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治方法:
1、方案一:將稻瘟康按500倍液稀釋,或大將軍50克每畝;進行全株均勻噴霧,以不滴水為宜,7天用藥一次。
2、方案二:病情嚴重時,大將軍50克每畝+門神25ml兌水15公斤;或用稻瘟康35ml+稻瘟康Ⅱ號35ml兌水15公斤,均勻噴霧全株,7天用藥一次。
二、預防方法:
將稻瘟康或稻瘟康Ⅱ號按500倍液稀釋,或大將軍50克每畝;或門神25ml兌水15公斤;進行全株均勻噴霧,以不滴水為宜,7天用藥一次。
三、用藥時間:下午4點后。
1、抓好以肥水管理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應注意穩(wěn)施氮、磷,增施鉀、鋅肥。以施足基肥、保證穗肥為原則,水稻生長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貫徹“前淺、中曬、后濕潤”的原則。
紋枯病一般從秧苗期至穗期均可發(fā)生,以抽穗前后最盛。該病主要危害葉鞘、葉片,嚴重時侵入莖稈并蔓延至穗部。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葉鞘上出現(xiàn),初為橢圓形,水漬狀,后呈灰綠色或淡褐色逐漸向植株上部擴展,病斑常相互合并為不規(guī)則形狀,病斑邊緣灰褐色,中央灰白色。肉眼??梢娙~表氣生菌絲糾成的菌核。
稻瘟病主要為害葉片、莖稈、穗部。因為害時期、部位不同分為苗瘟、葉瘟、節(jié)瘟、穗頸瘟、谷粒瘟。苗瘟發(fā)生于三葉前,由種子帶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變褐,卷縮而死,濕度較大時病部產(chǎn)生大量灰黑色霉層,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葉瘟在整個生育期都能發(fā)生。分蘗至拔節(jié)期為害較重。
水稻稻瘟病又名稻熱?。核追Q火燒瘟、嗑頭瘟,稻瘟病是水稻四大重要病害之一,田間鑒別癥狀;危害水稻各部分,在水稻整個生育期都發(fā)生。秧苗;發(fā)病后變成黃褐色而枯死,不形成明顯病斑,潮濕時,可長出青灰色霉。在我國南、北方稻區(qū)都有不同程度發(fā)生,流行年份一般減產(chǎn)10-20%,嚴重的減產(chǎn)達40-50%,在水稻秧苗期和分蘗期發(fā)病,可使葉片大量枯死,嚴重時全田呈火燒狀,有些稻株雖不枯死,但抽出的新葉不易伸長,植株萎縮不抽穗或抽出短小的穗,孕穗抽穗期發(fā)病、節(jié)瘟、穗頸瘟嚴重發(fā)生,可造成大量白穗或半白穗,損失極大
一、防治方法:
1、方案一:將稻瘟康按500倍液稀釋,或大將軍50克每畝;進行全株均勻噴霧,以不滴水為宜,7天用藥一次。
2、方案二:病情嚴重時,大將軍50克每畝+門神25ml兌水15公斤;或用稻瘟康35ml+稻瘟康Ⅱ號35ml兌水15公斤,均勻噴霧全株,7天用藥一次。
二、預防方法:
將稻瘟康或稻瘟康Ⅱ號按500倍液稀釋,或大將軍50克每畝;或門神25ml兌水15公斤;進行全株均勻噴霧,以不滴水為宜,7天用藥一次。
三、用藥時間:下午4點后。
1、抓好以肥水管理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應注意穩(wěn)施氮、磷,增施鉀、鋅肥。以施足基肥、保證穗肥為原則,水稻生長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貫徹“前淺、中曬、后濕潤”的原則。
紋枯病,是由立枯絲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種真菌病害。是水稻發(fā)生最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重于晚稻,往往造成谷粒不飽滿,空殼率增加,嚴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常見于水稻、小麥、谷子等禾本科植物。
該病主要危害葉鞘、葉片,嚴重時侵入莖稈并蔓延至穗部。病斑最初在近水面的葉鞘上出現(xiàn),初為橢圓形,水漬狀,后呈灰綠色或淡褐色逐漸向植株上部擴展,病斑常相互合并為不規(guī)則形狀,病斑邊緣灰褐色,中央灰白色。肉眼??梢娙~表氣生菌絲糾成的菌核。
枯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絲體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殘體上越冬。該病菌寄主范圍很廣,生活力強,菌源地廣泛。土壤中菌核第二年漂浮水面,萌發(fā)侵入稻株,形成病斑,再長出菌絲向四周蔓延。菌核有多次萌發(fā)特征,隨水漂流,造成多次侵染。適溫(25~32℃)高濕條件,氮肥使用偏遲、過量,田水過深,保持時間長等對該病發(fā)生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