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肺結核,可能很少有家長會將其與寶寶聯系在一起:可實際情況是,寶寶也會患肺結核,而且危害性極大。那么,小兒結核病該如何治療呢?佰佰安全網來講講相關的嬰幼兒疾病小知識。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個器官都可累及,但以肺結核最常見。小兒結核病指的是出生至16歲兒童所患結核病。
(1)、呼吸道傳染
是主要的傳染途徑,健康兒吸入帶菌的飛沫或塵埃后可引起感染,產生肺部原發(fā)病灶。
(2)、消化道傳染
多因飲用未消毒的污染牛型結核桿菌的牛奶或污染人型結核桿菌的其他食物而得病,多產生咽部或腸道原發(fā)病灶。
(3)、其他傳染
經皮膚傳染極少見,先天性結核病傳染途徑為經胎盤或吸入羊水感染,多于出生后不久發(fā)生粟粒性結核病,母親產前多患有全身性結核,主要為粟粒性結核病,或生殖器結核。
1、外來的再度感染:
原發(fā)性結核趨靜止后再次感染結核桿菌,病灶往往在肺葉上部。再度感染時組織反應較強烈。病變?yōu)榻櫺?,周圍有多量滲出性組織變化。多見于較大兒童或成年人,故有成人型結核之稱。
2、內在的病灶復燃:
此類病變大多來自原發(fā)性血行播散所遺留的陳舊病灶,常見于肺尖部。亦可由已愈合的原發(fā)病灶惡化而引起。
續(xù)發(fā)性結核與原發(fā)性結核相比,有下列不同點:續(xù)發(fā)性結核多位于肺尖,很少累及肺門淋巴結,容易形成空洞并沿支氣管播散,在痊愈期有多量的纖維化,甚至有硬化現象,但鈣化較少;浸潤性病變易發(fā)生干酪樣壞死,形成空洞,進行支氣管播散。有時由于干酪性肺炎纖維局限或空洞的引流支氣管發(fā)生阻塞,可形成充滿干酪樣物質的球形病灶,稱為結核瘤。其直徑一般為2~4cm,多數位于肺上葉靠近胸膜處。
(1)、結核過敏 表現如皰疹性結膜炎,結節(jié)性紅斑,瘰疬樣面容、結核性風濕病(Poncets關節(jié)炎)等。
(2)、發(fā)熱 起病急者可伴高熱、熱型波動甚大,常為嚴重的進行性結核的表現,如粟粒型結核、干酪性肺炎等。但大多數病兒表現為不規(guī)則低熱,以午后為著每日體溫波動常超過1℃。發(fā)熱明顯,但全身癥狀相對不重,為結核病的特點。
(3)、神經系統癥狀 如精神不振、煩躁、哭鬧、睡眠不安、以及盜汗、顏面潮紅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癥狀。
(4)、慢性中毒癥狀 如食欲不振、消瘦疲乏無力、性情改變、 發(fā)育遲緩 等。
(5)、呼吸道癥狀 除腫大淋巴結壓迫支氣管可引起陣發(fā)性咳嗽,甚至呼吸困難、以及胸腔大量積液可引起相應癥狀及體征處,一般呼吸道癥狀不多。可無或甚少陽性體征表現。呼吸道癥狀、體征與X線改變不一致為其特點。
(6)、全身淋巴結腫大 早期結核中毒癥狀有不同程度的全身淋巴結腫大,但淋巴結質軟。慢性結核中毒癥時腫大的淋巴結質硬,可供診斷參考。
在確定治療原則和選擇療法之前,應確定肺結核病的類型和現階段病灶進展及活動情況,并檢查肺以外身體其他部位有無活動性結核病的存在。在治療過程中應定期復查隨訪小兒結核病程中,宜避免并發(fā)各種傳染病,尤其以防治麻疹和百日咳為最重要。
小兒結核病的治療有下列主要方法:
1、全身療法
在全身療法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小兒身體抗病的能力,使特效的抗結核藥物更好地發(fā)揮抗菌作用。首先應注意合理的營養(yǎng)和休息,選用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其中以維生素A及C尤為重要。
2、抗結核化學藥物治療
簡稱化療,自從1944年發(fā)現鏈霉素及異煙肼,于1950年合成和廣泛使用以后,化療已取得了重大進展。使結核病人的療效大大提高。
3、激素療法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以減輕中毒癥狀,降低過敏反應減輕炎癥和抑制結締組織增殖。因此適當地及早應用激素治療,可促使發(fā)熱溫度下降,食欲增加,滲出吸收。但對結核病變并無特效作用,副作用大,因此不應濫用,須嚴格選擇適應證。
4、外科療法
外科療法主要用于肺段肺葉切除或一側肺切除,有時作胸腔內淋巴結摘除術和胸膜剝脫術。
小兒肺結核除及時用抗結核藥物治療外,家庭護理也十分重要。護理方法如下:
(1)、適當休息:肺結核小兒應注意臥床休息,不要蹦跳,急性期過后可適當鍛煉身體。
(2)、臥室應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新鮮,但避免吹對流風以防感冒。因小兒常有盜汗,應將衣服被褥經常更換。
(3)、止咳祛痰:咳嗽較重時,應適當給以止咳祛痰藥物口服,避免劇烈咳嗽,防止痰塊、血塊堵塞較大的氣道而引起窒息。
(4)、飲食要合理:因結核病屬慢性消耗性疾病,對體力消耗較大,故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及新鮮水果和蔬菜,以幫助患兒及早恢復健康。
(5)、隔離與預防:為了防止結核桿菌播散和及時治療病人,應及早發(fā)現,早隔離,早治療,早預防。早發(fā)現病人是預防肺結核的重要措施。如果小兒有咳嗽、咯血等癥狀,經兩周正規(guī)治療休息仍不見好轉者,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通過痰液的結核菌檢查和X線胸透或胸片,即可發(fā)現和診斷肺結核。發(fā)現后要及時住院隔離治療。
有條件者可在家中單住一房隔離,應注意茶具、餐具、洗漱用具,臥具等單獨使用。病人不要隨地吐痰,有痰最好吐在痰孟里,裝在塑料袋中,每日燒毀。房間要通風,定時用食用醋熏蒸消毒,或用紫外線可消毒,以防交叉感染。早治療是結核病一經確診,必須早期給藥,足量、足療程徹底治療;早預防是指未患結核病的小兒,接種卡介苗,使人體產生對結核病的獲得性免疫力。
1、控制傳染源早期發(fā)現并治療結核菌涂片陽性患兒是關鍵。
2、普及卡介苗接種。
3、如有密切接觸家庭內開放肺結核患兒;<3歲嬰幼兒未接種卡介苗而核菌素試驗皮試陽性者;核菌素試驗新近轉陽者;結核菌素試驗陽性伴中毒癥狀者;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新患麻疹或百日咳小兒;結核菌素試驗陽性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劑者可使用預防性化療。
另外,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是預防結核病的措施之一。因為,當人體感染結核菌后,在機體抵抗力減弱時才引起發(fā)病,身體強壯時不得病。
希望上面我們的講述能夠幫助大家,小兒結核病對孩子的健康威脅很大,家長們要好好的重視這種疾病,只有家長們掌握了這些疾病,才能在生活中更好的照顧孩子的身體,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希望家長們能夠好好的幫助孩子的健康。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
08/20如何應對寶寶百日咳?
06/15游樂場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