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種抗病品種 如牛津1號、牛津4號、中煙90、富字64號、抵字101、G28、G52、G70、G140、G80、金星、偏金星、安選4號、安選6號、許金1號、許金2號、柯克48、柯克86、柯克139、柯克258、柯克298、柯克411、Nc13、Nc82、Nc89、Nc95、K326、Va770、Va8611、夏煙1號、夏煙3號、臺煙及白肋煙中的粵白3號、建白80、8701、Va509、B77等。
2、與禾本科作物及甘薯輪作3年以上或水旱輪作。
3、推廣高壟栽培育苗,壟高30-40cm。適時早栽避開雨季。及時中耕除草、注意排灌結(jié)合,降低田間濕度。
4、及時拔除病莖、病葉燒掉或深埋。
5、藥劑防治。苗床在移栽前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均勻噴霧。移栽后1個月內(nèi),零星發(fā)病時,用高科30%甲霜惡霉靈600倍液噴霧葉面或去掉噴頭噴淋莖基?;蛟谝圃詴r,每畝用95%敵克松100~200克拌細土5千克,將藥土撒施于煙株莖基周圍,并用土封實。移栽后或培土前可噴58%甲霜靈錳鋅、9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此外,乙磷鋁、殺毒礬等新型高科藥劑對黑脛病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1、選用抗病品種。
2、選用無病種薯,建立無病留種田,采用單株選優(yōu),芽栽或整薯播種。
3、催芽曬種,淘汰病薯??刹捎猛翜媳∧ご哐繒穹N,具體做法是:在播前25天左右,挖深0.5米,寬1.0-1.3米,長度根據(jù)種薯數(shù)量而定的土溝。溝底鋪草厚10.0-13.3厘米,上堆種薯3-4層,蓋上塑料薄膜,保持在17-25℃下催芽7天左右,當(dāng)幼芽催出火柴頭大小時,白天揭膜曬種,夜間蓋草簾防凍,可切臍部檢查,將病薯徹底淘汰。
4、切塊用草木灰拌種后立即播種。
5、適時早播,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濕度,提高地溫,促進早出苗。
6、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挖除。清除田間病殘體,合理輪作換茬,避免連作。
7、種薯入窖前要嚴格挑選,入窖后加強管理,窖溫控制在1-4℃,防止窖溫過高,濕度過大。
1.選栽抗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 在栽培方面應(yīng)發(fā)展春煙,提早移栽,使感染階段避開雨季。實行三年以上輪作;起壟培土,開溝排水,保證煙田不積水,不流“過水”,起壟后地面流水不與莖基部接觸,以減少傳染機會;施用凈肥,保持流水不被病菌污染,拔除的病株和摘下的病葉應(yīng)集中處理。
3.藥劑防治 根據(jù)黑脛病菌以游動孢于在表土層活動進行再侵染,主要侵害莖基部,以及移栽后和現(xiàn)蕾前為感染階段等三個特點,進行藥劑防治,一般可收到60%以上的防治效果。這對一些優(yōu)質(zhì)、抗病性差的品種尤為必要。目前可使用敵克松,施用量每畝七兩,與干細土30~40斤拌勻,于封窩及起壟前各施一次藥土,撒在煙株四周,并立即復(fù)土,以免敵克松見光失效。
1、從無病株上選留種子,采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或用種子重量0.4%的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或50%福美雙粉劑拌種。
2、苗床土壤處理,每平方米用40%拌種靈粉劑8克,與40%福美雙8克等量混合拌入40kg堰土,將1/3藥土撒在畦面上,播種后再把其余2/3藥土覆在種子上。
3、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4、及時防治地下害蟲。
5、發(fā)病初期噴灑60%多·??蓾裥苑蹌?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600倍液、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9天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