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隨時清掃落葉,摘去病葉,以減少侵染來源。冬季對重病株進行重度修剪,清除病莖上的越冬病原。
2、盆栽時不要放置過密,最好不直接放在地面,以免地面積水時盆土過濕,最好的是放在階梯形的植臺上。改進澆水方式和時間,應(yīng)從盆沿澆入,避免噴澆。不在晚間澆水,以免葉片上有水時不能很快干燥,有利病菌入侵。
3、秋季徹底清除月季園內(nèi)的帶病落葉、病枝一并集中銷毀,以減少越冬病源菌。生長期應(yīng)及時修剪,避免徒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盡量從根部灌水為好,減少濕度。施足底肥,盆栽要及時更換新土。
4、做好發(fā)病前的防病工作,在冬季對病株進行重修,清除病莖、枝上的病源,同時在月季栽植區(qū)進行病落葉及土面處理。
5、減少侵染來源。秋季徹底清除枯枝落葉,并結(jié)合冬季修剪剪除有病枝條,及時清除枯葉、殘枝,集中燒毀,減少浸染源。
1、加強栽培管理,杜鵑栽培盆土要選用腐葉土,澆水pH值要在4.5至6.5之間,澆水基質(zhì)要見干見濕,要經(jīng)常澆施些腐熟的稀薄有機液肥,以促進植株健壯,葉片肥厚提高抵抗力,盆鵑要放于通風處,夏季要遮蔭、防濕、防積水。病葉要及時摘除燒掉,并注意選擇抗病品種,同時加強植物病蟲害檢疫工作。
2、化學防治:可定期噴施國光銀泰(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國光思它靈(氨基酸螯合多種微量元素的葉面肥),用于防病前的預(yù)防和補充營養(yǎng),提高觀賞性;發(fā)病初期,病初期噴灑25%咪鮮胺乳油(如國光必鮮)500-600倍液,或50%多錳鋅可濕性粉劑(如國光英納)400-600倍液。連用2-3次,間隔7-10天。
1、培育無病薯苗 種薯經(jīng)過嚴格挑選,汰除病、蟲、凍、傷薯塊,然后進行消毒處理。①溫水浸種 用50~54℃溫水浸種處理10分鐘,適用于北方火炕育苗;②藥劑浸種 用80%“402“1500倍液浸種l0分鐘,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浸種5分鐘,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5分鐘。種薯上床前要施足底肥,澆足水,育苗期注意保溫、煉苗,培育無病壯苗。在北方火炕育苗,可采用高溫,即在種薯上炕后345天內(nèi),將床溫提高到35一38℃,以殺滅病菌,以后經(jīng)常保持25-30℃,并注意煉苗,每次拔苗后澆水,升炕溫1-2天,以利傷口愈合。
2、栽插無病薯苗 大田栽插時要嚴格汰除病苗粉劑3000倍液浸薯苗基部(6厘米左右)243分鐘;或剪取春薯蔓扦插,均可收到良好防效。
是不能吃的,芒果果實染病初果皮上生針頭狀黑色小點,后擴展為火山口狀黑褐色潰瘍斑,易誘發(fā)炭疽菌、蒂腐菌侵入。
搞好清園,減少初侵染菌源,收果后結(jié)合修剪,剪除病枝葉并把地面上的病枝、病葉、落果收集燒毀。在發(fā)病季節(jié),隨時注意剪除病枝、病葉。
在嫩梢和幼果期要噴藥保護嫩梢、幼果。藥劑可選用:40%氧氯化銅懸浮劑500倍液;30%琥膠肥酸銅懸浮劑500倍液;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72%農(nóng)用硫酸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12%松脂酸銅乳油500—600倍液。要特別密切注意天氣預(yù)報,每隔10—14天一次,連續(xù)2—3次,噴后遇雨要補噴。
新建芒果園,要嚴格選擇健康無病苗木。加強管理,發(fā)現(xiàn)病葉及時剪除并定期噴灑0.5:1:100倍式波爾多液或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20%龍克菌懸浮劑7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
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品種。適期播種,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善管肥水,注意田間衛(wèi)生等?;ㄉ斋@后,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漚肥,以減少病原。田問發(fā)現(xiàn)病情后及時防治,花生發(fā)病初期,可用下列藥劑:
1、45%代森銨水劑400~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
2、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 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
3、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50%噻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
4、用對好的藥液40~50kg/畝,均勻噴霧,視病情隔7~15天施藥1次。
5、田間發(fā)病較多,多數(shù)葉片發(fā)現(xiàn)病斑時應(yīng)加強防治,可噴施下列藥劑: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與果穗軸。葉感病后的重要特征是病斑將沿著葉脈發(fā)展形成為多角形的病斑,在適合發(fā)病的天氣條件下,多個病斑在擴大中聯(lián)結(jié)成片,促使了病葉早期發(fā)黃干枯,易脫落。病斑灰黑褐色,當環(huán)境潮濕時,葉背面病斑上著生稀疏茸毛狀深橄欖色至近黑色的霉層;幼果期危害果穗時,主要侵染果穗軸,以與枝蔓交界的主穗軸受害較多。穗軸上產(chǎn)生不規(guī)則形的褐色斑,病斑極易擴大相互合并,當穗軸上各個病斑發(fā)展到環(huán)繞穗軸的一周后,其下截的穗段即很快變褐枯干并縮細;同樣當主軸上的病斑環(huán)繞軸一周時,整個的果穗也隨之變褐干枯。
1、由于該病主要發(fā)生于采收期前后,而且每次降雨均會導(dǎo)致該病的發(fā)生和蔓延,因此,果穗套袋可以阻止雨水對果粒的沖刷,減少發(fā)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