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啃指甲,需要“減負”了,很多人都關心這個問題,接下來就跟隨佰佰安全網(wǎng)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吧。
啃指甲是很多孩子的樂趣之一,但這個小小的樂趣就有可能造成孩子一些不必要的疾病,如腹瀉、嘔吐等等。那么,寶寶啃指甲,需要“減負”了。佰佰安全網(wǎng)和您一起來看一下!
從心理學講,啃手指甲是強迫癥的表現(xiàn),與人的性格愛好等無關。因為有不安全感、焦慮,寶寶會通過這種行為舒緩情緒。周圍的人不能太關注,以免加重啃手指甲人的不安全感。
有些孩子啃指甲并非故意為之,他可能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在啃指甲,特別對于兩歲的寶寶來說更是如此。也就是說寶寶有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啃指甲。所以不要大驚小怪,而要想辦法轉移他的注意力。不要對這個習慣太注意,也不要告訴孩子說他的指甲很難看,因為這只會讓他不自在和焦慮,而且可能會鼓勵了習慣繼續(xù)。不要讓孩子用指甲敲開東西或挖掘泥土;當指甲折斷時,這會導致指甲粗糙和倒刺,增加孩子咬指甲的沖動。
有些孩子心里不安或有壓力,要通過啃指甲來緩解不安的清洗。照顧人的改變、搬新家、父母離婚、難以習慣幼兒園生活、受到父母的冷落或家庭暴力等都可能導致寶貝產生心理壓力。這時就需要父母能夠充分了解他們的感受,做一些心理疏導。采取正確減壓方法,比如運動、唱歌等。提供替代物,讓孩子的嘴和手被占住。比如:和她談話、唱歌、學吹口琴、用吸管喝飲料、穿珠子、搭積木、插拼圖等。
有一些孩子除了啃指甲,還會伴隨其他異樣的行為,例如常常把指尖啃出血才甘心,老是拔自己的眉毛、頭發(fā),甚至啃自己的皮膚等等,這可能表示寶貝正在經(jīng)歷他這個年齡無法承受的一些心理壓力,或者精神上感覺過分緊張,這時最好帶寶貝去看醫(yī)生。
如果大一點的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家長可以和孩子聯(lián)合起來,對抗啃指甲這個壞習慣習慣。父母可以給他講講類似啃指甲這樣的習慣有什么不好,和寶貝一起商討怎樣去改變這一習慣,一起努力達到目標。
如果寶寶無法改掉這個壞習慣,還是一緊張就會啃指甲,媽媽可以想辦法用別的不起眼的行為行為替代。如果你對兒童早期教育的好處等有關兒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佰佰安全網(wǎng)兒童早期安全教育安全常識欄目。
責任編輯:王秀娟
2021.12.14 20:52:12
2021.12.14 20:50:30
2021.12.14 20:48:25
2021.12.14 20:46:26
2021.12.14 20:45:12
2021.10.20 19:41:35
02/06三角警示牌怎樣擺放才正確?
02/12三輪車交通事故該如何處理?
07/16汽車三元催化壽命是多少?
01/16學生怎樣識別三無食品?
02/05駕車時輪胎爆胎該怎么辦?
02/10三高儀適合哪些老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