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是不可以殺死紅蠟蚧的,當發(fā)現(xiàn)這種蟲害要及時治療,否則將會造成重大的損失。
紅蠟蚧分布與為害 分布于河北、山東、陜西和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國外日本、印度、美國等有分布。多聚集于枝梢上吸取汁液、葉片上亦有寄生。樹體受害后,抽梢量減少,枯枝增多。
形態(tài)特征 雌蟲 橢圓形,背面有較厚的蠟殼覆蓋。蠟殼呈暗紅色,長約4毫米,高約2.5毫米,頂部凹陷,形似臍狀。有4條白色蠟帶,從腹面卷向背面。體極鼓起。蟲體紫紅色,觸角6節(jié),第三節(jié)最長。雄成蟲體長1毫米,翅展2.4毫米。
1、卵:橢圓形,淡紅色,長0.3毫米,兩端稍細。
2、若蟲:初孵時呈扁平橢圓形,長0.4毫米,暗紅色,腹端有2長毛。2齡時成廣橢圓形,稍突起,暗紅色,體表披白色蠟質(zhì),3齡時蠟質(zhì)增厚。
洗潔精是不可以殺紅蠟蚧的,發(fā)現(xiàn)此蟲害要使用其他藥物來進行治療,以免造成嚴重的后果。
紅蠟蚧成蟲和若蟲密集寄生在植物枝桿上和葉片上,吮吸汁液危害。雌蟲多在植物枝桿上和葉柄上危害,雄蟲多在葉柄和葉片上危害,并能誘發(fā)煤污病,致使植株長勢衰退,樹冠萎縮,全株發(fā)黑,嚴重危害則造成植物整株枯死。
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植物枝桿上越冬。蟲卵孵化盛期在6月中旬,初孵若蟲多在晴天中午爬離母體,如遇陰雨天會在母體介殼爬行半小時左右,后陸續(xù)固著在枝葉上危害。紅蠟蚧的寄生性天敵較多,常見的有紅蠟蚧扁角跳小蜂、蠟蚧扁角跳小蜂、蠟蚧扁角(短尾)跳小蜂、賴食軟蚧蚜小蜂等。
洗衣粉是不可以防治紅蠟蚧的,一旦發(fā)現(xiàn)此蟲害要及時治理,以免造成嚴重的后果,以種植戶帶來損失。
紅蠟蚧成蟲和若蟲密集寄生在植物枝桿上和葉片上,吮吸汁液危害。雌蟲多在植物枝桿上和葉柄上危害,雄蟲多在葉柄和葉片上危害,并能誘發(fā)煤污病,致使植株長勢衰退,樹冠萎縮,全株發(fā)黑,嚴重危害則造成植物整株枯死。
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蟲在植物枝桿上越冬。蟲卵孵化盛期在6月中旬,初孵若蟲多在晴天中午爬離母體,如遇陰雨天會在母體介殼爬行半小時左右,后陸續(xù)固著在枝葉上危害。紅蠟蚧的寄生性天敵較多,常見的有紅蠟蚧扁角跳小蜂、蠟蚧扁角跳小蜂、蠟蚧扁角(短尾)跳小蜂、賴食軟蚧蚜小蜂等。
白醋是不能治紅蠟蚧的,當發(fā)現(xiàn)此種蟲害時要使用正規(guī)廠家的藥物來進行治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紅蠟蚧分布與為害 分布于河北、山東、陜西和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國外日本、印度、美國等有分布。多聚集于枝梢上吸取汁液、葉片上亦有寄生。樹體受害后,抽梢量減少,枯枝增多。
形態(tài)特征 雌蟲 橢圓形,背面有較厚的蠟殼覆蓋。蠟殼呈暗紅色,長約4毫米,高約2.5毫米,頂部凹陷,形似臍狀。有4條白色蠟帶,從腹面卷向背面。體極鼓起。蟲體紫紅色,觸角6節(jié),第三節(jié)最長。雄成蟲體長1毫米,翅展2.4毫米。
1、卵:橢圓形,淡紅色,長0.3毫米,兩端稍細。
2、若蟲:初孵時呈扁平橢圓形,長0.4毫米,暗紅色,腹端有2長毛。2齡時成廣橢圓形,稍突起,暗紅色,體表披白色蠟質(zhì),3齡時蠟質(zhì)增厚。
紅蠟蚧成蟲和若蟲密集寄生在植物枝桿上和葉片上,吮吸汁液危害。雌蟲多在植物枝桿上和葉柄上危害,雄蟲多在葉柄和葉片上危害,并能誘發(fā)煤污病,致使植株長勢衰退,樹冠萎縮,全株發(fā)黑,嚴重危害則造成植物整株枯死。
1、人工防治
結(jié)合冬季修剪,可將蟲口較多的枝條疏剪,結(jié)合焚燒;蟲口數(shù)不多時,用手剝除。
2、農(nóng)業(yè)防治
及時合理修剪,改善通風、光照條件,將減輕危害。
3、檢疫防治
加強苗木引入及輸出時的檢疫工作。
4、生物防治
保護和利用天敵昆蟲,紅蠟蚧的寄生性天敵較多,常見的有紅蠟蚧扁角跳小蜂、蠟蚧扁角跳小蜂、蠟蚧扁角(短尾)跳小蜂、賴食軟蚧蚜小蜂等。
1、在若蟲孵化盛期的6月中、下旬用40%速撲殺乳油1:15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800倍液噴霧,10-15天再噴一次,殺蟲率可達90%以上。
2、亞胺硫磷800至1000倍液、敵敵畏1000至1500倍液噴灑紅蠟蚧危害部位,或者選用40%撲殺滅乳油1000倍液,或25%蚧死凈乳油1000倍液噴灑防治,或者用松脂合劑防治(松脂合劑可有效穿透蠟蚧,效果好)。
3、噴灑40%氧化樂果500-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25%亞胺硫磷或殺蟲凈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50%稻豐散乳油1500-2000倍液。也可用礦物油乳劑,夏秋季用含油量0.5%,冬季用3%-5%或松脂合劑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用8-1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