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某在駕車回家的途中不慎發(fā)生意外,將過馬路的一名行人撞飛,當場死亡。在警方對該起交通事故進行調查時,谷某聲稱是因為霧霾太重,看不清路所致。昨天記者獲悉,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谷某被昌平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已受理該案。
據公訴機關指控,谷某2015年12月25日18時55許,駕駛轎車由東向西行駛至昌平區(qū)某路一處電線桿處時,將馬某當場撞死。經事故責任認定,谷某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谷某到案后供述,案發(fā)當天其未及時發(fā)現馬某,當時,天色已黑,路面有一些霧霾,事后,谷某第一時間撥打了110報警。
檢察機關認為,谷某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因而發(fā)生重大事故,致一人死亡,負事故全部責任,應當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佰佰安全網常識鏈接:霧霾天行車 怎樣做才最安全?
1.密切注意路面及地理環(huán)境,尤其是通過村莊、路口、車站及行駛于山路轉彎處時,應仔細觀察周圍情況,做好避讓停車的準備。
2.霧天能見度小于1公里時,必須開大燈和后霧燈。開大燈不僅是為了看清前車,更重要的是提醒前車。否則前車在霧大時并線前很難發(fā)現后面有車,容易造成后車追尾。
3.如果霧繼續(xù)增大,應開前霧燈。前霧燈有兩種,一種為黃色照射型,主要利用黃光的強穿透性看清前方。另一種為下方投射型,主要照亮車前近處的地面。也非常管用。
4.當能見度不足百米時,在降低速度的同時應開危險報警閃光燈。一則黃色的燈光穿透強。二則閃爍的燈光對后車司機眼睛的刺激性強,有警示作用。
5.能見度在30米以內時,車速不得超過20公里/小時。
6.濃霧能見度減至5米以內時,應及時靠邊選擇安全地點停車,并打開霧燈、尾燈、近光燈和示寬燈,待濃霧散后再繼續(xù)行駛。
7.霧天尾隨行車時,應密切注意前車動態(tài),保持較大的跟車距離,適當控制車速,切不可急轉轉向盤,猛踏或快松加速踏板,以防側滑。
8.霧中應避免開前照燈行駛,強光照在霧上會引起散射,影響視線,造成視距縮短,甚至看不清前方的路面和交通情況。
9.霧中行車發(fā)生道路堵塞時,應立即停車,打開危險報警燈。
10.減速或停車時不可過急;防止尾隨車輛措手不及而相撞。
11.霧天晚上不能開遠光燈。因為遠光燈的設計是大面積照射,容易在霧里造成散射,這樣司機眼前造成散射光團,一片雪白,反而看不清前方。
12.如在大霧中高速路上行駛,速度不要過慢,因為這樣容易被后車追尾。
如果出于恐懼不敢開了,應將車停在緊急停車帶,開危險報警閃光燈。然后在車后150米外處放置警告標志。此外,乘車人必須下車,翻過路邊護欄,在道外等待。要知道,很多人在高速上就是因為停車后留在車內被后面的來車追尾導致生命危險。
佰佰安全網延伸閱讀:環(huán)境部部長稱治理霧霾需經歷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