音。X線檢查肺部紋理增粗。病程5~10 天可痊愈,少數病兒病情反復可致成慢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以咳嗽為主要癥狀,并伴有外感癥狀,是小兒呼吸道常見疾病。本病屬中醫(yī)咳嗽范疇。那么,寶寶支氣管炎用中醫(yī)如何治療呢?
中醫(yī)認為本病以咳嗽為主,與肺關系至大,肺為嬌臟、主宣降、合皮毛。外感風寒或風熱,使肺氣閉郁,失其宣降作用,則咳。故辨證施治應注意風寒或風熱之分。
風寒咳嗽。主證:咳頻,痰清稀,流清涕,惡寒無汗,發(fā)熱頭痛,喉癢,聲重或全身疾痛,舌苔薄白,質淡,脈浮緊。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化痰。
方藥:止嗽散加減。
紫苑8 克、桔梗8 克、白前8 克、百部10 克、荊芥6 克(后下)、陳皮3 克、法夏8 克、麻黃3 克、北杏8 克、甘草3 克。
方解:方中荊芥疏風解表,百部、紫苑理肺止咳,白前、陳皮、桔梗利氣化痰,甘草調和諸藥,與潔梗同用可以開上宣肺。本方能止嗽化痰、兼解表邪。加入麻黃、北杏。增強宣肺解表作用。
風熱咳嗽。主證:發(fā)熱,頭痛,咳嗽聲重,痰黃粘稠難咯,口渴咽痛,微汗,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方藥:桑菊飲合麻杏石甘湯加減。
麻黃3 克,石膏18 克,北杏8 克,甘草5 克,黃芩8 克,連翹10 克,葦莖12 克,桔梗8 克,瓜萎仁10 克。
方解:方中麻、杏、石、甘四味功能宣泄郁熱,清肺平喘。加入黃芩、連翅清熱解毒,葦莖、桔梗、瓜蔞仁宣肺化痰。
加減法:痰多者加天竺黃6 克、膽南星6 克、冬瓜仁10 克;痰多大便于結者加萊腋子6 克、桑白皮10 克;痰中有血絲加北沙參12 克、知母8 克、麥冬10 克。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小編為您介紹寶寶支氣管炎用中醫(yī)如何治療的內容,本網兒童安全教育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于兒童安全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xù)關注本網的內容,以便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責任編輯:張小付
2024.06.20 20:50:50
2024.06.20 05:00:17
2024.06.19 22:13:59
2023.10.01 14:22:08
2023.10.01 13:37:24
2023.10.01 09:59:04
02/28兒童面霜很重要,掌握正確使用方法效果好
04/06兒童情緒控制能力差,正確引導很重要
07/07國家有哪些關愛留守兒童的政策?
01/29虐待兒童對孩子的影響,是多么的恐怖
07/09社會該如何關愛留守兒童?
07/13兒童遭遇性騷擾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