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年年被約談 “雙十一”如何規(guī)范購物?

“雙11”越來越近了,電商們的各種促銷活動已經叫人眼花繚亂:打折、抽獎、秒殺、領券、買贈、積分換購……它們不僅刺激著人們的消費欲望,也極大地考驗著人們的耐心與智力。部分電商種種熱情的表象背后,隱藏著一個又一個“深坑”,就看消費者能否洞察秋毫,會不會疏忽之下,掉下去了。同時,騙子們也在為這場全民狂歡節(jié),精心準備著各種騙局陷阱。
國家工商總局7日召集京東商城、百度、亞馬遜中國、當當網、聚美優(yōu)品、國美在線等15家網絡經營企業(yè),召開規(guī)范網絡集中促銷活動行政指導會,對網絡企業(yè)加強自治,規(guī)范網絡促銷活動提出要求。要求包括不得發(fā)布虛假廣告,不得虛報特價攬客,實施有價無貨的欺詐行為,不得先漲價再打折,借機以次充好,以假充真。
實際上,在近年的“雙11”前后,這類約談經常有,警鐘經常敲。但很多問題依舊存在,這到底是為什么?
“雙11”狂歡下的假面問題多多
11月11日,本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自從被形象的冠以“光棍節(jié)”后,又被淘寶商城嗅出商機,推出了“雙11”購物狂歡節(jié)。時至今日,“雙11”已經持續(xù)“狂歡”了很多年,也讓不少電商平臺在這一天內創(chuàng)造出不菲的銷售記錄。但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雙11”促銷狂歡下的“假面”也逐漸浮現出來。
據相關新聞報料,某電商平臺的一家運動品牌官方旗艦店的夾克,一直標價250元??稍谂R近“雙11”前后,價格竟飆升至499元。飆升的價格在“雙11”時再打折,看似便宜了很多,實則卻與原價相差無幾。這不得令人對商家的做法產生懷疑,是否就是為了 “雙11”的“狂歡”而欺騙消費者?那么,又為什么在電商平臺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事實上,之所以會在電商平臺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近年來隨著網絡與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網購越來越風靡,受眾也越來越廣,加上消費者在某些電商平臺的氣氛煽動下,更易爆發(fā)出“沖動消費”。而電商相對傳統(tǒng)經營模式更加隱蔽,維權難度更高,商家開店與欺詐消費者的違法成本很低。電商利用“雙11”的大肆炒作,將欺詐行為隱藏在周期短、強度大的頻繁交易中,不易被消費者察覺。
比如,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刷單炒信沖擊網絡市場信用體系、網絡集中促銷活動不夠規(guī)范、虛假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設置不公平合同格式條款、侵犯消費者選擇權和知情權、先漲價再打折、虛構交易、平臺成交量、成交額等問題突出,部分消費者成為“狂歡節(jié)”的受害者,后悔不迭。
“雙十一”已成為電商輸不起的挑戰(zhàn)
電商作為新興行業(yè),是一個由不規(guī)范到逐步規(guī)范的過程,存在問題是發(fā)展過程不可避免的現象,但是,如果老問題遲遲不能解決,或者換一副馬甲又出來欺騙消費者,對電商而言,是在走回頭路,會使消費者對電商喪失信心,這不僅是消費者的損失,也是電商的損失。
對于電商來說,“雙十一”確實已經成為輸不起的銷售戰(zhàn),但有必要分析,這里“輸不起”,到底指向什么。
現在的“輸不起”更多指向銷售。電商平臺為什么要商家“二選一”,一言以概之,就是要把商家綁到自己的戰(zhàn)車上來,“挖別人的墻腳”,讓別人無路可走。等到“雙十一”結束盤點,自己拿出一個漂亮的數據,讓對方數據寒磣。這么做不僅有“面子”,而且有“里子”。如果哪家電商數據太慘,很有可能失去現在的市場地位。
鑒于“雙十一”在一年中的重要地位,確實誰也大意不得。雖然競爭很難“畢其功于一役”,但這場重要戰(zhàn)役輸了,對于全年銷售數據影響是實實在在的。銷售數據還會影響消費信心,釋放出長遠的消極效應。由是而言,在銷售數據上,雙方確實誰也輸不起。
但是,除了銷售數據,雙方還應該爭取甚至更應該爭取的,其實是誠信。誠信是商業(yè)的生命,對于電商來說,更具有決定性意義??呻S著電商的發(fā)展,誠信缺失問題越來越突出。近年來,幾大電商平臺毫不例外都受到了誠信質疑,任此蔓延下去,很有可能出現“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誠然,這些年來電商平臺加強了對誠信的重視。但從結果導向上講,并不是十分完美。包括在“雙十一”時候,雙方雖然收獲了漂亮的銷售數據,但收到的誠信質疑,恐怕也得裝滿幾個“商城”。今年“雙十一”,電商平臺再一次開始了血拼,比往年還要激烈,但就目前來看,還是圍繞銷售數據在爭斗,在誠信上并沒有讓人看到根本性的,甚至眼前一亮的努力。
這一情境下,即便今年“雙十一”,電商平臺再次創(chuàng)造了漂亮的數據,甚至遠超去年,可由于誠信短腿的始終存在,也在無形中埋下了隱患。這時,即便一方完勝另一方,但因為誠信影響消費信心,最終很有可能輸在未來。
規(guī)范網絡購物需明確相關部門和電商的責任
要有所變化,管理者就必須更深層次地介入,比如聯(lián)合消協(xié),設立第三方的投訴處理渠道,及時公布案例,拆穿個別電商常用的花招,并會同管理部門,將一些行為規(guī)范化——例如要求“電商特供”標明與普通產品的差別,例如明確哪些玩法是可以的,哪些玩法應當被制止。諸如此類,以實際的管理措施來規(guī)范市場。
中國是電子商務最為發(fā)達的國家,作為電商市場的標志,“雙11”已經存在了很多年,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這之中付出了很多人的心血,也有相當大的代價。希望現在的電商平臺要珍惜得之不易的局面,要對得起為自己捧場的消費者,不要讓承諾只停留在口頭上,該改進的地方,要積極地想辦法,讓這個品牌更實在、更完美。
責任編輯:胡玲玲



- 關鍵詞
- 電商
- 約談
- 雙十一
- 購物
相關閱讀
山東工商局發(fā)布雙十一消費提示 約談部分電商
雙十一到來之前,山東工商部門通過約談、消費體驗等形式,規(guī)范電商企業(yè),雙十一網絡集中促銷,昨天發(fā)布了消費提示。...[詳細]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