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異常是老年人的一種多發(fā)病。并不是很奇怪,但是往往由于沒有及時發(fā)現癥狀信號,使部分患者喪失了及早治療的良機。
老年人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如退休后,由于社會地位的改變可使一些老年人發(fā)生種種心理上的變化,如產生孤獨感、自卑感、抑郁、煩躁、消極等。這些心理因素均會加速身體的變化。我們和佰佰安全網具體看看導致老人精神失常的原因有哪些吧。
(1)各種生理功能減退。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各種生理功能都有所減退表現出一定的老化現象,如腦細胞會逐漸發(fā)生萎縮并減少,導致精神活動減弱,反應遲鈍,記憶力減退,尤其在近期記憶方面。視力及聽力也逐漸減退。皮膚會出現老年斑、毛發(fā)變白并減少。由于骨骼和肌肉系統(tǒng)功能減退,運動能力也隨之降低。
(2)社會地位的變化。
由于社會地位的改變可使一些老年人發(fā)生種種心理上的變化,如產生孤獨感、自卑感、抑郁、煩躁、消極等。這些心理因素均會加速身體的變化。
(3)家庭人際關系。
退休后老年人的主要活動場所由工作崗位轉為家庭。家庭成員之間關系對老年人就會有很大影響。如子女對老人的態(tài)度,“ 代溝”產生的矛盾等,對老年人的心理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4)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思想意識、修養(yǎng)、道德倫理觀念、理想與信仰等,都會影響老年人心理狀態(tài)。文化水平高、信念堅定、事業(yè)心強,可造成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推遲老化保持身體健康。
(5)營養(yǎng)狀況。
為維持人體組織與細胞的正常生理活動,老年人同樣需要充足的營養(yǎng)補充,如蛋白質、糖、脂肪、水、鹽類、微量元素、維生素等都是老年人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尤其是神經組織及腦細胞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要更甚。當老年人營養(yǎng)不足時常會出現精神不振、乏力、記憶力減退、對外界事物不感興趣,甚至發(fā)生抑郁及其他精神及神經癥狀。
(6)體力或腦力過勞。
老年人體力及腦力過勞均會使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乏力、思想不易集中,甚至產生錯覺、幻覺等異常心理。
(7)疾病。
有些疾病會影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tài),如腦動脈硬化會使腦組織供血不足,造成腦功能減退,晚期甚至會發(fā)生老年性癡呆等。再如腦梗塞等慢性疾病,??墒估夏耆碎L期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產生悲觀、孤獨等心理狀態(tài)。
因此,為了使老年人的心理狀態(tài)保持良好,應鼓勵他們加強鍛煉以減慢各種生理功能老化,同時要使他們經常保持心情舒暢,堅定個人信念,培養(yǎng)高尚情操,合理安排生活等。家人保護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健康常識。
責任編輯:慕丹萍
2022.12.16 20:16:54
2022.12.16 20:15:50
2022.12.16 20:14:46
2022.12.16 20:13:36
2022.12.16 20:12:28
2022.06.23 09:21:03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尋找
07/13小偷入室盜竊會怎么踩點?
07/17房主去世,子女怎么把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
07/16患病老人有哪些特點和護理需求?