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感染禽流感A H5N1死亡率高,而抗病毒治療的效力有限。2015年3月的《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刊載了一項研究,旨在研究特異性多克隆免疫球蛋白F(ab’)2片段對抗健康志愿者體內(nèi)越南禽流感/1194/2004病毒(H5N1亞型)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和治療潛力。
研究者們開展了一項單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1期研究。在試驗的第1階段(單次輸注)和第2階段(5次輸注),隨機指定健康男性志愿者每日靜脈輸注一次0.85 U/kg體重的F(ab’)2,或每日輸注一次生理鹽水安慰劑。集中進行隨機分組,第1階段的其中一個區(qū)組有四例患者,另一區(qū)組為替代者(三個活性物,一個安慰劑),第2階段的兩個區(qū)組有六例患者(五個活性物和一個安慰劑),替代者區(qū)組相同。主要目的是評估F(ab’)2的臨床和實驗室安全性,其中接受單劑的研究組安全性監(jiān)測時間為22天(在第0–2、第4、第8、第15和第22天評估),接受五劑的研究組安全性監(jiān)測時間為33天(在第0–6、第8、第10、第12、第19、第26和第33天評估)。在第120天進行最終的研究后安全評估。研究者們還評估了藥代動力學結果,并分析血凝反應和血清中和活性。基于意向治療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2012年9月28日至12月28日,研究者們共招募16例健康亞洲男性,并隨機給13例分配單劑或五劑F(ab’)2,另外3例分配安慰劑。F(ab’)2耐受性好,未出現(xiàn)死亡或嚴重不良事件。三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不良事件(分別為眼瞼痙攣、鼻竇炎和發(fā)熱)。發(fā)熱(38°C)被認為可能與輸注相關,在37分鐘后消退。血液和尿液樣本檢驗結果以及心率、心電圖讀數(shù)和體重等體檢指標均無臨床上顯著的安全問題。單劑輸注的平均血漿峰值濃度為19.3μg/mL(SD 3.5),五劑的為23.0 μg/mL(4.5)。平均而言,輸注五劑之后長達5天內(nèi),血漿中仍檢測到F(ab’)2。血凝反應抑制只在三劑后增強,但每五劑之后感染者的體外血清中和活性短暫增至臨床有效濃度。
研究者們認為,F(xiàn)(ab’)2治療H5N1接觸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高,治療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