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施肥,加強田間管理促進水稻生長健壯,以減輕受害。
2、人工釋放赤眼蜂。在稻縱卷葉螟產(chǎn)卵始盛期至高峰期,分期分批放蜂,每667m2每次放3—4萬頭,隔3天1次,連續(xù)放蜂3次。
3、噴灑殺螟桿菌、青蟲菌,每667m2噴每克菌粉含活孢子量100億的菌粉150一200g,對水60一75kg,配成300一400倍液噴霧。為了提高生物防治效果,可加入藥液量0.1%的洗衣粉作濕潤劑。此外如能加入藥液量1/5的殺螟松效果更好。
4、掌握在幼蟲2、3齡盛期或百叢有新束葉苞15個以上時,每667m2噴灑80%殺蟲單粉劑35—40g或42%特力克乳油60ml或90%晶體敵百蟲600倍液,也可潑澆50%殺螟松乳油100ml對水400kg。提倡施用5%銳勁特膠懸劑,每667m2用藥20ml對水噴灑效果優(yōu)異。每667m2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一30g,對水60kg,l一30天防效90%以上,持效期30天。此外,也可于2—3齡幼蟲高峰期,用10%吡蟲啉10—20g/667m2與80%殺蟲單40g/667m2混配,主防稻縱卷葉螟,兼治稻飛虱。
1.每畝用25%殺蟲雙水劑150克,加水37.5~50公斤噴霧,或加水5~7.5公斤彌霧。用藥適期掌握在一二齡幼蟲高峰期,或用1000倍藥液浸秧1貧鐘帶藥下田,可兼治二化螟、三化螟。安全間隔期(最后一次用藥離收獲的天數(shù))不少于15天。
2.每畝用甲胺磷乳劑25--,50克,加水37.5~50公斤噴霧。對高齡幼蟲效果也很好,且能兼治黑尾葉蟬。安全間隔期早稻20天,晚稻40天;甲胺磷屬高毒農(nóng)藥,要注意安全使用。
3.每面用30%乙酰甲胺磷乳劑50--,75克,加水37.5~60公斤噴霧,或加水5公斤彌霧。
4.每畝用50%殺螟松乳劑60~75克,加水35~37.5公斤噴霧,或加水7.5公斤彌霧。用藥安全間隔期不少于14天。此外,每畝用48%毒死蜱乳劑60克,或50%嘧啶氧磷乳劑100~150克,或50%巴丹可濕性粉劑150克,或509t,甲硫環(huán)乳劑(易衛(wèi)殺)60~100克,或10%氯氰菊酯乳劑(滅百可)50~65克,或溴氰菊酯乳劑25克,分別加水37.5~50公斤,在一至三齡幼蟲期噴霧效果好,且可兼治二化螟和三化螟蟲等等。但溴氰菊酯對魚劇毒,須管好用藥后的田水。
1、四氯蟲酰胺。主要劑型有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屬魚尼丁受體激治劑類殺蟲劑。該藥對稻縱卷葉螟、大螟、二化螟、三化螟等鱗翅目害蟲具有很高的活性,施藥后蟲體癥狀表現(xiàn)為抽搐、拒食,最終死亡。防治時每畝用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40毫升,對稻縱卷葉螟、大螟等害蟲有穩(wěn)定的防效。該藥可以與阿維菌素、甲氨基阿維菌素等農(nóng)藥混用,有些地區(qū)在與這些藥劑混用時將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的藥量減半,也可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但在大面積的生產(chǎn)上與這些藥劑混用時,應用足40毫升,不建議減少10%四氯蟲酰胺懸浮劑的用量,以確保防治稻縱卷葉螟的效果。
2、硬朗。硬朗劑型為4.75%阿維茚蟲威可濕性粉劑,含阿維菌素1%、茚蟲威3.75%。另外,硬朗還有一種劑型是15%茚蟲威懸浮劑,又名安打,同樣內(nèi)含阿維菌素和茚蟲威。它們均對稻縱卷葉螟有良好防效。硬朗殺蟲譜廣,見效快,持效期長,噴霧后藥物能很好地向水稻葉片里滲透,耐雨水沖刷,耐紫外線光,耐高溫,可殺死葉片表皮下的害蟲,有效地防治稻縱卷葉螟、小菜蛾、菜青蟲、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害蟲在取食帶藥葉片后數(shù)小時內(nèi)即停止取食,持效期可達7~14天,對稻縱卷葉螟有良好的防效。一般在稻縱卷葉螟卵孵高峰期至低齡幼蟲期施藥,每畝用15%茚蟲威懸浮劑8毫升,蟲齡較大時,每畝用藥量加大至1 2毫升,防效可明顯提高至95%以上。使用時需注意,阿維菌素和茚蟲威均沒有內(nèi)吸性,需要有足夠的水量保證藥物在葉面的分布。因此,手動噴霧器噴霧一般要求每畝用水50公斤,彌霧機噴藥每畝宜用足30公斤水。
一、生物防治
1.天敵。稻縱卷葉螟絨繭蜂。稻縱卷葉螟絨繭蜂是專門寄生于縱卷葉螟低齡幼蟲期的一種優(yōu)勢種天敵;赤眼蜂螟赤眼蜂和擬澳洲赤眼蜂是寄生稻縱卷葉螟的主要蜂種。
2.以茵治蟲。用殺螟桿菌、青蟲菌等細菌農(nóng)藥防治稻縱卷葉螟,每畝用100~150克(每克菌粉含活孢子100億以上),加水60~75公斤噴霧(土法生產(chǎn)的菌粉,可按含菌量推算)。噴霧時加入藥量0.1%的洗衣粉或茶枯粉(即茶子餅粉)作濕潤劑,可提高防治效果。
二、燈光防治
利用昆蟲的趨光性,點黑光燈誘殺害蟲。據(jù)浙江近2~3年來的多點調(diào)查襲明。點燈對壓低稻縱卷葉螟蟲口基數(shù)的效果在60%左右,再配合進行“查定”藥治,可縮小用藥面積,充分發(fā)揮燈光防治的作用,是綜合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