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雖好,但想吃頓火鍋也沒那么容易,畢竟你總不能天天往火鍋店跑,晚上餓了,也不是每個地兒都有24小時火鍋店。所以就有了這個懶人福音的方便火鍋,那么方便火鍋是什么呢?網紅“方便火鍋”到底安不安全?
對于我們來說,火鍋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美食。在刺激我們味蕾滿足我們胃口之外,也可以讓我們享受其中的氣氛。而如今出現(xiàn)了方便火鍋,那么方便火鍋安全嗎?如何安全使用呢?佰佰安全網來為您普及相關的食品安全知識。
方便火鍋是一種只需倒入冷水稍等片刻,就可享用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
主要原理:底層加熱包,主要成分生石灰,遇水發(fā)熱。
只需倒入冷水稍等片刻,就可享用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方便火鍋成了今年以來的速食新寵。據報道,目前方便火鍋市場有多達數百個品牌涌入,既有傳統(tǒng)火鍋品牌,也有一些新品牌進駐,門檻低和高利潤成為資本的最重要驅動。但缺乏統(tǒng)一的國家標準與行業(yè)標準,代工現(xiàn)象普遍,也讓方便火鍋的安全性問題突顯。
為了驗證它的安全性,消防員們對自煮火鍋進行了安全測驗。實驗人員首先準備了自熱米飯、自熱火鍋兩類自熱食品作為實驗材料并進行相應編號,同時準備了有毒氣體探測器及紅外測溫槍。
試驗一:發(fā)熱包在敞開環(huán)境中加水
消防員把一份自熱米飯的包裝盒拆開,取出里面的食材,只留一包發(fā)熱包在塑料盒內,按照使用說明把冷水緩緩倒入盒中。
冷水倒入后,發(fā)熱包迅速膨脹了起來,大量水蒸汽從塑料盒內冒出。10秒鐘后,紅外線測溫儀顯示,發(fā)熱包的表面溫度已高達75.8度,且仍在上升。
消防員又拿出有毒氣體探測儀,剛湊近塑料盒上方,儀器就發(fā)出報警聲,紅色的報警燈也不停閃爍。
探測儀顯示,此時一氧化碳濃度達到了每立方米20.8毫克,接近每立方米24毫克的警戒值。1分鐘后,發(fā)熱包的溫度漸漸穩(wěn)定在130度左右,大量蒸汽仍不斷涌出。
發(fā)熱包的主要成分是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生石灰、碳酸鈉等,加水發(fā)生化學反應后,產生大量熱量,同時生成無色無味的有毒氣體一氧化碳。如果加熱“方便火鍋”時不注意通風,否則容易發(fā)生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試驗二:通氣孔被堵后對發(fā)熱包加水
方便火鍋上有個通氣孔,如果加熱時不小心把通氣孔蓋住會怎么樣?為了直觀反映這一情況,消防員拿出一份自熱火鍋,按說明開始加熱食材,并將蓋子上的出氣孔用膠帶封住。不到10秒鐘,方便火鍋的塑料包裝盒就開始膨脹變形。
30秒后,圓鼓鼓的包裝盒蓋子邊緣開始“滋滋”地冒出水泡,大量蒸汽從盒子的邊緣往外冒。幾分鐘過去了,蒸汽還沒有絲毫減少。
雖然這次實驗沒有爆炸,但危險性還是很大的。爆炸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國內外其實都發(fā)生過這樣的案例,所以還是要格外小心,千萬不能堵住出氣孔?!?
試驗三:發(fā)熱包在密閉環(huán)境中加水
最后一個實驗,是模擬加熱包在密閉環(huán)境內是否會發(fā)生危險,消防員拆開一份自熱米飯的包裝盒,將里面的發(fā)熱包取出后剪開,并將粉末狀的混合物倒入到塑料礦泉水瓶中。
加入約半瓶水后,消防員迅速擰緊瓶蓋,將礦泉水瓶放置在空地上進行觀察。只見瓶子里清澈的水遇到黑色的粉末后迅速變得渾濁,不斷有氣體從水里冒出。
很快,塑料瓶的瓶底開始變形,瓶體慢慢傾斜。30秒后,塑料瓶“咚”地一聲倒了,原本凹陷的底部完全被頂了出來。43秒后,“啪”的一聲,塑料瓶底部被高溫燒穿,噴出了白色蒸汽。
消防員說,發(fā)熱包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導致包裝盒內的壓力快速升高。如果出氣孔被堵,包裝盒內的壓力就會過大,很容易向四周不規(guī)則噴濺,發(fā)生燙傷事故。
1、注意不要堵塞方便火鍋蓋子上的透氣孔。如果透氣孔堵塞,容易造成小型爆炸,甚至燙傷人。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來使用發(fā)熱包。
2、一定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來使用發(fā)熱包,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3、家里如用玻璃餐桌,最好在“自熱食品”下面加隔熱墊。
4、“自熱食品”屬航空危險品,乘坐飛機千萬不要攜帶或托運。
5、“自熱食品”應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防止發(fā)生危險。
從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方便火鍋,雖然為我們帶來了一定的便捷。但是方便火鍋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我們在使用時要注意操作的方法,避免危險。
責任編輯: 吳夢莉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