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選擇 換種改植或發(fā)展新茶園時,選用對當?shù)刂饕∠x抗性較強的品種。
2.合理間作 小綠葉蟬發(fā)生嚴重地區(qū),茶園不宜間作花生、豬屎豆、蠶豆等。不少果樹、林木上的多種害蟲,如蚧蟲、粉虱、刺蛾、蓑蛾、卷葉蛾等也為害茶樹,故應注意鄰作和遮蔭樹的選擇。對于茶園惡性雜草可采取人工除草。至于一般雜草不必除凈,保留一定數(shù)量雜草有利于天敵棲息,可調節(jié)茶園小氣候,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3.正確施肥 正確施肥可以增進茶樹營養(yǎng),提高抗逆能力;反之,施肥不當,??芍L病蟲為害。例如偏施化學氮肥,可使茶樹枝葉徒長,抵抗力減弱,增加葉蟬、蚧、螨類吸汁型有害種群數(shù)量。根據(jù)日本的一項研究,偏施化肥,使茶芽中酸性氨基酸組分(如天門冬氨酸、谷氨酸)與堿性氨基酸組分(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甘氨酸)的比例變小,特別是精氨酸的含量增加,有利于刺吸式口器害蟲的發(fā)生。而當施用魚粕肥(一種有機肥)1~2年后,中堿性氨基酸,特別是精氨酸含量則明顯減少,使之不利于刺吸式口器(蚜、蚧、螨類)的發(fā)生,蟲口密度下降至經(jīng)濟危害水平之下。大量施用氮肥,還會加重茶餅病、茶炭疽病等的為害。而適當增施磷、鉀肥,則可減輕茶餅病、炭疽病、赤星病、紅銹病和茶葉螨類等的為害。據(jù)Venkataramani觀察,10年不施鉀肥的茶園紅銹病發(fā)病率高達64.8%,而每年施37kg/hm2鉀的茶園發(fā)病率只有1.3%,其原因是茶園缺鉀易使茶樹感染頭胞藻而引發(fā)紅銹病,但增施鉀肥可提高茶樹抗頭胞藻的感染能力。另外,據(jù)國外研究,茶樹缺乏營養(yǎng),樹勢衰弱是引起螨類大發(fā)生的誘因。施氮過多螨類數(shù)增長快,葉片最適含氮量在3.5%左右,超此水平,螨數(shù)將隨之上升。葉片中磷的濃度與螨類種群密度呈負相關,以0.4%左右為宜。鉀可提高葉片對螨類的抗性。因此,使用NPK復合肥可誘發(fā)植物對螨類的抗性。但也有報道認為茶橙癭螨的繁殖力受到葉片中高含量氨基酸的抑制,可通過土施或噴施氮肥與化學防治相結合來控制茶橙癭螨。增施有機肥,不利于蚧、螨類、葉蟬的發(fā)生與繁殖。
1、選用抗銹病品種:如紫皮蒜、小石口大蒜.舒城蒜較耐病,應因地制宜選用;
2、避免蔥蒜混種,注意清潔田園以減少初侵染源;
3、適時晚播,合理施肥,減少灌水次數(shù),杜絕大水漫灌;
4、遇有降雨多的年份,早春要及時檢查發(fā)病中心,噴藥預防;
5、發(fā)病初期,選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97%敵銹鈉可濕性粉劑30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4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利2000倍液、70%代森錳餌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隔10~15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豆類銹病均由擔子菌亞門,疼孢子菌綱,銹菌目,單孢銹菌屬的真菌侵染所致。菜豆銹病為疣頂單胞銹菌;豇豆銹病為菜豆單胞銹菌;蠶豆銹病為蠶豆單胞銹菌;豌豆銹病為豌豆單胞銹菌。病菌夏孢子都為單胞,短橢圓形、卵形或球形,黃褐色或淡褐色,表面有細刺;冬孢子為單胞,圓形、短橢圓形或近圓形,栗褐色,表面 光滑或僅上部有微刺,頂端有乳頭狀突起,下端有長柄。以上幾種銹菌的寄主范圍不同,豌豆銹菌是轉主寄生,其他三種銹菌是單主寄生。菜豆、豇豆銹菌的性孢子器和銹孢子器極少發(fā)現(xiàn),而蠶豆、豌豆銹菌的性孢子器和銹孢子器較為常見。
1、清潔田園
收獲后清除田間病殘體,并集中燒毀。[1]
2、藥劑保護
發(fā)病初期 ,噴灑50%萎銹靈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共噴三次,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合理修剪、整枝,增強通透性,降低濕度;控制肥水,促使新梢抽發(fā)整齊。結合修剪和清園,徹底剪除樹上殘枝,殘葉;并清除園內落葉,集中燒毀。
對外來苗木實行嚴格檢疫或將新苗木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30分鐘。
在每次抽梢開始時及幼果期均要噴藥保護。在春梢與幼果時各噴1次藥,共噴兩次即可。第1次在春芽萌動至長l~2mm時,保護新梢;第2次是在落花2/3時,以保護幼果。有效藥劑有: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l4%絡氨銅水劑200~3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藥劑。
1、防治應在7月上旬棗銹病盛發(fā)期噴藥,噴施波爾多液(硫酸銅l份、生石灰2-3份、水2OO-3OO份混合)或鋅銅波爾多液(硫酸銅O.5-O.6份、硫酸鋅O.4-O.5份、生石灰2-份、水2OO-3OO份混合)2OO-3OO倍液,隔l5天再噴l次。流行年份可在8月上旬再噴藥l次,能有效控制棗銹病發(fā)生流行。藥劑還可選用25%粉銹寧l5OO倍液、5O%甲基托布津lOOO倍液、5O%代森鋅5OO倍液、5O%退菌特6OO倍液、75%甲基托布津lOOO倍液等。
2、加強栽培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預防棗銹病發(fā)生。新建棗園栽植棗樹不宜過密,對稠密生長的枝條適時修剪,以利于通風透光,增強樹勢。 雨季注意及時排水,降低棗園濕度。晚秋及時清理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越冬菌源。在棗樹感病期噴施O.5%尿素液或O.3%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可以提高光合作用和坐果率,增強樹體抗病能カ。噴藥要求均勻、周到、足量。噴藥時間掌握在棗銹病即將發(fā)生或發(fā)病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