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糧食作物細菌病害:
1、水稻: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水稻白葉枯病、水稻基腐病、水稻細菌性褐條病、水稻細菌性褐斑病。
2、馬鈴薯:馬鈴薯青枯病、馬鈴薯軟腐病、馬鈴薯黑脛病、馬鈴薯環(huán)腐病。
3、甘薯瘟??;
4、玉米莖腐??;
5、小麥黑穎??;
6、木薯細菌性枯萎病;
二、果樹細菌病害:
1、柑桔潰瘍?。ò毘?、橙、柚、文旦、檸檬、巨桔、枳殼、枳橙等);
2、沙田柚潰瘍病;
3、梨根癌病、梨火疫?。?
4、桃細菌性穿孔?。òɡ?、杏、油桃、櫻桃等);
5、蘋果根癌??;
6、菠蘿心腐??;
7、枇杷芽枯病、枇杷癌腫??;
8、核桃黑斑?。?
9、獼猴桃潰瘍??;
10、芒果細菌性黑斑病;
11、果樹細菌性根癌病(包括桃、梨、蘋果、板栗、梅、李、杏、葡萄等);
植物受細菌性病害侵染后產生的病狀有:
1、斑點型:植物由假單孢桿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當數(shù)量呈斑點狀。如水稻細菌性褐斑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棉花細菌性角斑病等。
2、葉枯型:多數(shù)由黃單孢桿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終導致葉片枯萎。如稻白葉枯病、黃瓜細菌性葉枯病、魔芋細菌性葉枯病等。
3、青枯型:一般由假單孢桿菌侵染植物維管束,阻塞輸導通路,致使植物莖、葉枯萎。如番茄青枯病、馬鈴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4、潰瘍型:一般由黃單孢桿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邊緣隆起,中心凹陷呈潰瘍狀。如柑桔潰瘍病、菜用大豆細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實細菌性斑疹病等。
5、腐爛型:多數(shù)由歐文氏桿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爛。如白菜細菌性軟腐病、茄科及葫蘆科作物的細菌性軟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細菌性病害是由細菌病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如軟腐病、潰瘍病、青枯病等。侵害植物的細菌都是桿狀菌,大多數(shù)具有一至數(shù)根鞭毛,可通過自然孔口(氣孔、皮孔、水孔等)和傷口侵入,借流水、雨水、昆蟲等傳播,在病殘體、種子、土壤中過冬,在高溫、高濕條件下容易發(fā)病。細菌性病害癥狀表現(xiàn)為萎蔫、腐爛、穿孔等,發(fā)病后期遇潮濕天氣,在病害部位溢出細菌粘液,有明顯惡臭味,是細菌病害的特征。
植物真菌性病害也有類似表現(xiàn),但在病癥上有截然區(qū)別。經(jīng)過農業(yè)技術人員田間取樣研究發(fā)現(xiàn):細菌病害的病癥無霉狀物,而真菌病害則有霉狀物(菌絲、孢子等)。細菌病害的病癥主要有:
1、 斑點型和葉枯型細菌性病害的發(fā)病部位,先出現(xiàn)局部壞死的水漬狀半透明病斑,在所候潮濕時,從葉片的氣孔、水孔、皮孔及傷口上有大量的細菌溢出粘狀物——細菌膿。
一、病狀:植物受細菌侵染后產生的病狀有:
1斑點型:植物由假單孢桿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中,有相當數(shù)量呈斑點狀。如水稻細菌性褐斑病、黃瓜細菌性角斑病、棉花細菌性角斑病等。
2、葉枯型:多數(shù)由黃單孢桿菌侵染引起,植物受侵染后最終導致葉片枯萎。如稻白葉枯病、黃瓜細菌性葉枯病、魔芋細菌性葉枯病等。
3、青枯型:一般由假單孢桿菌侵染植物維管束,阻塞輸導通路,致使植物莖、葉枯萎。如番茄青枯病、馬鈴薯枯病、草莓青枯病等。
4、潰瘍型:一般由黃單孢桿菌侵染植物所致,后期病斑木栓化,邊緣隆起,中心凹陷呈潰瘍狀。如柑桔潰瘍病、菜用大豆細菌性斑疹病、番茄果實細菌性斑疹病等。
5、腐爛型:多數(shù)由歐文氏桿菌侵染植物后引起腐爛。如白菜細菌性軟腐病、茄科及葫蘆科作物的細菌性軟腐病、以及水稻基腐病等。
1、含銅殺菌劑,殺菌譜寬,但一些植物對銅敏感。有機銅類:噻菌銅,英文名稱為Thiodiazole-copper,商品名稱為“龍克菌”,是一種噻唑類有機銅殺細菌制劑;琥珀肥酸銅、又名二元酸銅,DT;絡氨銅,又叫膠氨銅;松脂酸銅,又名綠乳銅、綠菌靈、銅帥;壬菌銅,商品名稱金萊克;喹啉銅,商品名稱為海正千菌、必綠;硝基腐植酸銅:又叫菌必克;噻森銅。其他銅的多種制劑也是很好的殺菌劑,氫氧化銅,商品名稱為可殺得、豐護安、冠菌銅、瑞撲;氧氯化銅,又叫王銅、好寶銅;氧化亞銅:又叫銅大師。
2、農用抗生素:農用硫酸鏈霉素;中生菌素,商品名稱克菌康;水合霉素,又叫鹽酸土霉素,商品名稱枯必治;寧南霉素,商品名稱菌克毒克;井崗霉素;春雷霉素;金核霉素;新植霉素;多抗霉素;“農抗120”等。農用抗生素一般化學性質穩(wěn)定、高效,具內吸治療作用,但防治對象較窄,除井崗霉素外,其他抗生素易產生抗藥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