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葉蟬散粉劑或5%甲奈威粉劑30 kg/hm2,50%西維因可濕性粉劑或25%伏殺磷乳油1 0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500倍、20%撲虱靈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等。
2、噴施2.5%的溴氰菊酯可濕性粉劑2000倍,或90%敵百蟲原液800倍,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0.5%藜蘆堿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使用藥物防治的時候應(yīng)當(dāng)注意從周圍到中間環(huán)繞噴藥,并在中間部分加大用藥量,對大田周圍雜草地要及時清理,并用藥物噴灑。
3、主要為常用的有機磷、菊酯類藥劑以及多種復(fù)配劑:30%桃小靈乳油2500倍液或50%辛氰乳油1500倍液、47%百磷3號l000-1500倍液、20%雙甲脒乳油15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0%敵蟲菊酯乳劑3000-4000倍液、20%螨克乳油2000倍液,第一次也可用5%來福靈乳油3000倍液、必要時畝用50%甲胺磷乳油50毫升,加水60公斤,再加入雷力牌消抗液50毫升攪勻后噴霧,防效明顯提高。
殺蟲劑是可以防治葉蟬的,當(dāng)出現(xiàn)這種蟲害時可以使用殺蟲劑來防治,不過一定要使用正確才行的,殺蟲劑的施用原則:
1、對癥施治。生物殺蟲劑的特異性和良好的選擇性,決定了其殺蟲種類、寄主范圍都較專一。如蘇云金桿菌、昆蟲病毒等由昆蟲致病微生物制成的殺蟲劑,不但能防除棉鈴蟲、菜青蟲、食心蟲等鱗翅目害蟲。也能防除象甲、美洲斑潛蠅等害蟲。所以使用生物殺蟲劑時、應(yīng)根據(jù)害蟲發(fā)生的種類,有針對性地選擇。
2、適期防治。生物殺蟲劑殺蟲機理有別于化學(xué)農(nóng)藥,一般要經(jīng)過侵染寄生、積蓄繁殖、起效胃毒等環(huán)節(jié)才能發(fā)揮作用。在施用時,要抓住卵孵化盛期或幼蟲低齡期用藥。既能使藥劑浸入蟲卵或附在卵殼上,待幼蟲孵化時染病而死,又能保證害蟲取食后死亡。
阿維菌素對葉蟬當(dāng)然有效的,阿維菌素是一款不錯的殺蟲殺螨劑,阿維菌素對螨類和昆蟲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不能殺卵。作用機制與一般殺蟲劑不同的是干擾神經(jīng)生理活動,刺激釋放γ-氨基丁酸,而氨基丁酸對節(jié)肢動物的神經(jīng)傳導(dǎo)有抑制作用。螨類成蟲、若蟲和昆蟲幼蟲與阿維菌素接觸后即出現(xiàn)麻痹癥狀,不活動、不取食,2~4天后死亡。因不引起昆蟲迅速脫水,所以阿維菌素致死作用較緩慢。阿維菌素對捕食性昆蟲和寄生天敵雖有直接觸殺作用,但因植物表面殘留少,因此對益蟲的損傷很小。阿維菌素在土內(nèi)被土壤吸附不會移動,并且被微生物分解,因而在環(huán)境中無累積作用,可以作為綜合防治的一個組成部分。調(diào)制容易,將制劑倒入水中稍加攪拌即可使用,對作物亦較安全。
當(dāng)然了,吡蟲啉是硝基亞甲基類內(nèi)吸殺蟲劑,是煙堿乙酰膽堿受體的作用體,干擾害蟲運動神經(jīng)系統(tǒng)使化學(xué)信號傳遞失靈,無交互抗性問題。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及其抗性品系。吡蟲啉是新一代氯代尼古丁殺蟲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低殘留,害蟲不易產(chǎn)生抗性,對人、畜、植物和天敵安全等特點,并有觸殺、胃毒和內(nèi)吸多重藥效。害蟲接觸藥劑后,中樞神經(jīng)正常傳導(dǎo)受阻,使其麻痹死亡。速效性好,藥后1天即有較高的防效,殘留期長達25天左右。藥效和溫度呈正相關(guān),溫度高,殺蟲效果好。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
吡蟲啉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如蚜蟲、飛虱、粉虱、葉蟬、薊馬;對鞘翅目、雙翅目和鱗翅目的某些害蟲,如稻象甲、稻負(fù)泥蟲、稻螟蟲、潛葉蛾等也有效,但對線蟲和紅蜘蛛無效。可用于水稻、小麥、玉米、棉花、馬鈴薯、蔬菜、甜菜、果樹等作物。由于它的優(yōu)良內(nèi)吸性,特別適于種子處理和撒顆粒劑方式施藥。一般畝用有效成分3~10克,對水噴霧或拌種。安全間隔期20天。施藥時注意防護,防止接觸皮膚和吸入藥粉、藥液,用藥后要及時用清水洗潔暴露部位。
護花神是不能殺死葉蟬的,葉蟬體長3-15毫米。單眼2個,少數(shù)種類無單眼。后足脛節(jié)有棱脊,棱脊上有3-4列刺狀毛。后足脛節(jié)刺毛列是葉蟬科的最顯著的識別特征。全世界共有1萬多種,我國已記載約1000種。該科昆蟲不僅危害農(nóng)作物,而且還傳播植物病毒病。
該科昆蟲均以植物為食,很多種是農(nóng)林業(yè)的重要害蟲,如大青葉蟬、黑尾葉蟬、白翅葉蟬、小綠葉蟬、菱紋葉蟬等。有些種類還傳布植物病毒病,如稻普通矮縮病、桑萎縮病、小麥紅矮病等。通常以成蟲或卵越冬。在溫暖地區(qū),冬季可見到各個蟲期,而無真正的冬眠過程。越冬卵也產(chǎn)在寄主組織內(nèi)。成蟲蟄伏于植物枝葉叢間、樹皮縫隙里,氣溫升高便活動。成蟲和若蟲均刺吸植物汁液。葉片被害后出現(xiàn)淡白點,而后點連成片,直至全葉蒼白枯死。也有的造成枯焦斑點和斑塊,使葉片提前脫落。成、若蟲均善走能跳,成蟲且可飛動離遷。若蟲取食傾向于原位不動,成蟲性活躍,大多具有趨光習(xí)性。
用殺蟲劑是能滅葉蟬的,當(dāng)出現(xiàn)這種蟲害時可以使用殺蟲劑來防治,不過一定要使用正確才行的,殺蟲劑的施用原則:
1、對癥施治。生物殺蟲劑的特異性和良好的選擇性,決定了其殺蟲種類、寄主范圍都較專一。如蘇云金桿菌、昆蟲病毒等由昆蟲致病微生物制成的殺蟲劑,不但能防除棉鈴蟲、菜青蟲、食心蟲等鱗翅目害蟲。也能防除象甲、美洲斑潛蠅等害蟲。所以使用生物殺蟲劑時、應(yīng)根據(jù)害蟲發(fā)生的種類,有針對性地選擇。
2、適期防治。生物殺蟲劑殺蟲機理有別于化學(xué)農(nóng)藥,一般要經(jīng)過侵染寄生、積蓄繁殖、起效胃毒等環(huán)節(jié)才能發(fā)揮作用。在施用時,要抓住卵孵化盛期或幼蟲低齡期用藥。既能使藥劑浸入蟲卵或附在卵殼上,待幼蟲孵化時染病而死,又能保證害蟲取食后死亡。
多菌靈是不可以治葉蟬的,多菌靈是一種殺菌劑,對蟲害防治效果不好。為純品為白色結(jié)晶固體,熔點302℃~307℃(分解),密度1. 45glcm3 (20℃)。24℃時溶解度:水29mglL(PH4),二甲基甲酰胺5g/L,微溶于有機溶劑中。低于50℃至少2年穩(wěn)定。在堿性溶液中緩慢分解,隨pH升高分解加快,隨pH降低失去活性,以7作為基準(zhǔn)。在酸中穩(wěn)定形成可溶性鹽。原藥為棕色粉末?;瘜W(xué)性質(zhì)穩(wěn)定,原藥在陰涼、干燥處貯存2-3年,有效成份不變。對人畜低毒,對魚類毒性也低。
防治瓜類白粉病、疫病,西紅柿早疫病,豆類炭疽病、疫病,油菜菌核病,畝用50%可濕性粉劑100-200克,兌水噴霧,于發(fā)病初期噴灑,共噴2次,間隔5-7天。 ?。?)防治大蔥、韭菜灰霉病,用50%可濕性粉劑300倍液噴霧;防治茄子、黃瓜菌核病,瓜類、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用50%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西紅柿、萵苣、菜豆菌核病,西紅柿、黃瓜、菜豆灰霉病,用50%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白斑病、豇豆煤霉病、芹菜早疫?。ò唿c?。?0%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噴霧。 以上噴霧均在發(fā)病初期第一次用藥,間隔7-10天噴1次,連續(xù)噴藥2-3次。
甲維鹽氯氰是可以打葉蟬的,該品是目前國際唯一能取代5種高毒農(nóng)藥的新型、高效、低毒、安全、無公害、無殘留的生物殺蟲殺螨劑?;钚宰罡?、殺蟲譜廣、無抗藥性。具有胃毒、觸殺作用。對螨類、鱗翅目、鞘翅目害蟲活性最高。如在蔬菜、煙草、茶葉、棉花、果樹等經(jīng)濟作物上使用,具有其它農(nóng)藥無可比擬的活性。尤其是對紅帶卷葉蛾、煙蚜夜蛾、煙草天蛾、小菜蛾、甜菜葉蛾、棉鈴蟲、煙草天蛾、旱地貪夜蛾、紛紋夜蛾、菜粉螟、甘藍橫條螟、番茄天蛾、馬鈴薯甲蟲等害蟲具有超高效。
甲維鹽對很多害蟲具有其它農(nóng)藥無法比擬的活性,尤其對鱗翅目、雙翅目,超高效,如紅帶卷葉蛾、煙蚜夜蛾、棉鈴蟲、煙草天蛾、小菜蛾粘蟲、甜菜夜蛾、旱地貪夜蛾、粉紋夜蛾、甘藍銀紋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藍橫條螟、番茄天蛾、馬鈴薯甲蟲、墨西哥瓢蟲等(甲蟲既不屬于鱗翅目和雙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