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性侵害全球平均比率達到12.7%,中國兒童遭受性侵害的比率達到7%,每10個男孩和15個女孩中就各有1名遭受性侵害。而在遭受性侵害的兒童中,留守兒童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那么,留守兒童被猥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自關注留守兒童問題起,關于留守兒童的性侵防問題,是在留守兒童眾多問題中,非常嚴重也非常值得引起關注的一個問題。那么留守兒童被猥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如何應對呢?佰佰安全網(wǎng)來普及下這方面的留守兒童安全小知識。
猥褻指以刺激或滿足性欲為目的,用性交以外的方法實施的淫穢行為。如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對未成熟少年的性騷擾,即使在對象不明了意圖和沒有違抗乃至順從的情況下,也可視為猥褻。猥褻行為的判斷同社會習俗關系很大。性行為的道德標準與可以暴露的程度,由不同社會的性文化主流決定。
媒體曝光的性侵案件中,受害者主要是農(nóng)村留守女童。留守女童性侵 害形勢嚴峻,具有性侵女童低齡化,性侵主體多元化,性侵地點集中化,性侵手段多樣化,性侵取證困難和性侵傷害嚴重等特征。留守女童性侵案中,受害女童年齡偏小,10歲以下的女童易遭性侵,留守幼童在幼兒園被性侵的案件屢屢曝光。
性侵女童的犯罪嫌疑人主要是女童所在學校的男性老師,女童所在社區(qū)的熟人和女童家內(nèi)的男性親戚。犯罪分子利用老師的身份,在學校放學后,以檢查女童的功課或補習作業(yè)的名義,把女童單獨留在學校的教室里或辦公室里,伺機對女童進行性侵害。學校附近的社會人員,利用學校夜間安全的漏洞,進入學校對住校的留守女童進行性侵害。在女童去學校的路上,在社區(qū)荒廢的場地,也極易遭受社區(qū)熟人等性侵害。
性侵施暴者事后以恐嚇、威脅、給錢、買零食等方式哄騙女童,讓女童保守秘密,多次對女童進行性侵害。性侵害傷害了女童的身體尤其是性器官的撕裂,增加了感染乙肝、性傳播疾病、艾滋疾病的風險;性侵害可能帶來女童的意外懷孕,甚至危及生命。令人擔憂的是,留守女童由于年齡小,不少女童被性侵害后不敢告訴家長,沒有及時求助。
女童性侵害后的無力感、憤怒感、自責感、恥辱感等情緒如果沒有得到疏導,將長期困擾女童,負面的情緒和陰影將伴隨女童的一生。
農(nóng)村留守兒童被性侵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她既有其社會因素,也有家庭因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農(nóng)村留守兒童數(shù)量成倍增長,是主要原因。
多數(shù)青壯年是夫妻一起外出打工,有的夫妻長達幾年未回家,把幼小的子女留在家中,交給其父母或者親屬照看,這樣就使一些不良思想的人有可乘之機。
2、報案不及時,犯罪分子未得到及時打擊處理也是原因之一。農(nóng)村留守兒童被性侵害這一類案件,由于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處于孤立無援,再加之其本身的無知和案件的隱蔽性強,基本上留守兒童受到性侵害后未告知其父母,有的告知了父母,其父母為顧其名聲,采取私了或者忍了的方式,使得案件發(fā)生后基本上未及時報案,造成案件的主要證據(jù)消失,取證工作難,加之案發(fā)時犯罪嫌疑人外逃,犯罪分子未得到及時的打擊處理。
3、倫理道德的倒退和不健康的文化生活方面的原因:從此類事情統(tǒng)計看,犯罪嫌疑人多數(shù)是親屬和近親屬作案,且多數(shù)為老年人,占87%, 這些犯罪嫌疑人,文化知識極低,有的是文盲,長期在家務農(nóng)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枯燥單調(diào),很少或者基本上沒有參加有益健康的文化生活。加之有的妻子去世或喪失性能力,為了找刺激,在家租或買黃色錄像帶觀看,久而久之,在道德觀念上、倫理道德上發(fā)生轉變,把親情、道德拋于腦后,抱著刺激的心理和僥幸心理,不顧后果的作案。
4、社會管理方面是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原因:許多家庭,由于夫妻長期在外打工,對父母的溝通和對子女的教育基本上失控,使得留守兒童在家的未成年子女處于無人管教的地步。
二是學校教育管理失衡:多數(shù)學校只注重本校學生的升學率和在校學生的管理,學生在家中的時間管理較少或者沒有管,教師的家訪和經(jīng)常性的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很少,掌握不了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生活情況。
三是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對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管理工作重視不夠。
1.提升家庭的監(jiān)護和教育
家庭是留守兒童成長的重要場域,家庭對兒童負有監(jiān)護、教育、保護 和照顧的責任。家長外出務工期間,應多打電話、發(fā)短信關心兒童的情緒, 多與兒童進行溝通,表達對兒童的愛與關心,教兒童保護自己。
在兒童幼年期,母親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讓女童明白性別差異;在兒童青春期,教兒童青春期生理變化,教兒童性知識,提醒女童預防性侵犯;在兒童成年后,教兒童性道德知識,讓兒童明白性與愛的責任。母親用女童能夠聽懂的語言,利用一起洗澡等機會,告訴女童性別差異,女童背心和褲衩等隱私范圍不能讓男性觸摸;引導女童對母親沒有秘密,鼓勵女童告訴母親成長的煩惱和秘密;母親要細心觀察女童的身體感受和情緒變化,信任、接納和支持女童。如果受到性暴力,女童要及時告訴家長,尋求家長的保護,同時還要注意保留受強暴的證據(jù)(如內(nèi)褲)等。母親外出務工期間, 委托女性長輩對女童進行性安全教育,關注女童的身體變化,及時為女童提供性知識。
2.改善學校的教育和管理
在預防留守兒童的性侵犯中,學校的性教育工作變得尤為重要。學校擔任性教育的老師要接受系統(tǒng)的培訓,具有從事性教育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學校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為學生開展豐富多樣又有趣的性教育,可以采用繪本、漫畫、動畫、游戲等兒童喜愛的方式進行性教育。
在教育中注重同輩群體的互助作用,用小組工作的形式,設計有趣的小組活動,在小組中進行角色扮演和場景模擬,在活動中傳遞女童性安全和性教育知識,鼓勵同輩群體分享各自的經(jīng)驗,相互支持和鼓勵。學??梢跃帉戇m合學生年齡的性安全教育手冊,教學生預防性侵犯,防拐騙。同時,學校要加強管理,尤其是對學校的教職員工及其家屬,在男性教師入職前進行犯罪前科的審查,對于有性犯罪前科的老師,不得聘任。
入職后性犯的老師,一律清退出教師隊伍,永不錄用。學校的男性老師課后不能單獨約見女生,老師與學生的會面需要會談記錄。最后,加強學校的安全管理,尤其是留守兒童寄宿的學校,社會人員一律不得進入校園,女童住宿的房間安裝防盜門窗,夜間有女老師或生活老師陪護,保護女童的安全。
3.發(fā)揮社區(qū)的照顧功能
農(nóng)村社區(qū)留守的主要是老人、婦女和兒童,社區(qū)要鼓勵鄰里互助,引導女性鄰居照顧留守女童,關注女童的身體發(fā)育,為女童提供青春期的指導,協(xié)助女童臨時監(jiān)護人保護女童,尤其是臨時監(jiān)護人不在家女童獨居的時候,保護女童的安全。
4.政府加強對女童的保護
留守兒童性侵害的預防,離不開政府的努力。第一,政府要嚴格執(zhí)行 《未成年人保護法》,監(jiān)督家庭對女童的監(jiān)護,對于沒有監(jiān)護能力的家庭、 高風險的家庭,由政府福利部門代為監(jiān)護,保護兒童的權益。
第二,完善 和修訂法律法規(guī)對女童的保護。對于性侵兒童的犯罪分子,出獄后加強監(jiān)督和矯正,明令不得接近兒童聚集區(qū)。
第三,明晰政府各部門的責任,清晰界定各部門在兒童保護中的職能和責任,加強政府部門的監(jiān)督和考核。
第四,完善留守女童性侵害的社會救助。對于遭受性侵害的留守女童及其家庭,政府需要提供緊急庇護和經(jīng)濟救助,協(xié)助女童及其家庭渡過難關;為性侵女童提供醫(yī)療救助,預防意外懷孕和性疾病,指定女性醫(yī)生陪同女童完成醫(yī)學取證。
總結:如果孩子在還是兒童的時候,就受到了性侵害,那么必定會給孩子的身體和心理都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教會孩子如何預防性侵害的發(fā)生是很人必要的。
責任編輯: 陳淼琪
科學知識改變你我生活普及安全暢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網(wǎng)原創(chuàng)出品公眾號: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