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介,房屋中介,職業(yè)中介等等,這些中介行業(yè)已經遍布我們的大街小巷。小編今天就來介紹常見的中介行業(yè)。以及與中介行業(yè)發(fā)生糾紛維權方法。
如今,中介行業(yè)可謂是風生水起,越來越多的中介服務行業(yè)為我們提供著便捷,可我們有沒有想過,一旦與中介行業(yè)發(fā)生糾紛要如何維權呢。佰佰安全網來告訴您相關的生活服務維權小知識。
中介服務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運用專門的知識和技能,按照一定的業(yè)務規(guī)則或程序為委托人提供中介服務,并收取相應費用的組織。
按專業(yè)性質劃分具體包括:
獨立審計機構;
資產、土地、工程等評估機構;
工程監(jiān)理機構;
法律、檔案等服務機構;
信息、技術、工程等咨詢機構;
檢測、檢驗、公證、認證機構;
職業(yè)、人才、婚姻等介紹機構;
工商登記、商標、專利、稅務、房地產、招投標、保險、證券、因私出入境等代理機構;
依法設立提供中介服務的其他組織。
按服務性質劃分具體包括:
公證性中介:
公證性中介提供土地、房產、國有資產等價格評估、企業(yè)資信評估以及仲裁、鑒定、認證、公證服務等。
代理性中介:
代理性中介提供律師、會計、專利、商標、企業(yè)注冊、稅務、簽證、房地產、保險、證券代理服務等。
信息技術服務性中介:
信息技術服務性中介則提供咨詢、招標、拍賣、廣告設計以及職業(yè)、婚姻、出國留學、房屋租賃介紹等服務。
在日常生活中,中介服務糾紛很多,而最常見的是房介服務糾紛和職介服務糾紛。
房屋中介糾紛
一、 因支付意向金引起的糾紛
中介帶買方看房,一旦客戶流露出購買意向,中介往往會趁熱打鐵,說服買方支付意向金并要求簽訂居間合同,而且會解釋支付的只是“意向金”而不是“定金”,如果買賣不成還會退還。但等到買方不想買要求返還時,中介卻說已交給賣方變成了“定金”,如果反悔會被沒收。
買方付“意向金”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居間合同對意向金是怎么約定的。通常中介提供的《居間合同》寫得密密麻麻,字又非常小,買方往往在中介的催促下粗粗看一下就簽了字,根本不清楚意向金是怎么變成定金的?!毒娱g合同》其實比正式的買賣合同都重要,其中玄機很多,但在二手房買賣中往往被忽視,特別是里面約定的“意向金轉定金”的條款。
“意向金轉定金”通常約定由買方先付一部分錢款作為意向金交給中介,如果賣方同意居間合同中的條件(包括總價及付款方式),中介就將意向金轉交給賣方,此時意向金就轉為定金,如果買方反悔不買則不能要求返還,如果賣方反悔不賣則要雙倍返還。所以,買方付錢的時候確實是意向金,但如果賣方同意賣,那就變成定金了。所以一定要看清居間合同條款,不能隨隨便便就付了意向金。
二、 因跳中介引起的糾紛
跳中介通常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買方看房時簽了《看房確認單》(《看房確認單》上有買方跳開中介與賣方私下成交,買方應當向中介支付違約金),看了房以后,買方通過其它中介公司成交。
買方通過其它中介公司成交的原因可能是其它中介公司不收或少收傭金,也有可能是通過其它中介公司談下來的成交價格更低一些。如果是前一個原因,毫無疑問買方應向前一家中介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因為《看房確認書》也具有約束力,買方的行為顯然違反了誠信原則因而要承擔違約責任。但如果是后一種原因,買方實際上是按新的交易條件達成的合同,其目的并不是為了少付傭金,所以不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第二種情況:買賣雙方與中介簽訂《居間合同》(《居間合同》中有買賣雙方跳開中介私自買賣要向中介支付違約金的內容)后,為了規(guī)避中介費,買賣雙方先協(xié)議終止合同,再跳開中介直接成交。但《居間合同》不只是一個買賣合同,還包括居間合同的內容,即使買賣雙方終止了合同,也只能終止買賣合同,不能終止居間合同,這種情況下買賣雙方仍然應當向中介承擔違約責任。
三、 因合同無效、終止引起的糾紛
合同無效的情況較為常見。比如:房子的產權登記為張三和李四,簽合同時只來了張三,張三可能會出具一份委托書說明他已得到李四的授權,或者只是口頭上告訴中介出售房屋已得到李四的同意。合同簽訂后,李四卻提出說他從來沒有同意過。這時買方可能已經支付了定金或者首付款,糾紛由此產生。
根據法律規(guī)定共有財產出售要得到所有共有人的同意,否則合同無效。很多人認為合同無效就不會產生任何法律后果,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合同法規(guī)定合同無效后,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如果確實沒有證據證明李四同意賣房,那合同無效,張三應當賠償買方的經濟損失。
職介服務糾紛
“黑職介”擾亂就業(yè)市場
眼下正是招聘旺季,不少用人單位都開始大量招收員工,各類招聘會接連不斷。隨著招聘高峰的出現,一些“黑職介”也混入其中,企圖騙取“黑心錢”。這些無證、無照、無資質的“黑職介”通過“高薪招工”、“快速致富”等誘人的虛假信息,將求職者的錢財斂入囊中。
房介服務糾紛維權
當發(fā)房介服務糾紛時,當事人可以與中介公司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可以通過訴訟或者仲裁程序解決。當事人損害中介公司玻璃的行為欠妥,對造成的損失應當賠償。
職介服務糾紛維權
對中介進行一定的調查和了解,同時還要對應聘的企業(yè)從網上或者勞動保障部門進行查詢,核實其資質以及相關的手續(xù),決定在某企業(yè)工作后,一定要簽訂正規(guī)的勞動合同。如果發(fā)現上當受騙,要及時到勞動部門和公安機關進行投訴,采用正當手段維護權益。
1、選擇正規(guī)的中介公司,驗明正身
中介公司的選擇非常重要,這將直接決定著為你提供服務的質量。當承租人選擇一家中介公司的時候,一要看這家中介公司是否有合法的中介資格,二要看其工商執(zhí)照、稅務登記,如果有條件可以到工商局網站查詢該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態(tài)。
一般具有合法資格的中介公司都是比較正規(guī)的中介公司,出現問題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2、向中介公司索要發(fā)票
很多人往往會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向中介公司索要發(fā)票??梢哉f在現實生活中,索要發(fā)票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很多人覺得沒這個必要或者沒有這種意識,或者認為中介公司就應該沒有發(fā)票。其實不然,中介公司是有義務向我們開具正規(guī)的服務業(yè)專用發(fā)票的。
主動向中介公司索要發(fā)票,對于承租人來說有兩點好處:第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檢驗中介公司是否正規(guī);第二,由正規(guī)單位出具的發(fā)票其真實性和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有利于自己與中介公司產生爭議時作為證據使用。
3、謹防合同陷阱
大部分中介公司的合同都是格式化文本,上面不乏很多霸王條款,承租人往往誤認為格式合同是被廣泛適用不會有大問題,并且認為格式合同是無法進行協(xié)商和修改的。
事實上,合同是協(xié)議雙方達成一致意見而同意簽署的書面約定,不是由單方決定的。大部分中介公司的格式合同中都存在著規(guī)避自己的責任,加重我們責任的霸王條款,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地審查中介公司的合同,逐條仔細閱讀合同中的條款。看到某些不明白的條款時一定要問清楚,讓對方針對該條款作出明確的解釋,并做好錄音工作。
4、不要相信口頭承諾
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解釋租賃協(xié)議的時候,往往會對我們覺得疑惑的條款做超出合同范圍內的解釋和承諾,我們要冷靜地分析合同的條款,一切權利義務都要以合同上所載明的條款為標準。
中介公司除了會對合同中的霸王條款做擴大解釋外,還會對合同中未載明的一些事項做口頭承諾。一定不要輕信中介公司的口頭承諾,這些口頭承諾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在遇到糾紛時是不能得到任何法律保障的。
中介服務糾紛可以說有些時候是我們防不勝防的,唯有我們了解一定的維權知識,才可以避免吃啞巴虧。
責任編輯: 孟洋洋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