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菠菜白斑病
菠菜白斑病的癥狀主要表現(xiàn)在葉片上。下部葉片先發(fā)病,病斑呈圓形至近圓形,病斑邊緣明顯,大小0.5-3.5毫米,病斑中間黃白色,外緣褐至紫褐色,擴展后逐漸發(fā)展為白色斑。濕度大時,有些病斑上可見灰色毛狀物,干濕變換激烈時,病斑中部易破裂。這種癥狀的出現(xiàn)是由甜菜尾孢侵染所引起的。這種真菌除可危害菠菜外,還危害甜菜等藜屬植物,引起相似癥狀。菠菜白斑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春病菌借風、雨傳播蔓延。生長勢弱、溫暖潮濕條件下易發(fā)病,地勢低洼、窩風、管理不善發(fā)病重。
2、菠菜矮花葉病
Broadbeanwiltvirus簡稱BBWV稱蠶豆萎蔫病毒一株系,屬病毒。用1%醋酸雙氧鈾負染,在H一500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病毒粒體球形,直徑24~25納米,稀釋限點100000倍,致死溫度70℃經(jīng)10分鐘,病汁液的侵染性在室溫下保持3天。該病毒用汁液摩擦接種能侵染5科19種植物。如豆科的蠶豆、豌豆、豇豆、四季豆,藜科的菠菜、昆諾藜、莧色藜、甜菜等。
1、菠菜霜霉病
菠菜霜霉病癥狀:主要危害葉片正面,病斑淡黃色,不規(guī)則形,大小不一,直徑3-17毫米,邊緣不明顯。病斑擴大后,互相連接成片,后期變褐枯死。葉片背面病斑上產(chǎn)生灰紫色霉層。病害從外葉逐漸向內(nèi)葉發(fā)展,從植株下部向上擴展。干旱時病葉枯黃,濕度大時多腐爛,嚴重的整株葉片變黃枯死。在氣溫10℃、相對濕度85%的條件下,或種植密度大、積水多及播種過早的情況下該病發(fā)生嚴重。
2、菠菜枯萎病
菠菜枯萎病癥狀:菠菜枯萎病一般在成株期發(fā)生較為嚴重。表現(xiàn)為老葉變暗失去光澤,葉肉逐漸黃化,根部逐漸變褐枯死。發(fā)病早的植株明顯矮化。天氣干燥、氣溫高時,病株迅速萎黃。在潮濕低溫條件下,病株可繼續(xù)存活一段時間,有時可長出新的側(cè)根,但一遇高溫天氣就會迅速枯死。
1、病毒病防治方法:
①及時清除田間雜草。
②加強田間管理,適時播種,及時澆水降低地溫,改變田間小氣候。
③施足有機肥,做到氮、磷、鉀配合施用,提高菠菜抗病力。
④及時防治蚜蟲。選噴20%殺滅菊酯2000~3000倍液,或40%樂果1000倍液、50%抗蚜威2000~300倍液等進行防治。
⑤發(fā)病初期噴灑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或抗毒劑1號300倍液、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每10天左右噴一次,一般需連續(xù)噴灑2~3次。但由于菠菜生長時間短,一般發(fā)病后很少用藥,關(guān)鍵在于幼苗期治蚜,搞好預(yù)防。
2、霜霉病防治措施:
加強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學灌水、降低田間濕度;選擇抗病品種??蛇x用薩沃雜交種612號、621號、巴恩蒂、鮑納斯和杜埃特等名優(yōu)品種,也可采用尖葉類型品種;在無病地或無病株上采種。如種子帶菌,可在播種前用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4%;早春在菠菜田內(nèi)發(fā)現(xiàn)病株,要及時拔除,帶出田外燒毀;在發(fā)病初期,噴灑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250倍液,58%甲霜靈期,噴灑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25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隔7-10天噴一次,連續(xù)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