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學(xué)生寫毛筆字的特別多,這時候我們就會考慮到,毛筆的保養(yǎng)與選用,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下。
現(xiàn)在的學(xué)生寫毛筆字的特別多。這就需要我們學(xué)生多方面掌握學(xué)生用品知識以及校園安全知識,只有全方面的掌握,我們學(xué)習(xí)的時候會更方便一些。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毛筆的保養(yǎng)與選用。
毛筆雖然是實用工具,但隨著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需求,毛筆的制作及品種不斷提高、增多,工藝改進,使毛筆日益完善和精美,逐漸也成為收藏、鑒賞珍玩的古物。
毛筆的鑒賞不僅要著眼于裝飾意味濃厚的、色彩艷麗的、內(nèi)容豐富的筆管上,還要重視筆毫的形制和“四德”。根據(jù)用途一般分為紫毫、兼毫、水筆、狼毫、羊毫、大筆和畫筆等數(shù)種。
(1)羊毫:用山羊毛制作,屬大眾化用品。其中宿羊毫存放多年,脂肪已干化,容易著墨;陳羊毫有些剛性;穎羊毫精細,尖端透明;凈羊毫無雜質(zhì),羊毫性均柔軟。
(2)紫毫:用山兔背部的黑尖毫制成,毛性較為剛硬,寫行書、草書宜。
(3)狼毫:用黃鼠狼尾毛制成,其剛性略差于兔毛。
(4)鼠須筆:用家鼠鬢須制成,筆行純凈順擾、尖鋒,寫出的字體以柔帶剛。
(5)雞毫筆:用雞的胸毛制成,相當(dāng)柔軟,初學(xué)書法者難于掌握,因而不宜使用。
(6)豬鬃筆:用豬鬃加工蒸制而成,用于書寫大匾。
(7)兼毫:將不同獸毛以不同比例摻合而成。書寫可剛?cè)嵯酀?。如紫毫與羊毫配合而成,其中紫毫越多越硬,反之較柔。選購時可依書法者要求不同而定。
毛筆是古人必備的文房用具,在表達中華書法、繪畫的特殊韻味上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因此,古人非常重視毛筆本身的書畫功能,一款好的毛筆必須具備“四德”,即“尖、齊、圓、健”四點。
尖: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銳。筆尖則寫字鋒棱易出,較易傳神。作家常以“禿筆”稱自己的筆,但筆不尖則成禿筆,做書神采頓失。選購新筆時,毫毛有膠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檢查舊筆時,先將筆潤濕,毫毛聚攏,便可分辨尖禿。
齊:指筆尖潤開壓平后,毫尖平齊。毫若齊則壓平時長短相等,中無空隙,運筆時“萬毫齊力”。因為需把筆完全潤開,選購時就較無法檢查這一點。
圓: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則書寫時筆力完足,反之則身瘦,缺乏筆力。筆鋒圓滿,運筆自能圓轉(zhuǎn)如意。選購時,毫毛有膠聚攏,是不是圓滿,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健:即筆腰彈力。將筆毫重壓后提起,隨即恢復(fù)原狀。筆有彈力,則能運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彈力較羊毫強,書亦堅挺峻拔。關(guān)于這點,潤開后將筆重按再提起,鋒直則健。
四德指的是筆本身的功能,選筆時也要顧及臨摹的碑帖。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他那一種字」也。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跡是最好的方法:風(fēng)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腴的,選用柔毫;剛?cè)犭y分的,則選用兼毫。筆的特性亦影響寫出來的書法,如此才能臻乎書法之妙境。
還有一點是字體大小方面,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小筆寫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zhuǎn)自如,大筆寫小字則殺雞焉用牛刀了。
有了好筆之后保養(yǎng)也是十分重要的。啟用新筆,首須開筆。將買回來的筆以「溫水」泡開,且浸水時間不可太久,至筆鋒「全開」即可,不可使筆根膠質(zhì)也化開,否則就會變成「掉毛筆」,毫毛易于脫落。紫毫較硬,宜多浸在水中一些時間。
潤筆是寫字前的必要工作,不可以筆一拿沾墨便要寫字。方法是先以清水將筆毫浸濕,隨即提起,也不可久浸,以免筆根之膠化開。之后將筆倒掛,直至筆鋒恢復(fù)韌性為止,大概要十?dāng)?shù)分鐘。筆保存之時必須乾燥,若不經(jīng)潤筆即書,毫毛經(jīng)頓挫重按,會變的脆而易斷,彈性不佳。
之后才可開始寫字,這「入墨」也是有很大學(xué)問的。為求均勻,且使墨汁能滲進筆毫,須將清水先吸乾,可以筆在吸水紙上輕拖,直至乾為止。所謂「乾」,并非完全乾燥,只要去水以容墨即可?!腹P之著墨三分,不得深浸至毫弱無力也」,墨少則過乾,不能運轉(zhuǎn)自如,墨多則腰漲無力,皆不佳。
書寫之后則需立即洗筆。墨汁有膠質(zhì),若不洗去,筆毫乾后必與墨、膠堅固黏合,要再用時不易化開,且極易折損筆毫。
洗凈之后,先將筆毫余水吸乾并理順﹝同入墨之前﹞。再將筆懸掛于筆架上,可使余水繼續(xù)滴落,至乾燥為止。需注意置于陰涼處陰乾,以保存筆毫原形及特性,不可曝于陽光下。保存筆之要領(lǐng)以乾燥為尚。
這就是我們所了解到的毛筆知識。要想知道初學(xué)者如何挑選毛筆,大家一定要關(guān)注佰佰安全網(wǎng).在上面我們能找到更多的答案。
責(zé)任編輯:何顯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