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蚜蟲防治方法
用25%愛卡士1000倍液或10%氯氰菊脂2000倍液或10%萬靈1000倍液或50%辟蚜霧2000倍液或一遍凈4000倍液。每隔3-5天噴1次,連噴2-3次,或用滅蚜煙劑350克。
二、白粉虱防治方法
可用25%撲虱靈2000倍液,或10%萬靈1000倍液或20%滅掃利2000倍液或10%吡蟲啉1500倍液,每5-7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用滅蚜靈煙劑,每畝每次350克,交替使用。
三、茶黃螨防治方法
可用73%克螨特1000倍液;25%滅螨錳1500倍液;10%螨死凈3000倍液;25%噠螨酮1500倍液;5%霸螨靈2000倍液;1.8%愛福丁3000倍液噴布。每隔5—7天噴1次,連噴2—3次。另外,前茬收后及時清除殘枝落葉,集中燒毀,并全棚噴藥殺死殘蟲。
一、草莓蛇眼病
1、因地制宜地選用抗、耐病品種。
2、農(nóng)業(yè)防治:合理輪作,控制施用氮肥,以防徒長,適當稀植,摘除老葉、枯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采收后及時清潔田園,將殘、病葉集中燒毀。
3、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噴淋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350倍液、77%氫氧化銅可濕性微粒粉劑500倍液、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間隔10天噴1次,共噴2~3次。
二、紅蜘蛛
1、農(nóng)業(yè)防治 早春進行翻地,清除田間、地頭雜草,減少蟲源。蔬菜收獲后清除枯枝落葉,并集中燒毀。草莓育苗期間,及時摘除有蟲葉、老葉和枯黃葉,并集中燒毀。
一、休眠期
結(jié)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蟲枝蔓,清除架上干枯果穗和卷須,刮除枝蔓上的病皮和老皮,清掃枯枝落葉和落果,清除殘留在鋼絲上的綁扎繩(帶)和殘留的塑料棚膜等。清園時做到不遺漏、不留死角,以減少病蟲基數(shù)。集中銷毀清出的病蟲枝、老葉等,深埋于50厘米以下。
二、萌芽初期
在葡萄萌芽期(約5%頂芽初萌芽),使用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石硫合劑結(jié)晶體100-200倍液對全園噴霧,枝干背面、近主干立柱和土壤表面都要噴到。
三、萌芽展葉期
及時覆蓋大棚膜避雨,晴天揭膜放風,以降低棚內(nèi)濕度,及時抹芽定梢,增強通風透光條件。展葉期(平均3葉時)選用霉能靈5%亞胺唑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4000-60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40%嘧霉胺懸浮劑800-10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800-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如果發(fā)現(xiàn)有黑痘病,可加入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800-1000倍液噴霧;如果有葉蟬、蚜蟲為害,可以補噴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000-12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防治。
一、霜霉病防治措施:霜霉病以預防為主。選用抗病品種;控制田間濕度,及時摘除老病葉,通風透光。發(fā)病初期可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68.75%易保1000倍液、25%阿米西達1500倍液葉面噴霧。7~10天1次,輪換使用,連續(xù)2~3次。在黃瓜生產(chǎn)后期,還可進行高溫悶棚:在晴天上午澆水后將棚室封嚴,迅速使黃瓜生長點部位的溫度升至42-45℃達2小時,然后多點通風,并加強管理。
二、枯萎病防治措施:嫁接防病;避免大水漫灌;及時中耕,提高土壤通透性;避免傷根;結(jié)果期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3年以上輪作。黃瓜發(fā)病前或開始發(fā)病時用藥劑灌根,80%乙蒜素800~1000倍液灌根,隔10天1次,連灌2~3次,效果明顯。其它藥劑:多菌靈、苯菌靈、抗枯寧、綠享1號等。
1、增施有機肥,提高樹體營養(yǎng)水平,增強抗病蟲能力。增施有機肥的目的是增強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改善土壤透氣性和土壤結(jié)構,以有利于冬棗樹根系的生長,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蟲能力,有機肥使用的時間一般在秋季(9月~11月份)或翌春(3~4月份),但以早秋施入為最佳。
2、刮除樹干老皮,清除棗園病枝落葉,降低越冬病蟲基數(shù)。在秋季棗樹落葉后,至翌春棗樹發(fā)芽前,刮除主干、主枝上的老皮,帶出園外集中燒毀,以殺死在其內(nèi)越冬的病蟲。刮老皮時要注意見紅(木栓層),不露白(韌皮部),刮皮后用石灰、食鹽和水1:0.5:100配制石灰水涂抹,具有殺菌防寒的作用。在秋季落葉后,及時清掃棗園中的落葉、雜草、病果、綜合冬剪剪除病蟲枝,與老皮一起帶出園外燒毀,以減少越冬病蟲的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