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看下兒童燒傷該如何處理?
1、不要涂油脂:你不會用大塊的黃油來嘗試熄滅火焰,是吧!對燒傷也是如此。將油脂涂在燒傷處會影響熱量的散發(fā),加重你的燒傷,并且還可能引起感染。也不要使用其他的一些民間的急救措施。醋、土豆皮和蜂蜜都不會對燒傷有好處。
2、包扎傷處靜養(yǎng):在對燒傷進行冷卻和簡單的清理后,用干凈、干燥的布將燒傷處輕輕包裹。然后至少在24小時內(nèi)不要碰觸患處。應該讓身體自己開始進行治愈燒傷的過程。
3、幫助燒傷治愈:在燒傷24小時后可以自己處理傷處,用肥皂水或溫和的抗菌溶液輕輕沖洗傷處,每天一次。在沖洗的期間要保持傷處包扎、干燥和清潔。
4、用蘆薈減輕痛苦:在燒傷2-3天后,用新鮮蘆薈根莖的天然汁液或非處方的蘆薈藥膏涂于患處。這兩種方法均具有止痛作用,會緩解患處的疼痛。
1.首先要帶領(lǐng)幼兒迅速離開熱源,保持冷靜,不要大聲呼救,否則,一旦火焰和煙霧進入到呼吸道里,容易加重傷害。若暫時很難離開現(xiàn)場的話,就要想辦法找到濕毛巾,并捂住孩子的嘴部,不要太緊,防止窒息。
2.如果幼兒身上穿有衣服,要先教幼兒就地打滾兒,將火苗壓滅,在脫離火源以后,要及時將衣服除去。對于緊貼于皮膚上的衣服,不要強行扒掉,防止皮膚被撕扯受傷。
3.可以采用冷療的方法,對燒傷的患處進行冷水沖洗,大概沖洗或者冷敷20分鐘以上,這樣,可以降低皮膚的溫度,能夠起到止痛的效果。并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4.可以用無菌紗布將燙傷部位覆蓋好,注意不要過緊,切不可自行在燙傷部位涂抹藥膏或藥水,特別是帶有顏色的藥水,否則會增加傷口感染的機會,而且也不利于醫(yī)生對傷勢和患處的判斷。
1.皮膚有接觸開水、沸湯或熱油、爐火等燙傷或灼傷史。
2.臨床分為三度
一度燒傷:為表皮燒傷,出現(xiàn)紅斑,局部皮膚紅腫熱痛,一般3~5天即可治愈。
二度燒傷:淺二度為真皮淺層燒傷,局部發(fā)生水皰,皰壁薄,極度水腫,有劇痛,皰破形成糜爛、結(jié)痂。如不發(fā)生感染則7~11天痊愈;深二度燒傷達真皮深層,疼痛稍輕,水皰較少,皰壁較厚,基底微紅或白色皮損中有紅色斑點,易發(fā)生感染,一般3~4周愈合,形成疤痕,愈后留有色素沉著。
三度燒傷:燒傷深度達皮膚全層或更深,皮色蒼白或形成焦痂,無痛感。這類燒傷難以自愈,2周后焦痂脫落形成肉芽創(chuàng)面,愈合后形成萎縮性疤痕,常因疤痕收縮而引起局部畸形。
3.全身癥狀:如深二度及三度損傷者常有劇痛,有時出現(xiàn)惡心、嘔吐、尿閉及休克(成人燒傷面積超過15%,小兒超過10%)。有創(chuàng)面感染者可出現(xiàn)高熱,寒戰(zhàn),甚者造成敗血癥。
1.小兒燒傷休克期高熱、昏迷、抽搐常是嚴重休克或腦水腫的表現(xiàn),要行緊急處理,需采取鎮(zhèn)靜止痙、降溫等措施,腦水腫者行脫水或用激素治療。
2.一般對10%以上的燒傷或頭面部燒傷面積在5%以上者,要注意休克的防治。補液的量應使病兒平穩(wěn)度過休克期為準。補液時不要集中輸入同一種液體,膠體、晶體、水分應相互間隔,均勻分開,嚴格根據(jù)尿量及心肺情況控制滴速。特別注意滴入水分時不要過快,以免發(fā)生肺水腫。
3.小兒燒傷感染的發(fā)生率及因感染死亡率較成人高,因此,要早期使用強有力的敏感的抗生素。對聽神經(jīng)及腎毒性較大的抗生素應慎用。
4.小兒創(chuàng)面處理:因小兒體溫易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冬天可采用包扎療法,夏天以暴露療法為主。創(chuàng)面清創(chuàng)應輕柔。因小兒治療不配合,特別注意鎮(zhèn)靜止痛。對于深度創(chuàng)面,切痂范圍一次不宜過大,以防出血過多引起休克。一次手術(shù)時間以2小時為宜。
一些人問:兒童燒傷該如何處理?
1、寶寶如果僅出現(xiàn)了皮膚表皮發(fā)生燙傷,也就是輕度燒傷或者燙傷,皮膚紅腫刺痛無水泡。這時候可以迅速用干凈的冷水連續(xù)沖沖30分鐘左右,保證局部干凈衛(wèi)生,等到患處冷卻可用紗布包扎,避免寶寶抓傷局部。
2、如果寶寶燒傷或者燙傷的部位出現(xiàn)水皰,那么最好避免用冷水沖洗,以免導致水皰破裂。可以迅速幫助寶寶把燙傷部的皮膚放在冷水中浸泡半小時,如果傷口面積過大就要減少浸泡時間,孩子年齡較小的情況下也不能泡太久。冷卻后同樣也需要進行消毒紗布包扎燒傷燙傷嚴重的寶寶做好這些處理措施就應該去醫(yī)院治療, 如果水皰破損、有滲出血水等也要避免冷水沖洗,應立即送往醫(yī)院。
接下來看下兒童燒傷該如何處理?
1.現(xiàn)場處理
(1)縮短熱力與皮膚接觸時間,迅速撲滅火焰,抱起患兒脫離熱源,脫掉已燃燒或被熱液等浸濕的衣物。
(2)在傷情允許的情況下,立即用冷水沖洗,用消毒單包裹創(chuàng)面,保持呼吸道通暢。
(3)發(fā)生呼吸道梗阻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氣體交換不足,缺氧,表現(xiàn)煩躁不安,面色口唇青紫,心率增快。
明確診斷后應果斷采取氣管內(nèi)插管或氣管切開,吸氧。在成批燒傷的搶救中,遇到呼吸道梗阻時應放寬氣管切開指征,最短時間內(nèi)轉(zhuǎn)送到治療單位。
2.早期處理
詳細詢問病史,進行全身體格檢查,注意有無合并傷。估算燒傷面積,判斷燒傷深度。
3.液體復蘇治療
小兒燒傷后出現(xiàn)休克癥狀,一般持續(xù)時間不長,對患兒影響不大,多不需特殊處理。
數(shù)據(jù)線有這么多類型,掌握技巧就能長時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