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立枯病菌存活在土壤中,是土傳病害,防治立枯病必須做床土消毒。目前防治立枯病最有效的藥劑是噁霉靈與甲霜靈混用或甲霜·噁霉靈復配制劑。
1、播種前床土消毒:30%清茬(噁霉靈)200毫升+35%甲霜靈40克或30%瑞秧青(甲霜·噁霉靈)200毫升或30%長雙圣瑞(甲霜·噁霉靈)200毫升,兌水噴200平方米苗床。
2、水稻一葉一心期或發(fā)病初期用藥:(1)30%噁霉靈+35%甲霜靈+碧護+海藻生根劑四合一組合套裝,一套用180-200平方米。以上套裝是由特效殺菌劑,德國進口高端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純天然海藻生根劑組成,可同時起到防病、治病、生根、壯苗、抗逆、增產(chǎn)的作用,是目前預防、治療水稻立枯、青枯病,培育壯苗的頂級配方。(2)30%清茬(噁霉靈)200毫升+35%甲霜靈40克或30%瑞秧青(甲霜·噁霉靈)200毫升或30%長雙圣瑞(甲霜·噁霉靈)200毫升+碧護3克或天豐素20毫升或碩豐481可溶粉8克,兌水噴200平方米苗床。
1、種子消毒
種子可用種子重量O.2%的40%拌種雙拌種,藥液浸種3 0分鐘,然后洗凈催芽。
2、 床土消毒
苗床消毒以8 g/mz的40%拌種雙或40%五氯硝基苯與福美雙l:1混劑,加細土拌勻,取1/3藥土撒在苗床上,播種后,上覆2/3的藥土。對病床進行藥劑防治時,不要用瑞毒霉農(nóng)藥,一般用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每隔7天1次,連續(xù)2~3次;或666.7㎡用30%百菌清煙劑0.25 kg、5%百菌清粉塵土l kg熏煙或噴粉。也可進行高溫消毒苗床土,如埋設(shè)電熱線,可將苗床升溫至55℃維持2小時,或密閉保護設(shè)施,并人工或太陽光加溫到50℃,堅持3天以上再通風。
1、加強苗床管理,注意提高地溫,科學放風,防止苗床或育苗盤高溫、高濕條件出現(xiàn)。
2、苗期噴灑0.04%苔夔素內(nèi)酷水劑4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氫鉀,增強植株抗病力。
3、種子處理用30%苯唾氰乳油1000倍液浸泡種子6小時后帶藥催芽或直播。
4、苗床或育苗盤藥土處理,可單用40%拌種雙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與福美雙川混合劑,以每平方米苗床施藥8g處理土壤,處理時先將藥劑加5kg細土混勻,下鋪1/3,上蓋2/3.菜苗立枯病單發(fā)區(qū),單用五氛硝基苯防效不高時,可棍人等量福美雙或拌種雙。此外還可采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后每隔30cm把2-4ml的氛化苦深施在10-15cm處,邊施邊蓋土。全部施完后用地膜蓋畦1周,通氣12-15天后再播種或定植。
1、加強苗床管理,注意提高地溫,科學放風,防止苗床或育苗盤高溫、高濕條件出現(xiàn)。
2、苗期噴灑0.04%苔夔素內(nèi)酷水劑4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氫鉀,增強植株抗病力。
3、種子處理用30%苯唾氰乳油1000倍液浸泡種子6小時后帶藥催芽或直播。
4、苗床或育苗盤藥土處理,可單用40%拌種雙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也可用40%五氯硝基苯與福美雙川混合劑,以每平方米苗床施藥8g處理土壤,處理時先將藥劑加5kg細土混勻,下鋪1/3,上蓋2/3.菜苗立枯病單發(fā)區(qū),單用五氛硝基苯防效不高時,可棍人等量福美雙或拌種雙。此外還可采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后每隔30cm把2-4ml的氛化苦深施在10-15cm處,邊施邊蓋土。全部施完后用地膜蓋畦1周,通氣12-15天后再播種或定植。
一、防治措施
1、土壤處理
處理方法同猝倒病防治的土壤處理?;蛱柲芟?,即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每667米,鋪施碎稻草或麥秸1000~2000千克,或馬糞750千克,混合后耕地、灌滿水、覆蓋地膜,最后密閉大棚,使土溫升高,保持地下20厘米處地溫在45℃以上20天。此法可以殺死土壤中大部分病菌,同時也可殺死地下害蟲,并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利于植物生長。
2、藥劑拌種
用種子重量0.2%的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3、農(nóng)業(yè)措施
提倡用營養(yǎng)缽育苗,使用腐熟的有機肥。春季育苗,播種后一般不澆水,可采用撒施細濕土的方法保持土壤濕度,若濕度過高可撒施草木灰降濕,注意提高地溫。夏季育苗可采取遮蔭措施,防止出現(xiàn)高溫高濕條件??稍鰪娍骨炎恿⒖莶∧芰?。
當然了,立枯病又稱“死苗”,主要由立枯絲核菌(學名Rhizoctonia solani Kuhn,英文名Sheath Blight ),屬半知菌亞門真菌侵染引起。寄主范圍廣,除茄科、瓜類蔬菜外,一些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能被害,已知有160多種植物可被侵染。立枯病是人參苗期的主要病害,參區(qū)普遍發(fā)生,立枯病不僅為害1-2年生幼苗,三至四年生以上植株在生育初期,亦常受此病危害,一般發(fā)病率為6.2%-22.7%,常造成參苗成片列亡,損失較重,是參業(yè)生產(chǎn)中影響產(chǎn)量的主要原因。立枯病多在育苗中后期發(fā)生,發(fā)病中無絮狀白霉、植株得病過程中不倒伏。
該病多發(fā)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初為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部逐漸凹陷、溢縮,有的漸變?yōu)楹诤稚?,當病斑擴大繞莖一周時.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輕病株僅見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濕度大時,病部可見不甚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霉。
1、農(nóng)業(yè)防治
(1)嚴格選用無病菌新土配營養(yǎng)土育苗。
(2)苗床土壤處理可用40%亞氯硝基苯和41%聚砹·嘧霉胺混用,比例1∶1,或用38%惡霜嘧銅菌酯,每畝用量25ml-50ml,均勻噴施于苗床。
(3)實行輪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可減輕發(fā)病。
(4)秋耕冬灌,瓜田秋季深翻25~30厘米,將表土病菌和病殘體翻入土壤深層腐爛分解。
(5)土地平整,適期播種。一般以5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12~15℃時開始播種為宜。
(6)加強田間管理。出苗后及時剔除病苗。雨后應(yīng)中耕破除板結(jié),以提高地溫,使土質(zhì) 松疏通氣,增強瓜苗抗病力。
2、種子處理
(1)藥劑拌種,用藥量為干種子重的0.2%~0.3%。常用農(nóng)藥有拌種雙、敵克松、苗病凈、利克菌等拌種劑。
立枯病晚期是很難治愈的,立枯病多發(fā)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莖基部或地下根部,初為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病部逐漸凹陷、溢縮,有的漸變?yōu)楹诤稚?,當病斑擴大繞莖一周時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輕病株僅見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濕度大時病部可見不甚明顯的淡褐色蛛絲狀霉。
1、農(nóng)業(yè)防治:嚴格選用無病菌新土配營養(yǎng)土育苗,苗床土壤處理可用40%亞氯硝基苯和41%聚砹·嘧霉胺混用,比例1∶1,或用38%惡霜嘧銅菌酯,每畝用量25~50毫升,均勻噴施于苗床。實行輪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可減輕發(fā)病。瓜田秋季深翻25~30厘米,將表土病菌和病殘體翻入土壤深層腐爛分解。土地平整,適期播種,一般以5厘米地溫穩(wěn)定在12~15℃時開始播種為宜。出苗后及時剔除病苗,雨后應(yīng)中耕破除板結(jié),以提高地溫,使土質(zhì)松疏通氣,增強瓜苗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