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持續(xù)的嚴重霧霾天氣,催生出沈陽“抗霾一族”,他們的很多消費,成為霧霾天里的新商機。
防霾口罩:周末賣出半個月量
11月8日10時左右,淘寶的一家小店差點被咱沈陽人擠癱瘓。據統(tǒng)計,在20分鐘內,總共接到764個訂單,賣出去將近3000個防霧霾口罩。賣家介紹說,她主要針對東北客戶進行了一些推廣,而且是家庭套餐,兩個大人加一個小孩,沒想到小店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收到大量訂單,銷量與平時相比瞬間翻番,甚至很多沈陽的客戶啥都不問,直接付款,只是要求發(fā)貨速度要快。
在淘寶網上,沈陽晚報、沈陽網記者搜索“防霾口罩”,結果顯示能有100多頁的商品,多家店鋪的銷售量都表明生意興隆。淘寶發(fā)布的搜索指數也顯示,“防霾口罩”在上周末的增長幅度接近200%。據統(tǒng)計,哪里的霧霾重,哪里的購買人群就多,上個周末銷往沈陽的防霾口罩總量能超過平時半個月的量。
清肺雪梨:一夜之間賣斷貨
這幾天,霧霾天氣非常嚴重,李先生家的孩子又被勾起了咳嗽,他上星期日晚上到家附近的一家水果店買了幾個雪梨,給孩子煮湯喝。等到星期一早晨再去買的時候,被告知已經斷貨了。李先生說,那天晚上去的時候,確實有幾個人在買,但是沒想到十幾箱的雪梨,這么快就賣光了。水果店的老板則表示,這兩天雪梨走量快,也沒有順勢抬高價格,就全都賣沒了??粗@天氣,上貨量還得繼續(xù)加大。
在水果店,有消費者表示,霧霾天氣吃雪梨,是可以清肺的。同時網上流傳著大量“抗霾食譜”,列舉的防霾食物有白蘿卜、柿子、百合、銀耳、木耳、豆腐、梨等,這幾天的銷售量都明顯上升。甚至有些普通的中藥材打上“防霾”標簽后,價格立馬上調。
外賣送餐:訂單多得送不過來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看著屋外的嚴重霧霾天,很多沈陽人都選擇不出門,“貓”在家里,再加上這兩天下雨下雪,更不愛出去了。家里斷了菜的,都點外賣送上門。結果,送快餐的提前過上了“雙11”,有的商家一天送出去100多份外賣。
位于鐵西區(qū)的一家大型綜合商場,很多孩子周末上完輔導班后,都直接去三樓吃飯。上個周末,雖然在店里吃飯的人不是很多,但是菜上得很慢。服務員說,外賣訂單都送不過來了,有的已經預訂兩個小時了,還沒送到呢。此外,一些外賣類APP也接到大量訂單,一位專職外賣送餐員說,他上周末每天都能送100多份外賣,中午12點點餐的,大多數都等到下午一兩點鐘,而晚上的訂單數量更多。
安全網擴展閱讀:
專家:防霾產品應理性選擇
據濟南市知識產權局的統(tǒng)計,截至目前,防霾產品類的發(fā)明專利共有314項,實用新型專利256項,外觀專利14項。在2011年之前,這些專利只有7項,但在2012年之后逐漸增多,近兩年出現井噴趨勢。
但在今年的314項發(fā)明專利中,只有7項通過審批?!艾F在很多處于臨時保護期,審批期限集中在18個月到3年間,但保護期內可以售賣?!睗鲜兄R產權局信息部的工作人員稱。
“我認為這些防霾產品會有一定的作用,但能不能達到產品宣稱的或科學上的作用很難講?!鄙綎|大學環(huán)境學院的周學華教授稱,“像是口罩,很多都畫滿圖案,以裝飾性為目的,根本不實用,還不如以前那種紗布口罩?!?br />
“應對霧霾是一個社會話題,不是從個人做起就能解決的問題?!敝軐W華稱,“在霧霾天戴口罩、少通風都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像是保健品、眼鏡之類的防霾產品就屬于捕風捉影了。”
山東大學環(huán)境學院曾在去年研發(fā)出一款PM2.5防護口罩,參與該研發(fā)的孫健峰同學稱,目前市面上售賣的口罩的缺陷首先在于價格較貴?!暗珒r格高的另一方面是質量并沒有很好,同時當前并沒有防PM2.5口罩的明確行業(yè)標準或國家標準。”孫健峰說,“口罩像藥品一樣,生產出來需要質量體系認證,但目前比較缺乏?!?br /> 對于市民該如何選購和使用口罩,孫健峰建議應理性選擇,“不要等霧霾天來了再去買,一般的防PM2.5口罩并不應該很貴,四五十元左右的都可以買防護面具了,但那種面具呼吸也不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