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親愛的》講述了一個家庭在孩子被拐賣后所經(jīng)歷的傷痛,主人公韓德忠的原型是一位失去兒子的父親孫海洋,他苦苦尋子七年,卻至今仍未找到孩子。電影是虛構的,反映的卻是嚴峻社會現(xiàn)實。
防止兒童走失,關注兒童居家安全,這不只是每一個家庭的責任,迅速找回失蹤的孩子,更需要社會機構的聯(lián)動與配合。
3個美國孩子塑造失蹤兒童干預系統(tǒng)
在美國的一些連鎖超市,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失蹤兒童布告欄:專門發(fā)布失蹤兒童的照片和信息,有讓人們提供線索的熱線電話,布告欄左側的大字寫著:爭分奪秒。對于每一個家庭而言,孩子失蹤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折磨;而對于孩子而言,分秒之差則可能意味著生與死的區(qū)別。
三名不幸的失蹤兒童,改變了美國解決兒童失蹤問題的軌道,其影響之深遠,從一組數(shù)字便可以看出:1990年,美國的失蹤兒童中,只有62%能被找回;今天,這一比例上升到95%以上,安珀警戒、亞當警報等機制的作用功不可沒。
艾坦?帕茲——催生“國際失蹤兒童日”
1983年5月25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羅納德?里根宣布將這一天確立為美國全國失蹤兒童日。許多國家紛紛效仿,5月25日成為了國際失蹤兒童日。這一天,也是一個美國男孩失蹤四周年的紀念日。
1979年5月25日,美國紐約,6歲男孩艾坦?帕茲第一次獨自乘校車上學,校車站離他家只有兩個街區(qū)。戴著自己最喜歡的印有“未來機長”字樣的帽子,艾坦高興地出發(fā)了。出門前,他親了親媽媽,但這卻成了他和父母的永別。就在這短短的上學路上,艾坦失蹤了。
事實上,艾坦根本沒有乘上校車。警方猜測,他可能在前往校車站的路上遭到了誘拐。盡管艾坦失蹤的地點相對確定,但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監(jiān)控攝像還沒有廣泛運用。近百名警察和一隊警犬在事發(fā)地周邊進行了幾個星期的搜索,仍然一無所獲。
在1979年,全美有18000個警局,相互之間沒有信息交流,處理失蹤案例時,大多數(shù)警局都有個“等待時間”。當時的美國基本上沒有應對兒童失蹤的機制,也無法把失蹤兒童的信息輸入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的電腦。艾坦的父親絕望地感嘆:“找回一個失蹤的孩子,竟比找回一輛被偷的汽車還要困難!”
艾坦的父母決定依靠社會的力量尋找孩子,他們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尋人運動,印有艾坦照片的尋人海報貼滿紐約市的大街小巷,被印在牛奶盒的側面,送進千家萬戶,甚至登上紐約時報廣場的廣告牌。
但艾坦終究沒有回來。這張曾讓整個美國為之牽掛的童稚笑臉,最終成為人們內(nèi)心的痛苦記憶。
艾坦事件后,許多美國父母的育兒理念發(fā)生了改變?!安灰湍吧苏f話”的防衛(wèi)意識,開始深入人心,也觸發(fā)了美國政府“危機-反思-進步”的機制建立流程。這個事件就像一劑催化劑,促使美國建立了全國性協(xié)調(diào)機制。現(xiàn)在,美國一旦發(fā)生兒童失蹤事件,警方會立刻進行通報,將失蹤兒童的照片和信息進行傳播。
亞當?沃爾什——“亞當警報”全美最大兒童安全保障機制
據(jù)美國司法部數(shù)據(jù),兒童被誘拐后遇害,常常在前三個小時內(nèi)發(fā)生,因此兒童失蹤后,時間變得至關重要。1994年,以亞當命名的兒童走失警報系統(tǒng)在沃爾瑪超市首次啟用。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在超市走失,可立即求助于此系統(tǒng),超市必須立即獲取對孩子的詳細描述信息,進行海報張貼或廣播,同時將建筑物所有出口封閉并實施監(jiān)控,工作人員立即進行搜尋,如果10分鐘內(nèi)找不到孩子,將立即由執(zhí)法部門接手。此后,這一系統(tǒng)被全美眾多超市、商場、醫(yī)院、博物館等公共設施采用?!皝啴斁瘓蟆背蔀槿酪?guī)模最大的兒童安全保障機制之一,普通人通過簡單的方法,通過保持警惕,就可以幫助千萬兒童。這個警報是以一名男孩的名字來命名 。
1981年7月27日,美國佛羅里達州,6歲的亞當?沃爾什聽從媽媽的安排,在百貨商場里看幾個孩子打電子游戲。七分鐘后,當亞當?shù)哪赣H來接他的時候,游戲機前空無一人。焦急的父母印了15萬份尋人啟事,貼滿了大街小巷。然而,亞當再也沒能回到媽媽身邊。他被一個名叫圖勒的連環(huán)殺手用糖果和玩具誘拐,兩周后,亞當?shù)念^顱被漁民在200公里外的河渠里發(fā)現(xiàn)。
亞當之死,再次觸痛了美國人的神經(jīng)。亞當?shù)母赣H痛苦地質(zhì)問:“一個可以發(fā)射航天飛機的國家,為何竟沒有一個失蹤兒童信息登記系統(tǒng)和全國搜尋系統(tǒng)?”
亞當?shù)母改笍拇俗呱暇S護兒童安全的道路?!妒й檭和ò浮吩谒麄兊膮⑴c下通過,該法案呼吁在全美范圍內(nèi)建立一條失蹤兒童免費報警熱線,以及全美失蹤兒童的信息匯總和甄別中心。1984年,“全國失蹤和受剝削兒童保護中心”(NCMEC)成立,打開了解決失蹤兒童問題的關鍵之門,全美50個州的失蹤兒童信息都可以在全國范圍內(nèi)聯(lián)網(wǎng)查詢。該中心自成立以來,已在協(xié)助執(zhí)法部門處理的19.5萬件未成年失蹤案例中,成功找回18.3萬名失蹤未成年人。
安珀?哈格曼——“安珀警戒”失蹤兒童多媒體信息發(fā)布系統(tǒng)
1998年11月的一天,許多行駛在得克薩斯州阿靈頓市的汽車司機,都從廣播中聽到了這樣一條警方緊急通告:8周大的女嬰,被保姆誘拐,開93年版的綠松色福特皮卡。90分鐘后,一名司機報告,在20號州際公路上發(fā)現(xiàn)了疑似車輛。警方立即出動,成功救援。這個8周大的女嬰布拉德伯里,成為“安珀警戒”成功解救的第一名失蹤兒童。但其實“安珀警戒”也是為紀念一位叫“安珀”的小女孩而得名的。
1996年1月13日,美國得克薩斯州阿靈頓市,9歲女孩安珀?哈格曼在家附近汽車時,被一名男子強行帶走。四天后,安珀的尸體在幾公里外的一條小溪邊被發(fā)現(xiàn)。
許多民眾提出疑問:孩子失蹤后,警方為何不在第一時間與媒體聯(lián)動,像發(fā)布颶風警報那樣,發(fā)布失蹤兒童警報呢?他們要求當?shù)貜V播電臺比照天氣預報,以同樣的頻率和力度不間斷播出失蹤兒童的新聞。半年后,在一場記者會上,有當事者回憶起在尋找安伯的過程中,媒體是如何幫上了大忙。
受這一理念啟發(fā),一個接駁美國緊急警報系統(tǒng),通過電臺、電視臺、電子郵件、交通提示、短信等多種渠道,向全國發(fā)布失蹤兒童信息的龐大系統(tǒng)——“安珀警戒”——上線了。一旦有兒童失蹤,經(jīng)過警方認定,就可利用美國“緊急警報系統(tǒng)”(EAS),通過廣播、電視、電子路牌、手機推送、社交網(wǎng)站等途徑,發(fā)布信息。
一條標準的安珀警戒通知,一般包括嫌疑人及失蹤兒童的體貌特征,汽車型號與車牌號,執(zhí)法部門聯(lián)系電話等三大要素。安珀警戒發(fā)出后,接收到警報的民眾就都成為警方眼線,這讓搜尋的范圍與力度大大加強。一旦失蹤兒童有了下落,安珀警報也會第一時間發(fā)布解除通知。自1996年投入使用以來,安珀警戒已經(jīng)至少解救了670名失蹤兒童。
失蹤兒童艾坦?帕茲Etan Patz喚起美國對兒童失蹤事件的重視,催生了“國際失蹤兒童日”。第二個孩子亞當?沃爾什Adam Walsh遇害事件促成了美國“全國失蹤和受剝削兒童保護中心”的成立和“亞當警報”誕生。第三個孩子安珀?哈格曼Amber Hagerman的遇害,激勵政府部門建立了全美失蹤兒童信息系統(tǒng)。美國的失蹤兒童尋回率從1990年的62%,增長到今天的95%以上。近幾年網(wǎng)絡打拐熱潮持續(xù),國家也出臺了兩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美國的成功經(jīng)驗依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防止兒童被拐 仔細閱讀13個注意事項!
除了建立相應的安全機制和系統(tǒng)、成立信息匯總中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多加警惕,保證孩子安全。
一、在公園、小區(qū)、商場、超市、醫(yī)院、幼兒園門口經(jīng)常有樣子和藹的中年婦女,上前搭訕,夸孩子長得聰明漂亮,伸手要抱孩子,抱起孩子就跑。注意:抱孩子的時候,陌生人搭訕應保持警惕。
二、在商場、超市、菜場等地方,裝做購物的人販子會以極快的速度,趁家長挑選商品的時候,抱起手推車中的孩子消失在人群中,因此,購物時盡量抓緊孩子的手。
三、和孩子走與機車道逆向的人行道,盡量靠里走,防止人販子利用摩托車、面包車飛車搶奪;盡量使用嬰兒專用背帶,將孩子掛在胸前,坐手推車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帶。
四、孩子能說話時,就要訓練孩子背家庭人員電話號碼、所住城市和小區(qū)名、父母名字。教育孩子一旦在公共場所與父母走失,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員,說出電話號碼。不要哭,以免引起潛伏在周圍的人販子的注意,不要跟任何沒穿制服“好心幫助”的人走,如果要被強行帶走,馬上大聲哭喊。
五、不要把孩子交給任何陌生人看管,包括自稱老鄉(xiāng)的人,以及自稱是某個家人或親朋的朋友和同事。人販子很善于偽裝,有的為達目的甚至可以在目標身邊潛伏一段時間,目的就是尋找機會下手。
六、確保大門隨時鎖好,防止人販子入室搶孩子。
七、在正規(guī)保姆介紹所聘請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證復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證實其家庭電話、地址、家人等信息。留意經(jīng)常與保姆來往的人員,一旦發(fā)生保姆拐賣孩子,警方可以利用這些信息盡快找到犯罪人,解救孩子。
八、在醫(yī)院不要把新生兒交給不認識的醫(yī)護人員,人販子有時裝扮成醫(yī)護人員,從產(chǎn)婦或其家人手中接過孩子很快消失。
九、學齡兒童最好有家人接送上下學,否則應該和同學結伴上下學,尤其是13至15歲的女童要注意,防止被賣淫團伙拐賣。
十、告訴孩子不要跟陌生的小孩玩耍。人販子訓練自家的孩子,用溜溜球或別的玩具將其他小孩子誘騙到偏僻的地方,再被成年人用摩托車迅速帶離現(xiàn)場。
十一、熟記孩子的體貌特征及當日衣著特征,以備急用。
十二、多進行反拐騙演習。家長要盡量通過事例分析、游戲和情景模擬問題的方法,強化孩子掌握有關防范拐騙的自我保護方法。由于受到年齡特點和經(jīng)驗的限制,簡單的說教對孩子不容易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
十三、在孩子的書包,衣服上注明家庭的相關信息。
你的參與能改變一切!
兒童失蹤或走失,要第一時間報警,警方會第一時間立案,不需等24小時。早在2009年4月9日,公安部部署開展全國“打拐”專項行動。行動之初就規(guī)定,凡是接報兒童失蹤和被拐的案件,立即要立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查找孩子下落。
警方提醒市民,當發(fā)現(xiàn)孩子失蹤后,請務必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要及時撥打110或到就近的公安機關(戶口所在地、常住地、案發(fā)地均可)報案,并將小孩親生父母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聯(lián)系方式,丟失小孩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失蹤情況、長相特征等信息告訴辦案民警,同時將小孩的近期照片交給辦案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