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依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征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jié)痛,極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本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一般治療應臥床休息,有出血傾向者可選用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C及K等止血藥物。血小板減少退熱后1周可恢復正常。登革熱最常見于每年的9、10月份,不論男女老少,稍微不注意 被蟲蚊叮咬,容易引起發(fā)熱、頭痛、全身酸痛等癥狀,甚至會導致出血。對于嬰兒、小朋友,受感染嚴重者還會導致死亡。
登革熱傳染病主要通過蚊蟲的叮咬傳播,人與人之間傳染性并不大,甚至很小很輕微,但面對著登革熱,目前醫(yī)學上沒有一種疫苗可以預防,我們只有從身邊、從源頭開始進行杜絕。
登革病毒(DENVs)作為最常見的蚊媒傳播病毒,據估計每年在世界 120 多個國家可引起 3.9 億人感染,其中超過 200 萬感染者出現出血熱等嚴重表現。登革病毒有四種血清型——DENV-1、DENV-2、DENV-3、DENV-4,均可以引起輕重不等的感染表現,且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某一型登革病毒感染后人體存在的免疫力在繼發(fā)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感染后反而成為病情嚴重的危險因素。
基于多型登革病毒的流行及登革病毒感染后嚴重病情表現,單一血清型疫苗的使用在長期安全性方面令人擔憂,因此我們需要對四種血清型登革病毒均有效的疫苗。
CYD 作為針對登革病毒四種血清型的減毒活疫苗曾被寄予厚望。然而,盡管部分數據顯示,疫苗注射后可以產生中和抗體并可能存在保護作用,但其對于預防 DENV-2 感染保護效果不佳,且長期安全性評估顯示 9 歲以下受試者接種后 3 年的住院風險顯著增加。此外疫苗研究中還發(fā)現,中和抗體與預防病毒感染的保護作用并不一致,目前也缺乏公認的疫苗療效評價標志物,這使得疫苗發(fā)展障礙重重。
登革熱的患者在生活中是經常見到的,我們在生活中如果患上登革熱這種疾病的話,就會帶來嚴重的危害,我們一定要做好這種疾病的預防,防止登革熱這種疾病給我們帶來傷害,下面,我們看看登革熱的預防辦法都有哪些吧!
登革熱的預防有什么?
應做好疫情監(jiān)測,以便及時采取措施控制擴散?;颊甙l(fā)病最初5天應防止其受蚊類叮咬,以免傳播。典型患者只占傳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單純隔離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
預防措施的重點在于防蚊和滅蚊。應動員群眾實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樹洞。對飲用水缸要加蓋防蚊,勤換水,并在缸內放養(yǎng)食蚊魚。室內成蚊可用敵敵畏噴灑消滅,室外成蚊可用50%馬拉硫磷、殺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噴霧,或在重點區(qū)域進行廣泛的藥物噴灑。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使用藥物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和污染性,也可以考慮使用物理性的防蚊工具,如防蚊紗窗,防蚊紗門,防蚊紗網等,效果也很不錯。
現在登革熱這個病情啊,世界各地都有,他的傳染源很大,嚴重危害著人們的生活,很多患有登革熱這種病情的人都不敢出門,害怕別人遠離自己,害怕自己,對于自身的登革熱,患者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那么、預防登革熱要注意什么呢?一起看看以下介紹。
預防登革熱要注意什么?
一、預防登革熱要處理孳生地、消滅蚊蚴:
1、疏通溝渠、下水道,防止積水,填平洼地、翻盆倒罐清除積水。
2、盡量避免用清水養(yǎng)植植物,對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換水一次,勿讓花盆底盤留有積水。把所有用過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桶內,摧毀白紋伊蚊孳生地。
二、預防登革熱要殺滅成蚊:在住宅、辦公室、醫(yī)院等及其他公共場所可采用藥物殺滅成蚊。目前可采用下列幾種:
登革熱病毒是由班蚊所傳播的。斑蚊喜歡在日間叮人,尤其是日出後兩小時及日落前數小時。如果病者在剛發(fā)燒前至退燒期內(大約六至七日)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傳給蚊子繼而傳播開去。不過與患者接觸是不會被傳染的。
怎樣預防登革熱?
現時并沒有一種有效疫苗來預防登革熱。因此,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給蚊子叮咬,有關預防蚊咬的措施如下:-
旅行者應時常穿著長袖子的襯衫和褲子;
住宿於有空調或裝有防蚊網的地方;
如果住宿的地方沒有隔蚊或空調設施,最好使用殺蚊噴劑及睡在蚊帳內。
於外露的皮膚搽上驅蚊劑(最好含有避蚊胺,即DEET;但當給兒童使用時濃度不應高於百份之二十);
如果旅行者要前往有瘧疾的山林地區(qū),那么他們應攜帶蚊帳和將氯菊酯噴在衣服或蚊帳上以增加保護。
癥狀體征
潛伏期5~8天,前驅癥有鼻炎、結膜炎,突然高熱、惡寒、頭痛、眼眶后痛、肌炎、劇烈性頭痛、肌痛、關節(jié)痛、惡心、嘔吐、乏力、厭食,第1次發(fā)熱可達39~40℃。持續(xù)4~5天下降,癥狀減輕約1~3天后再次出現高熱(雙峰熱),在發(fā)病3~5天,多數病人首先在軀干兩側出現麻疹樣紅斑,逐漸向四肢發(fā)展,以前臂屈側為多,呈猩紅熱樣皮疹,向顏面、四肢擴展。有的病例在手足、掌跖、踝及小腿可見紫癜樣斑丘疹,伴瘙癢,消退后有脫屑。病人多伴淺表淋巴結腫大。
登革熱病毒可引起亞洲兒童出血熱。表現皮膚黏膜小的出血點及瘀斑,嚴重者有鼻出血,消化道、呼吸道及顱內出血。白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及血小板減少,退熱后可恢復,凝血酶原延長。個別有蛋白尿,血清轉氨酶升高??捎萌槭竽X、猴腎、白蚊、伊蚊細胞株作病毒分離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